论“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下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2021-11-24 07:01张朝霞
活力 2021年16期
关键词:争先标杆民办高校

张朝霞 亢 莹

(大连艺术学院,大连 116600)

2018年5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开始部署和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随后,教育部办公厅根据《实施意见》下发了《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通知》,明确“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目标任务、基本条件和组织实施及工作要求。各省省委组织部、教育工作委员会相继开展高校党建“对标争先”活动,“对标争先”建设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建设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各高校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民办高校亦积极推动本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力争在“对标争先”活动中有新发展、新作为。

一、“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为民办高校建设发展带来新机遇

改革开放后,现有的公办高校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开始把资本投向高等教育领域。民办高校的诞生、成长、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教育政策,另一方面表现出民间资本抢抓机遇的果敢与魄力。在党中央前所未有重视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今天,民办高校投资者必然会权衡利弊,紧跟党和国家教育规划发展大局。

(一)“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与民办高校发展相契合

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采用了管理学理论中的“对标管理理论”。1979年,美国施乐公司最早提出对标管理理论(也被称为“标杆管理理论”),现已成为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管理理论之一,也被称为20世纪世界三大管理方法之一。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与市场经济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国家只给宏观政策,不给资金支持,适应市场则活,不适应就离场。民办高校虽具有公益性质,但营利性高校办学结余依照公司法等规定,使其更倾向于企业属性,追逐办学经济效益必然成为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办学目标之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是企业始终不渝的追求。“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与民办高校发展高度契合。

(二)“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与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不谋而合

三十年来,民办高校经历了发展之初的规模扩张后,已过渡到注重自身内涵建设的阶段。民办高校只有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赢得先机。除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特色办学逐渐成为民办高校谋篇布局的重点。特色品牌使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战略空间。如大连艺术学院提出“不管公办民办都为党办”,在“大思政”理念指导下,推出“和平三部曲”“青春四部曲”等大型原创剧目,深化教学改革实践,把演出现场变成课堂。既是“造星工场”,又是思政育人的课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明显。

(三)“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有助于提升民办高校治理能力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构建现代民办高校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对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来说尤为重要,党建工作在民办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办高校在落实“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过程中,势必要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做好权力制衡、决策机制,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人心和干劲,为民办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办党和人民满意的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下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短板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既有普遍性,也有在办学体制、办学理念、学生素质、教师队伍及管理体制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有别于公办高校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对标争先”建设计划要搞“十百千万”工程,目标清晰,标准明确,照出了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很多不足和短板。“对标争先”着力点恰恰是补齐短板。

(一)党委会在民办高校领导体制中式微

民办高校主要结构包括董事会、院务会和党委会三套班子,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选聘校长,校长对董事会负责,政府监管非常有限。董事长把握董事会的决策权和话语权,党委会工作多流于程序和形式,民办高校党委会式微,在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时,难以实现“把方向过硬”“管大局过硬”“做决策过硬”“保落实过硬”的目标。

(二)民办高校投资者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投资有限

投资首要追求经济效益的回报。民办高校投资者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进行资金投入时,会优先考虑能推动学校实际发展,能给学校发展带来直接收益的领域。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成长是一种隐形的社会效益,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教育软指标,资金投入不会迅速产生经济效益。民办高校在考虑投入产出比时,自然会压缩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投入经费。办学投资者的关注度和投资比重是民办高校工作的风向标,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宽松软”,能把稳大方向、掌好前行舵,已是难能可贵。

(三)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力量不足

民办高校的办学方式、运行模式及管理体制决定了其专职教师数量捉襟见肘,同时因薪资低、教师职业规划等原因,教师队伍流动频繁。虽然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督促下,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架构基本成型,但各二级学院缺乏整体规划,缺少协同推进。基层党组织是弹性机构,党务人员配备紧张,而员工频繁离职又使工作难以保持连续性。基层党组织尚不能完全保证“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政治把关作用到位”“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和“推动改革发展到位”。

(四)民办高校基层党支部“冷暖”不均

民办高校领导体制的建构、学校投资者的意见与投资状况、上级教育部门的监管、二级学院党总支重视程度、支部人员构成等影响着民办高校基层支部负责人对工作价值的判断,导致各基层党支部建设发力不均衡,突出表现为个别支部“重业务、轻党建”,基层党组织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不规范,个别党员参加活动不积极,等等。基层党支部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方面尚需改进、发力。

三、“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下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

从“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本质看,“对标”是根本,“争先”是目标。民办高校可以充分运用自身办学优势,利用后发优势,认真“对标”,努力“争先”,展现独特的抢抓机遇、革故鼎新的精神特质。

(一)做好对标自查,压实主体责任

民办高校的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要三级联动,确定具体目标,分解责任,认真参照《实施意见》做好制度建设、资源配置、办学特色及服务领域等方面的自我评估,对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存在的问题、短板弱项、病灶成因等进行客观剖析,对领导干部、党员的素质能力和整体表现等进行评价,在评价基础上形成问题和责任清单,研究制定计划方案等。确定计划方案后,将任务分解到部门,责任压实到个人,确定工作时间节点,认真检查考核,实现过程的实时监控。

(二)选定标杆对象,剖析经验典型

对标管理是寻找最优案例、确立最优运营管控方式、优化内部管理的途径。因此,寻找最优、确定标杆,是对标的重要环节。民办高校党务工作者要注意收集整理选定在“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中崭露头角、可借鉴参考的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进行个案详尽剖析。可以从一所或多所高校的成功经验中挖掘信息,研究其脱颖而出的经验,探析不同标杆对象的共性与个性。

(三)坚持问题导向,做细比对分析

对标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优化改进,达到内部最优。民办高校在实施“对标争先”工作的过程中,应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数据指标对比分析本校问题的性质、类型、特征、成因及发展趋势等,做好与标杆对象的差异化分析,识别出影响本校党组织建设的关键要素,依据分析结果,对本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适当整改。遇到不解或不明的问题,可与标杆对象联系沟通,获得其指导和帮助。民办高校要明确“争先”目标创建效果,通过补齐短板弱项,精准做好“内部装修”。

(四)凝练典型经验,学先进争先进

截至目前,教育部公布了两批已通过验收的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这些在“对标争先”建设计划中脱颖而出的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以老牌公办高校居多,这些“对标争先”典型全都采用了边培育、边创建、边推广的模式,在网络平台上可以收集到这些“对标争先”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的网页,他们详尽介绍了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借助网络,学习全国高校党建工作的优秀成果和典型案例,营造学先进、追先进、当先进、做贡献的积极氛围,推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普遍提升。

(五)夯实机制之基,立足长远发展

民办高校要以“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为契机,筑牢打实学校党建工作的“四梁八柱”,切实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工作实效,创新工作方法,要肯下大力气,在抓好问题整改和效果巩固上下功夫,要举全校之力探索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规律,拓宽改革思路和工作载体,搞好本校党建工作的“内部装修”,铸造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特色品牌”。

猜你喜欢
争先标杆民办高校
从“生物学死亡”到洁净标杆:泰晤士河如何用60年重焕生机
踔厉奋发守正创新勇争先奋楫扬帆清风正气开新局
省委统战部第十三党支部争先举措
国和一号 创优争先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荷兰花海:推进产业大融合 打造文旅新标杆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Relations between Benchmarking Management and ICS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