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企“小窗口”的思考

2021-11-24 00:51
办公室业务 2021年8期
关键词:浙江总书记特色

笔者认为,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应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创新发展,实现经济属性、社会属性的高度统一,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播种者。

一、深刻领会“重要窗口”建设的重大意义

学之愈深,则知之愈明。新目标新定位共29个字,内容深邃、广博,是一项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系统性战略工程,只有持续学、深入学,才能领会其历史深度、现实分量、未来方向,才能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多次强调的“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收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步步为赢”的丰硕成果,高标准建设“重要窗口”。

(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最好阐释。窗口建设,源自道路的正确、理论的科学、制度的优越以及文化的先进。历史发展经验表明,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赢三大攻坚战等伟大斗争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特别是在航天工程、核电装备、数控机床等高级智能智造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国家动员各种力量、调配众多资源来解决系列问题,以优异的答卷诠释了社会主义制度不仅能实现市场竞争,更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出协作效率的巨大优势。以浙江的“省域之治”来解码“中国之治”,不仅是对浙江省域治理的充分认可,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自信。

(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使命期望的一以贯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贵有恒”,浙江的成长与发展始终是习总书记不变的牵挂,在浙江工作期间确立“八八战略”,建设“重要窗口”,是“三个地”的历史逻辑与时代要求的辩证统一,是“八八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必然趋势,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一以贯之、集成升华。近年来,浙江在民营经济、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等诸多领域领跑全国,全面深化改革、两美浙江建设及均衡发展等浙江经验复制全国,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际,以省域作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是党中央对浙江的充分肯定、莫大信任与殷切期望。

(三)是奋力实现各项发展目标任务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期间考察浙江时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当前我国经济率先复苏,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上半年全国GDP下降幅度缩减至1.6%,浙江更是率先由负转正,实现同比增长0.5%。随着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国际经济与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浙江省委十四届七次会议提出构建十大“重要窗口”,加快形成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十三项“重大标志性成果”,涵盖思想武装、制度建设、改革开放、“最多跑一次”改革、生态文明等诸多安排,就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危机”辩证关系,全面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为稳增长、调结构、塑优势注入强劲信心,在各领域统筹谋划、争先创优、全速前进。

二、发挥国有企业在窗口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知之愈明,则信之愈笃。国有企业姓“党”,天然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因,在推进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认可。疫情防控中体现出的国家制度优势,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经济制度为基础的,也是国有企业制度优势与重要地位的现实体现。

(一)社会主义重要的物质和政治基础。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的功能与实现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定位与功能逐渐演变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强调国有企业一定要办好,必须坚持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方针,坚定不移把国企做大做强,这是对当前国情性质的精准研判。

(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是全面深化改革。2020年是国企改革关键之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核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其中对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等领域的统筹部署,与“重要窗口”建设精神一脉相承、异曲同工。在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不仅仅是改革的参与者,更是实践者和促进者。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播种机。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播种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与广大职工同命运、共发展,厚植爱企情怀,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时代新人,形成了深厚的勇于创新、不断奋进的干事创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新时期,国有企业仍将是产业提档、结构升级的重要载体和展示平台,需继续秉承发扬一如既往的优秀企业文化,催生与激发强大的内生创造动力。

三、浙江国企砥砺前行好故事

信之愈笃,则行之愈坚。提及浙江,大部分人的印象是民营经济高度发达,忽视了国有经济的发展,而浙江经济发展的背后,是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双核”驱动。浙江的国有经济,经历40多年改革成长的脱胎换骨,特别是“八八战略”实施以来,2004年至2018年,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增长21倍,营业收入增长5倍,利润增长6倍,累计实现投资近7万亿元。2019年,省属国企聚焦“五个重大”,牵头省重点项目76个,全年完成各类投资总额超过1480亿元。2020年疫情期间,国有企业在保民生、稳增长、促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上半年国有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实现9%增长,拉动全社会投资2.8个百分点,在经济复苏十分困难的前提下,发挥了巨大助推作用。

浙江国企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逐渐形成了完备的、独具浙江特色的“1+N”地方制度框架,在创新驱动、资产证券化、企业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并作为全国首批央企混改“6+1”试点中唯一的地方试点省份,在多领域全面深入推进混改,形成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生共荣、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国企在浙江“要不要发展壮大、能不能发展壮大”的问题。

目前,浙江国企位列全国第一方阵,截至2018年底,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4.4万亿元、净资产3.9万亿元,分别列全国第2位、第4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万亿元、利润总额1424亿元,分别列全国第5位、第4位,9家国企进入中国500强,形成包括物产、交投、能源、海港、杭钢等“千亿级”的产业巨头,以及建投、国贸、巨化、机场等一批业内标杆,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顶梁柱的作用。

四、为“重要窗口”贡献国企方案

在窗口建设的历史重任下,加快推进国企治理体系改革,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形成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对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也是浙江国企走在前列必然要肩负的新使命新担当。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国企的绝对领导,不断强化国企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治理体系,要充分学习和领会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根魂”优势、执政骨干等一系列工作新思路,不断推进党的领导与企业治理深度融合,深入贯彻推进浙江国企党建工作“十大样本”重要内容,确保国有企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做优做强做大。

(二)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企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国企要扛起创新的大旗,锚定一流企业建设目标,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经营机制,不断强化市场竞争力、提升效率和效益,激发企业与职工的创新内生动力。

(三)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不断释放国企发展新动能。继续扮演好产业提档、结构升级的重要载体和展示平台,秉承发扬一如既往的优秀企业文化,不断催生与激发强大的内生创造动力,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不断释放创新发展的外溢效应,构建健康而富有活力的产业生态链。

(四)进一步提升普惠服务水平,实现经济属性、社会属性的高度统一。在政府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的大背景下,继续扮演好浙江省域治理的重要抓手,落实各项产业政策,履行好社会责任,扎实推进投资大、收益薄、外部性强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优势,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猜你喜欢
浙江总书记特色
“浙”十年:品读浙江文化 见证浙江变迁
Mother
Task 2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