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
老师: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总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这个单元我们要完成“神奇的探险之旅”的写作,同学们比一比谁写的故事更吸引人。
阿呆:写好这篇习作要注意什么呢?
老师:去哪里探险要提前设定好,这就是故事发生的场景。哪些人参加了探险?这些人是具备某种专业特长,还是具有突出的性格特点?这些都会对推动故事发展、丰富故事情节起到辅助作用。探险中需要什么装备,也要结合故事场景积极准备。写作之前,可以查找相关资料,为写好习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阿呆:就是说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也要有一定的依据?
老师:当然,合理想象是“神奇”的前提。漫无目的的想象,不仅没有可信度,还会使故事乏味无趣。比如《西游记》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书中塑造了很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想象出一个个扣人心弦又合乎情理的故事,这就是它成为名著的原因。也许我们受年龄、条件所限,不能亲自到某地探险,但可以结合自己的意愿、兴趣爱好,作为这次探险的出发点,构思故事的蓝本。
文君:那怎样才能写出吸引人的故事呢?
老师:这就要在“探险”二字上做文章了。结合场景,想一想你都遇到了哪些险情,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跌宕起伏之间,才能扣人心弦。抓人眼球的故事情节,仍然离不开合理想象。在戈壁大漠,就不会遇到雪崩;去南极考察,就不会撞见北极熊。安排情节时,最好能够渐入佳境,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阿呆:我好像理解了。比如下面尹垣博同学写的《海底寻宝》一文中,作者先写来自海水的压力,再写受到鲸鲨的攻击,然后写差点儿被灯笼鱼所伤,最后写所寻的“宝物”竟然是海底的石头和沙子。设置情节时,逐步让读者感受到探险时紧张的气氛。想象之中、意料之外的情节,提高了故事的可读性。
老师:一波三折的情节设定好了,怎样才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呢?
文君:您以前说过,写作文要表达出真情实感,才会感染读者。
阿呆:真情实感?对这篇作文也适用吗?
老师:当然。你自己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如果能够随时随地将心情变化、情绪感受写出来,就会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你能够把读者带入故事情境中,随你一同经历危险,一起提心吊胆,一起如释重负,这篇习作就成功了。
阿呆:大漠探险之旅,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