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麻斗士”李桓英

2021-11-23 03:46张晓丽
共产党员·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麻风病人麻风麻风病

张晓丽

择一事,终一生。李桓英的一生只为一件事——世间再无麻风。

作为归国华侨,她主动舍弃国外优厚条件,毅然投身麻风病防治工作,被亲切地称为“抗麻斗士”。

作为一名医生,她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救治了无数麻风病患者,成为病人口中的“李妈妈”。

作为科学家,她提出的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模式,被称为麻风病“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

作为一名95岁时入党的共产党员,她“愿以党员的身份为麻风事业奋斗终身”,成为我们党的“新鲜血液”。

李桓英如今已是百岁高龄,却仍然奋斗在麻风病防治研究一线。她是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是世界麻风病专家,曾获评“全国医德楷模”“最美奋斗者”,是新时代我们应该学习的“时代楷模”。

爱国心:归国酬故土

李桓英有一颗火热的爱国心。

1921年出生于北京的李桓英,25岁赴美留学,29岁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首批官员,在雅司病防治方面有着十分出色的表现。

然而,事业如日中天的背后,李桓英的内心却始终有一个解不开的结:个人归属问题。1955年,钱学森冲破美国重重阻挠回国的新闻,更是带给她很大的触动,归国的愿望愈加强烈。

当世卫组织对其提出续签5年合同的请求时,李桓英拒绝了,她瞒着已移居美国的父母,只身一人绕道伦敦,几经周折,于1958年从莫斯科回到了祖国。

“我出生在北京,我是中国人,我的归属就是我的国家,我必须把最好的年华献给祖国!”她立志要把她的所学用到生她養她的地方。

时年37岁的李桓英,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开展“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麻风抗原检测”等工作。

当时实验室设备简陋,李桓英想尽各种办法开展研究。为了提取用土法制作的麻风菌脂质抗原(PGL),她和同事们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至今,她的左右手臂上还留有清晰可见的疤痕。

有条件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在此后的岁月里,这成为了李桓英的行事风格。

医者心:唯愿驱病魔

战“麻”,李桓英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1970年,李桓英在江苏省的一个麻风村考察时,第一次见到麻风病人。

麻风病是一种令人闻之色变的古老传染病,患者若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便极易发生畸形和残疾。当时,由于没有治疗麻风病的有效药物,以及社会对麻风病的恐惧、歧视和偏见,麻风病人遭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年近50岁的李桓英决定,一定要攻克麻风病。她说:“麻风病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歧视!”

在那个“谈麻色变”的时期,迷信和恐惧是麻风病的大敌,就连许多从医的人也对麻风病人绕道而行。李桓英为了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不仅不穿隔离服,还徒手和寨里每一个患者握手、拥抱,甚至喝病人家里的水、吃病人家里的饭。

麻风病人手脚是麻木的,甚至端滚烫的火盆都感觉不出烫手。为了教给麻风病人防止皮肤破损溃烂的自我防护方法,李桓英从不怕脏。她教病人穿鞋,毫不避讳地将手伸进病人刚脱下来的鞋子里,“摸摸有没有沙子和钉子,再穿上”。

李桓英用自己的行动来消除大家对麻风病患者的歧视,不断向人们证明:麻风病是可治之症,麻风病人并不可怕。

功夫不负有心人。越来越多的病人配合李桓英的治疗,而她在大量的医疗实践中,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率先开展了服药24个月就停药的短程联合化疗和消灭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解决了麻风病的治疗难题,为数以万计的麻风病人解除了痛苦。1996年,李桓英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病行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其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

仁者心:悬壶济世穷

“但愿世间人无疾”,这句话诠释了李桓英的济世仁心。

麻风病是一个“穷”病,大多数麻风病患者的家境都不是很好,李桓英像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他们关怀。24岁的麻风病患者小马家中有5人患病,李桓英无条件接收了这一家5位患者来京免费治疗。经过两年的治疗,他们的麻风病已基本痊愈。

李桓英诊治了数不清的病患,她的诊室往往是在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的麻风病区,或者在患者家里。

在深入麻风病区的途中,由于山高路险,道路崎岖,李桓英曾经4次遇险:2次翻车,2次翻船。最严重的一次,李桓英从翻滚的汽车前挡风玻璃处被甩出去10多米,躺在雪地上昏了过去……这次车祸导致她两侧锁骨和3根肋骨骨折,头部外伤缝了7针。

危险和伤痛都没能停滞李桓英救人的脚步,7个市(州)、59个县,几乎每一个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无数病人因此重获新生。

“麻风病把我变成了鬼,李教授把我由鬼变回了人。”被她治愈的患者如是说。

“曼南醒”是傣族语,意为新生的水边村寨。这座村庄位于云南省勐腊县,曾经是一座“麻风寨”。经过李桓英的热情关怀和多年精心治疗,所有服药病人的皮损都愈合了,化验检查也明显好转。1990年,村子正式更名为“曼南醒”,摘掉了“麻风寨”的帽子。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为了壮大麻风病防治队伍,李桓英数十年来坚持在偏远的山区举办基层培训班,结合病例讲课,带领学员们边学习边实践,给麻风病区留下了自己的防治队伍。

赤子心:耄耋念党恩

有人说,李桓英的一辈子活成了别人两辈子的模样。

她孑然一身,对生活要求不多,很能将就;她深入一线,不畏山高路险,很能吃苦;她奉献一生,改写麻风防治历史,很有作为。

谈到遗憾,李桓英说:“我回国不后悔,一辈子跟麻风病打交道也不后悔,但不入党会后悔。”

她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在多年的社会生活和医疗工作中,我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正是在党的培养、支持和帮助下,我为广大麻风病患者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又给了我很多荣誉和鼓励。我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愿意以党员的身份为麻风事业奋斗终身。”

95岁时,李桓英成为中共预备党员。96岁时,李桓英戴上大红色的围巾,在党支部党员大会上如期转正,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她下定决心:“我要把有限的日子,投入到无限的工作中去。”

高龄入党,是为了更坚定地走好脚下的路。如今,这位百岁老人仍然奋斗在麻风病防治研究一线,为党和国家的卫生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麻风病人麻风麻风病
关注麻风,消除歧视,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日本向麻风病患者道歉
浅谈麻风病
英国红松鼠携带麻风病菌株
花溪区2016年麻风病治愈者生存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麻风村护士刘大飞:病人的心灵守护者
消除麻风在行动
麻风病人的守护神
麻风树理想的生物质作物
浙江省麻风病防治人员对麻风病的知信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