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莉
【摘要】为解决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问题,提高公路路基施工的水平,本文将对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冲击碾压技术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明确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冲击碾压技术应用效果,并提出冲击碾压技术的应用控制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冲击碾压技术;技术应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1.130
路基是公路建设的基础,也是支撑公路发挥正常运输功能的基础,因此,建设施工人员应当重视路基施工建设工作,提高路基施工的质量。为了提升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往往会使用冲击碾压技术处理公路路基,将动能转变为冲击能,实现路面的压实处理,提升公路路基与路面的紧实程度,提高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
1、冲击碾压技术的应用要点
1.1碾压次数要求
冲击碾压的次数将影响技术应用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与碾压机的自身性能,结合路基建设的要求确定碾压的次数。合适的碾压次数不仅能够有效夯实路面,同时还能够提高冲击碾压工作的效率,降低资源浪费。经过技术实践分析能够知道,适当增加碾压的次数将会增加路面的压力,路基压实度也会增大,但其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正比的,让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不会再发生变化,此时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在施工碾压之前就应该明确碾压的次数,保障次数的科学性,这样才能够满足施工的需求。
1.2碾压速度要求
经过多次实践操作能够发现,冲击碾压施工的效果与其碾压的速度呈现出反比的关系,碾压施工的速度越快,其碾压施工的效果就越大,这就意味着操作人员需要适当降低碾压的速度,这样才能够提高碾压的效果。但是操作人员需要控制好碾压的速度,如果速度过慢则会降低工作效率,造成资源浪费。
1.3碾压方式要求
冲击耐压工作的方式也会对最终的压实效果造成影响,因此,技术人员应该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碾压的具体要求确定冲击耐压的方式,提高碾压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首先,操作人员进行碾压施工的时候应该坚持先慢后快的基本原则,这样就能够达到更高的碾压效果。另外,操作人员应该合理控制自己的碾压力度,遵循先重后轻的操作原则。除此之外,操作人员在调整操作工序的时候应当按照先弱振后强振的工作原则。最后,操作人员应该注意在碾压施工之前应先使用振动功能进行压实处理,防止碾压工作对原本的路基造成损害。
2、基于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的冲击碾压技术应用实践
2.1施工准备
要想保障冲击碾压工作的效果,技术人员应该完善施工准备工作。首先,技术人员应该将施工路段进行清理,保持路面整洁,将路面的杂物与垃圾都清理干净,这样才能够保障碾压施工的效果。其次,技术人员还需要使用相应的设备对松散的土层进行夯实处理,为之后的碾压工作打下基础。针对含水路基,技术人员还需要对其含水量进行控制,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设置施工排水环节,避免碾压工作受到路基水分的影响,满足冲击碾压施工技术的要求。在施工操作之前,技术人员还应该了解施工流程与规范要求,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细致的研究,以防出现施工偏差现象,提高冲击碾压的施工效果。此外,在建设施工结束之后,技术人员还需要再开展一次路面清洁工作,同时对管线进行质量检查,以防出现破损的现象,影响公路的正常性能。另外,技术人员还应该加强对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养护,提高公路路面的平整度,保障公路的基本功能。
2.2地基检测与测量放样
完成以上施工准备工作之后,技术人员还需要采取击实的方法对特定施工路段进行试验,这样才能够保障施工路基的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将选取其中长度为100m左右的路段进行试验操作,在试验的过程中需要监理人员共同参与,完善施工监督过程,确保试验结果的真实性与科学性。首先,技术人员需要对公路路基结构层面的含水量进行检测,具体应用冲击机械设备进行。其次,完成水分检测工作之后,技术人员还需要优化人机组合作业方法,控制施工偏差,保障施工方案与设计方案的一致性。同时,施工企业还应该提升技术人员的施工操作安全意识,通过组织技术培训的方法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情况。当技术人员完成一次冲击碾压施工之后,其他技术人员还需要完成路基压实度与沉降情况的检验,同时记录整个试验过程的数据情况,及时发现操作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期间技术人员针对施工进度管理以及技术操作等提出改良建议,减少施工中停机停工的现象,保障碾压施工的最终效果。
2.3路基整平
以上工序完成之后,技術人员需要进行路基的填土与整平施工。首先,技术人员在填土施工之前应当提前铺设好方格网,根据施工要求设计路基填筑宽度,并预留出部分宽度,防止在填土整平施工中出现外扩的现象。该阶段同样需要进行含水量检测,将其含水量控制在8%左右,保障冲击碾压的施工效果。
2.4冲击碾压施工
经过对试验路段的质量检测且显示合格之后,技术人员就可以按照试验方案开展冲击碾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按照试验施工流程逐步实施,并加强对机械冲击力的控制,保障中心线对称,同时控制碾压机的碾压速度在10~13km/h之间,将碾压机错轮的横向间距保持在30cm左右。当技术人员完成五次碾压之后就需要进行一次错轮转换,这样能够提升碾压施工的效果。最后,操作人员还应该保障操作的平稳性,这样有利于保持路面的平整度。
2.5施工质量控制
冲击碾压施工结束之后,技术人员可以使用灌砂法对公路路基进行夯实度与厚度监测,主要以公路的断面长度为监测依据,进行扭实度的评定,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技术问题,则应该第一时间指出并进行处理。另外,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技术人员培训活动,提升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同时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丰富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规范其操作施工行为。最后,技术人员还应该加强对施工环境气象与环境的检测,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是我国交通网络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路径,城市公路施工建设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对此,技术人员应合理使用冲击碾压技术,保障公路路基的夯实度与平整度,保障人们出行的安全,促进当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豪.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在巴通万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5).
[2]李伟权.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价值工程,2019(28).
[3]王振国.浅谈高速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9(08).
[4]王远雄.高速公路高填路基施工中冲击碾压技术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04).
[5]周游.冲击碾压技术在黄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