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电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疼痛缓解、应激指标的影响

2021-11-23 05:38贺辉辉张文进吕国伟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电凝三叉神经痛

贺辉辉,张 辉,张文进,程 锦,吕国伟,吴 星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主要是指在三叉神经出脑干的区域,有一根动脉性的责任血管造成三叉神经压迫,使三叉神经发生脱髓鞘病变、神经短路、感觉过敏[1]。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疼痛、反复性疼痛,疼痛剧烈,使得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2]。临床早期多使用微血管减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针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减少血管对神经的压迫,缓解患者疼痛范围[3]。但相关研究表明,使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易出现并发症,同时易复发[4]。电凝术是通过进一步电流刺激,减少颅内血肿,进而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5]。本文旨在探讨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电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疼痛缓解、应激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科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11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6]。纳入标准:(1)确定在本院进行手术;(2)病程>1年;(3)经患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1)意识模糊,神经疾病患者;(2)有恶性肿瘤患者;(3)合并有心、肾、肺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男28例,女30例;年龄35~47岁,平均年龄39.44岁;病程2~4年,平均病程3.11年;左侧疼痛26例,右侧疼痛32例。观察组59例,男27例,女32例;年龄36~48岁,平均年龄39.62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16年;左侧疼痛28例,右侧疼痛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全身麻醉,取侧俯卧位,患侧在上,在耳后发际内行直切口,开骨窗到达乙状窦,上方显露出横窦,缓慢流放脑脊液,在显微镜下寻找三叉神经根,探查责任血管,进行分离,用大小适宜的团神经根将责任血管隔开,对团神经根进行位置调整,使神经不易脱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电凝术治疗:通过小功率的电凝,在三叉神经根部浅表部位进行电凝,功率<2 W,电凝时间0.5 s,同一处电凝3次,在神经组织呈现白色时立即停止电凝,随即进行原味骨膜缝合,骨瓣复位固定,肌肉以及皮下组织进行分层严密缝合。术后进行观察,同时随访3个月。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7]:以治疗后疼痛消失,无需药物镇痛为显效;以治疗后,疼痛减少,需要服用少量药物镇痛为有效;以治疗后疼痛无改善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疼痛缓解情况:在患者治疗前后进行VAS痛值评分,记录患者疼痛缓解平均时间;VAS评分,总分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明显。(3)应激指标:采取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4)并发症情况:患者治疗后随访3个月,记录并发症情况。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下降,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比较(s)

2.3两组患者的应激指标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应激指标较治疗前上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E、Cor、MP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应激指标比较(s)

2.4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面部麻木2例,吞咽困难2例,外耳道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10.34 %;观察组外耳道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1.69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8904,P=0.0486)。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之一,主要以一侧面部的三叉神经疼痛为主,多分布在下巴、牙齿、牙龈、嘴唇等周围[8]。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痛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目前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部分学者认为与三叉神经脊髓束核异常放电有关,抵制脊髓角的中枢传递细胞与胶质细胞建立突触联系,控制T细胞的传入,进而刺激面部疼痛[9]。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三叉神经根或三叉神经结节受压致三叉神经脱髓鞘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发病机制:(1)血管的压迫导致受压部位神经纤维出现脱髓鞘病变,进而两个相邻的神经纤维出现短路,当大脑受到微小刺激,通过短路传入中枢,进而转变为转入冲动,以此累积造成疼痛[10];(2)随着年龄的增长,岩骨角也在不断增高,增高的岩骨角对三叉神经形成骨性压迫,造成疼痛[1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不仅产生吞咽困难,同时会伴有剧烈、反复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微血管减压术是通过开颅的方式,减轻责任血管对三叉神经的压迫,缓解对三叉神经脱髓鞘的损害,减轻患者的面部疼痛,进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在进行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易产生严重并发症,如严重损害听力、面部麻木等,影响预后效果[12]。电凝术通过在患者三叉神经浅表处进行低电频刺激,选择性损毁痛觉神经纤维,缓解患者疼痛。本实验旨在探究增加电凝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影响。

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和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情况明显改善,同时取得较高治疗效果。微血管减压术通过微创方式,对患者的三叉神经根进行松懈和解压,有效缓解由血管压迫所造成的三叉神经痛,同时通过减少责任血管的压迫,有效减轻三叉神经脱髓鞘的发展,维护相邻神经纤维的恢复,进而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13];电凝术通过对患者的电刺激,辅助微血管减压术的进行,通过电凝将双极置于神经深部,凝固三叉神经异常电位的作用,有效促进三叉神经的恢复,血管减压术后停止电凝的三叉神经会正常工作,降低手术对三叉神经的损坏,同时通过对疼痛神经纤维的抑制,有效缓解患者的三叉神经疼痛,降低疼痛评分。

对比两组患者的应激指标,在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应激指标虽有升高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电凝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可以降低氧化应激反应。NE对α受体有强大的刺激作用,可以促进血管收缩,心速加快;Cor主要是由肾上腺分泌的,当皮质醇过高时,会造成患者体重异常升高、记忆力衰退,甚至产生抑郁心理、造成长期记忆消失;MPO是一种血红素蛋白,当MPO升高时,会引发血管内炎症。在微血管减压术与电凝术联合治疗后,应激指标上升却不明显,可能是因为经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的创口受到感染,发生炎症反应,增加了患者体内的应激指标,但血管减压术联合电凝术的电流刺激,对三叉神经处的血流进行有效抑制,减缓三叉神经的血流速度,进而减缓炎症反应速度,同时经过电凝有效抑制痛觉神经纤维,抑制大脑神经电位的异常兴奋,降低炎症因子的刺激,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应激指标。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结果显示,在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明显减少,可能是因为电凝术未对患者形成创口,抑制并发症的产生,同时也可能与微血管减压术中,缓解患者的血管痉挛有关,有效减少患者颅内水肿的产生,同时有效保护三叉神经功能,两种手术方案的联合使用保留其手术优势,规避短处,降低面部疼痛,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微血管减压术联合电凝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通过对痛觉神经纤维的抑制,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降低创口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产生。本研究实验还存在些许局限性问题:时间较短、样本量少;未对患者所采用的治疗药物展开讨论、分析,仍需后期大量研究实验证明。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电凝三叉神经痛
基于MRI探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形态学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脑池段MR形态测量研究
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对腹腔镜卵巢成熟畸胎瘤剥除术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观察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探讨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双极电凝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