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良龙,张 哲,王 臻,杜荣斌,栾顺香,吴艳庆,刘立明
( 1.烟台大学 海洋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2.莱州顺昌水产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1441;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 200090 )
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septentrionalis)属鲀形目、单角鲀科、马面鲀属[1],俗称扒皮狼、剥皮鱼、马面鱼等,为暖水性近底层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朝鲜和日本九州、北海道海域[2],产黏性卵,卵巢非同步发育,属分批产卵型,产卵期一般在春末5—7月[3]。20世纪60—80年代,绿鳍马面鲀作为我国主要经济鱼类,年渔获量仅次于带鱼(Trichiurus)。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过度捕捞,其资源量及年产量急剧下降[4],市场价格一路走俏,现已成为极具开发潜力且值得推广的优良养殖品种。
目前,针对绿鳍马面鲀的研究,主要见于胚胎发育、仔稚鱼生长发育、摄食及早期生物学特性等方面[5-8],人工增养殖研究尚处摸索阶段,温海深等[9]对野生绿鳍马面鲀的人工驯养、生殖调控等做了初步研究,李平伦等[10-11]对其海上网箱养殖做过介绍。现阶段绿鳍马面鲀苗种繁育尚无成熟的模式,苗种早期阶段成活率极低,尚无法进行大规模繁育,养殖苗种来源仍以少量野生苗为主,主要原因在于,制约其早期阶段成活率的苗种繁育关键技术尚未突破。笔者于2018—2019年进行了一次工厂化早繁育苗试验,基于对其早期阶段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总结了绿鳍马面鲀规模化苗种早繁培育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工厂化育苗提供参考。
育苗试验在莱州顺昌水产有限公司进行,育苗厂位于莱州湾海区,配备有水泵房、蓄水沉淀池、玻璃钢无阀滤罐、砂滤池、燃油锅炉、钛合金板式换热器、SWR-175型三叶罗茨鼓风机、变配电室等供水、供热、供气及供电系统。采用该厂育苗车间37口6.0 m×5.0 m×1.0 m的八角形室内水泥池作为育苗池,2口同规格水泥池作为亲鱼培育和产卵池,2池轮换使用。车间遮光,用20 W LED灯泡调节光照度及光周期。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培养池为15口5.0 m×4.0 m×1.0 m长方形水泥池。轮虫培养池为3口5.0 m×4.0 m×1.0 m长方形水泥池,卤虫(Artemia)暂养池为1口5.0 m×4.0 m×1.0 m长方形水泥池。受精卵附着基为焊接的金属框架加装60目聚乙烯网的组合网板(图1),每组投放10块,可恰好覆盖亲鱼池底,共准备3组,每收卵1~2 d更换1次。此外,育苗车间还设有12个0.9 m3卤虫孵化桶,4个0.9 m3轮虫、卤虫强化桶。育苗用水为经过沉淀和二级砂滤处理的自然海水。用便携式水质检测仪(衡欣,86031型)测定育苗池的水温、盐度、溶解氧和pH。
试验用亲鱼为海捕3龄以上成鱼,2018年秋季开始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驯化并越冬,越冬期水温12.2~16.2 ℃,每日水循环量3~5个量程,每日按亲鱼体质量的3%~4%投喂冰鲜小虾,每周停饵1次。2019年2月初开始,水温由12.8 ℃逐渐升至16 ℃,性腺发育至Ⅲ期后进行促熟培育,每日升温0.5~1.0 ℃,升至19~22 ℃时待产,每日投喂新鲜贻贝肉及牡蛎肉,搭配活沙蚕,并添加少量维生素E。
主要采用亲鱼原池自然产卵投板法采集受精卵。亲鱼通常在下午至夜间产卵,午后将聚乙烯组合网板平铺于亲鱼池底部,用石块压好,放置过夜。观察亲鱼腹部隆起情况,在亲鱼接近产卵前,分散放置几块波纹板于亲鱼池底部,每1 h观察波纹板上是否有卵子附着。通过观察波纹板上卵子数量变化,以及雌雄鱼是否出现发情追逐、游动暂停等现象,确定亲鱼产卵时间。
另外尝试排水口推底采卵法,即亲鱼池不投放采卵网板,鱼卵直接产于池底,以软毛刷推底,同时用60目网袋在鱼池排水口处集卵。
次日早晨,若亲鱼大量产卵,将聚乙烯网板和波纹板取出,操作过程中缓慢倾斜网板,轻轻冲洗掉网板上的残饵粪便,而后放入育苗池中孵化,并连续取样观察胚胎发育情况。育苗池中央排水管装60目网套,入池水温控制在19.5~20.5 ℃,与亲鱼池水温相差不超过0.5 ℃,而后缓慢升至22.0~23.5 ℃。入池水位30 cm,加大换水量和充气量24 h后将水位升至45 cm,而后保持微流水、微充气。3 d后取出聚乙烯网板,操作时先将网板缓慢立起,而后由育苗池中竖直取出,以防仔鱼附于网上,仔鱼孵出后留在原池培育,仔鱼孵出当日,用直径50 mm的聚氯乙烯管在池中多点取样,定量测定每池初孵仔鱼数量。试验期间每日布一个育苗池,直至亲鱼产卵期结束。
试验期间进行聚乙烯网板集卵法和排水口推底集卵法的孵化试验,每种集卵方法设3个平行试验组,每组卵子300个,置于相同条件下孵化,比较2种集卵方法孵化率的差异情况。
1.5.1 培育环境与管理
育苗池水温19.4~24.5 ℃,平均22.1 ℃,盐度33,pH 7.9~8.3。仔鱼0~7日龄,保持微流水,微充气,保证育苗水体温度恒定。7日龄后,充气量随鱼苗生长渐增。仔鱼8~25日龄,水流量逐渐增加,每日0.5~1.5个量程。26~35日龄,去掉进水口滤水网袋,安装直径20 mm 聚氯乙烯细管,使苗池水体微微转动,日水流量1.5~3.0个量程,中央排水筛管更换为40目网套。夜间排水适当减量,早晨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前排水15 cm,投饵后将水位提至60 cm。36~40日龄,进水口更换为直径50 mm 聚氯乙烯鸭嘴喷管,加大水流量,使苗池水体转动,日水流量3~4个量程,中央筛管套20目网套。40日龄后,撤去中央筛管网套,中央筛管孔径为2.5 mm,日水流量4~6个量程。10日龄后开始清底,10~23日龄隔日清底1次,23日龄后每日清底1次,吸污时用饵料引诱鱼苗,使其远离吸污器,避免对鱼苗造成损伤。
1.5.2 投饵
育苗饵料系列为S型轮虫→L型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卤虫成体→配合饵料(图2)。
图2 绿鳍马面鲀人工育苗饵料系列Fig.2 The food series of drab filefish T. septentrionalis in artificial seedling production
仔鱼3日龄开始投饵,开口饵料为S型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日投喂2~6次,保持池中轮虫密度约0.5~1.0个/mL。第7~20日龄日投喂L型轮虫2~3次,每次投喂密度约为10~20个/mL。18~34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日投喂3~5次,投喂量视鱼苗消化道充塞度及育苗池中饵料生物数量而定。28~37日龄投喂卤虫成体,早晚各1次。30日龄后开始驯化投喂颗粒配合饲料(海童牌,三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初始采用少量多次的投饵方法,驯化成功后每日投喂4~6次。轮虫和卤虫投喂前经裂壶藻(Schizochytriumlimacinum)营养强化6~12 h。投喂轮虫期间向育苗池中添加小球藻液,密度为30万~50万个/mL,使水体保持微绿色。
1.5.3 分苗与倒池
仔鱼发育至20~30日龄时分苗,生长均匀的苗池可直接采用虹吸法稀疏密度,大小分化严重的苗池进行规格分选,分池培育,每20~40 d倒池1次。分选时用不锈钢捞网,以免挂住仔鱼的背鳍或腹鳍棘刺。鱼苗培育至全长5 cm时达到出池规格,每次倒池或出池时计数。
1.5.4 水质调控及病害防治
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营养强化时加10 mg/L盐酸土霉素抑菌,投喂前用50 mg/L甲醛浸泡处理20 min,卤虫成体经50 mg/L甲醛和2 mg/L醋酸铜溶液浸泡处理20 min后洗净投喂。每日向育苗水体中添加10~20 mg/L光合细菌以调节水质。
1.5.5 胚胎及鱼苗生物学观测
选取3个育苗池进行定量研究,胚胎期进行连续观察,仔稚鱼期每2~3 d随机取30尾鱼苗,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40 mg/L麻醉后观测。样品置于解剖镜(桂光GL-6745T)下,观察测定胚胎及鱼苗的生长发育变化。胚胎与30日龄前鱼苗用解剖镜所联电荷耦合元件(CCD)相机拍照,30日龄后鱼苗用数码相机(FUJIFILM X-A10)拍照,用解剖镜联机软件(S-EYE 2.0)测量鱼苗全长。试验期间随时观察育苗池内仔稚鱼摄食与生活习性变化。
1.5.6 数据处理与分析
胚胎孵化率和鱼苗全长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种集卵方法孵化率差异的显著性,P<0.05表示差异显著。用Origin 9.1作亲鱼培育水温变化图及鱼苗全长变化图,用Adobe photoshop 3.0进行胚胎及鱼苗“临界期”图片的处理。
自2018年11月开始,对所获220尾亲鱼进行人工驯化与越冬培育,2019年2月上旬,开始采用控温与饵料营养强化等人工促熟技术,实现亲鱼自然产卵受精,亲鱼培育水温见图3。亲鱼自3月底开始少量产卵,4月中旬至5月中旬,水温在19.5~22.0 ℃时,亲鱼达到产卵高峰期,高峰期持续时间超过20 d,6月上旬,水温24.0 ℃时,亲鱼产卵结束。亲鱼繁殖期比自然海区提前约2个月,共获初孵仔鱼约332万尾。
绿鳍马面鲀卵子为黏性卵,初产卵子黏性极强,卵内有多个大小不等的油球。试验测得受精卵在水温(22.5±1.5) ℃、盐度31~33、溶解氧>5 mg/L、pH 7.9~8.3条件下,经46~48 h后孵出,胚胎发育过程见表1和图4。试验共获得初孵仔鱼约332万尾,聚乙烯网板集卵法平均孵化率为(71.0±6.2)%,显著高于推底排水口集卵法[(60.1±6.7)%](P<0.05)(表2)。
表2 2种集卵方法孵化率比较
图4 绿鳍马面鲀的胚胎发育Fig.4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drab filefish T. septentrionalisa.卵膜举起; b.胚盘形成; c.卵裂开始; d.2细胞; e.4细胞; f.8细胞; g.16细胞; h.32细胞; i.64细胞; j.桑葚胚; k.高囊胚; l.低囊胚; m.原肠早期; n.原肠中期; o.原肠末期; p.神经胚; q.胚孔封闭; r.眼泡形成; s.肌节形成; t.柯氏囊期; u.尾芽出现; v.晶体形成; w.肌肉效应; x.孵化出膜; y.初孵仔鱼.a.membrane lift; b.blastodisc formation; c.cleavage initiation; d.2-cell; e.4-cell; f.8-cell; g.16-cell; h.32-cell; i.64-cell; j.morula; k.high blastula; l.low blastula; m.early gastrula; n.middle gastrula; o.late gastrula; p.neurula; q.blastopore closed; r.formation of optic vesicle; s.formation of saromere; t.Kupffer′s vesicle; u.formation of tail bud; v.formation of eye len; w.muscular contraction; x.hatching; y.newly hatched larva.
在水温21.5~24.0 ℃条件下,绿鳍马面鲀全长的生长变化见图5。对3口育苗池的观察和定量研究表明,初孵仔鱼全长(2.09±0.07) mm,体长(1.97±0.06) mm,总高(0.46±0.05) mm,体内残存大量卵黄囊,油球清晰可见。鱼体透明,无色素分布,鳍膜薄,尾部弯曲,孵出约5 min后身体完全伸直,此时仔鱼尚未开口,肠道末段直肠已分化,消化道尚未弯曲。仔鱼均匀分布于池中,呈间歇性平游。1~3日龄,全长(2.30±0.05)~(2.50±0.08) mm,仔鱼卵黄囊及油球逐步缩小,游泳能力增强。3日龄,仔鱼口裂初步形成,消化道形成一个弯曲,并逐渐加粗,可以摄食少量轮虫,但消化能力较弱,镜检发现其消化道内存在少量呈活体状态的轮虫。4日龄,全长(2.55±0.07) mm,仔鱼卵黄囊吸收殆尽,仔鱼油球消失,背鳍棘刺雏形出现,体内鳔原基出现,仔鱼口裂增大,摄食轮虫量增大。6~7日龄,全长(2.68±0.19)~(2.72±0.10) mm,体表色素加深,背鳍棘刺明显,鳔器官充气,仔鱼开始集群并表现出趋光性。8~18日龄,(2.96±0.17)~(5.72±0.48) mm,仔鱼生长加快,体表色素分布广泛,体色加深,以烧杯取样观察,可见生长发育良好、活力强的鱼苗触底明显。18~20日龄,全长(5.72±0.48)~(7.43±0.80) mm,仔鱼体表出现绒毛状鳞片分化。仔鱼生长速率加快,个体间开始出现大小分化。仔鱼消化和摄食能力增强,可以摄食少量卤虫无节幼体。20~28日龄,全长(7.43±0.80)~(17.28±3.40) mm,仔鱼保持快速生长,游泳能力显著增强,出现集群逆水游动的习性。仔鱼摄食成功率高,食量显著增大,28日龄左右可摄食卤虫成体。32日龄,全长(19.67±4.61) mm,仔鱼外形接近成鱼,可大量摄食卤虫成体,部分鱼苗可少量摄食人工配合饵料,鱼苗间开始出现残食。40日龄,全长(38.83±3.28) mm,多数鱼苗的形态已与成鱼相似,全身被鳞,反应迅速,可大量摄食人工配合饵料,鱼苗间残食严重。40日龄以后,若鱼苗生长发育整齐,水环境稳定,无病原感染,一般不会出现大量死亡。
图5 绿鳍马面鲀早期阶段的生长Fig.5 The growth of drab filefish T. septentrionalis during the early life stages
试验结果显示,绿鳍马面鲀早期阶段存在“开口期”、“开鳔期”、“轮虫—卤虫幼体转换期”、“断活饵期”(鱼苗食性由生物饵料向配合饵料转换期)4个“临界期”(图6)。仔鱼开口期前后(3~4日龄)会出现明显死亡,此为第1“临界期”;仔鱼“开鳔期”(6~9日龄)极易出现大量死亡,死亡率有时高达90%以上,此为第2“临界期”;仔鱼由摄食轮虫到摄食卤虫幼体过渡阶段(18~20日龄)会出现部分死亡,鱼苗表现为空胃,漂浮于水面上,游动无力、侧翻或集群打旋,此为第3“临界期”;稚鱼“断活饵期”,即由摄食卤虫等鲜活饵料向摄食人工配合饵料的转换期,此时鱼苗易出现相互残食,表现为大苗攻击啄食小苗的眼睛等部位,而且此时苗种极易感染淀粉卵涡鞭虫(Amyloodiniumocellatum)等寄生虫病原而大量死亡,此为第4“临界期”。
图6 绿鳍马面鲀“临界期”的形态Fig.6 The morphology of drab filefish T. septentrionalis in the “critical period”a.3日龄,全长(2.50±0.10) mm; b.8日龄,全长(2.96±0.17) mm; c.20日龄,全长(7.43±0.80) mm; d.40日龄,全长(38.83±3.28) mm. 比例尺=1 mm.a.3 dph (day post hatching), TL(2.50±0.10) mm; b.8 dph, TL(2.96±0.17) mm; c.20 dph, TL(7.43±0.80) mm; d.40 dph, TL(38.83±3.28) mm; TL.total length; scale=1 mm.
共布池初孵仔鱼约332万尾,经60 d育苗生产,共培育出苗种41.7万尾,育苗总成活率12.6%。其中全长2~3 cm苗种13.7万尾,3~5 cm苗种20.0万尾,5~8 cm苗种8.0万尾(表3)。苗种培育后期由于部分育苗池感染淀粉卵涡鞭虫导致苗种大量死亡,个别池最终成活率低于10%。
表3 绿鳍马面鲀育苗结果
对野生绿鳍马面鲀亲鱼进行人工驯养的目的,是使其能够逐渐适应人工养殖环境,在池养条件下开始摄食,并且性腺能够正常发育成熟。在自然海域中,绿鳍马面鲀的生活适宜温度13~25 ℃,越冬适温13~15 ℃,适宜盐度33.5~35.0[12],是一种杂食性鱼类,主要以底栖贝类为食,兼食珊瑚和软体动物[13]。以往生产实践证明,在室内水泥池循环水养殖条件下,投喂冰鲜小虾,控制水温11~16 ℃,经半年左右的人工驯养可使绿鳍马面鲀完全适应室内养殖环境。
亲鱼培育水温对其产卵期、产卵量的影响尤为显著[14-15]。绿鳍马面鲀在一个繁殖周期内,首先需经历低温期,性腺才能发育成熟,本试验在越冬期将亲鱼培育水温降至最低(12~13 ℃),于2月初开始升温,繁殖期比自然海域提前约2个月。若想更早繁殖,可进一步提早亲鱼培育水温的调控时间。此外,在升温促熟过程中发现,水温高于21 ℃时,亲鱼性成熟变慢,逐步降温至19~20 ℃时,亲鱼顺利成熟产卵,因此,促熟期亲鱼培育水温不宜超过21 ℃,否则易导致性腺退化。
亲鱼促熟除通过升温来实现,还可采用营养强化、光周期调控、注射催产剂等措施[16-20],人工注射催产剂通常被认为是简单有效的促熟方式,可以同步获得足量受精卵,解决雌雄鱼发育不同步、后期雄鱼精液不足所带来的鱼卵孵化率低等问题。本试验中,笔者也曾尝试通过注射催产剂、人工挤卵受精的方式获得受精卵,但未取得理想效果。主要原因在于:(1)催产剂注射剂量尚未确定;(2)绿鳍马面鲀肝脏大,覆盖于性腺之上,外皮粗糙且厚,挤卵时很难准确感觉到卵巢的位置及其内部卵子的流动,给挤卵操作带来困难。
苗种培育过程中,定期分苗是重要的技术环节。在多数鱼类人工育苗阶段,尤其是肉食性鱼类,普遍存在同类残食的行为,为早期育苗过程中苗种存活率及商品鱼苗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1],如花鲈(Lateolabraxmaculatus)[22]和红鳍东方鲀(Takifugurubriges)[23]等鱼类均有此行为。绿鳍马面鲀鱼苗在22~28日龄期间,伴随着仔鱼开始大量摄食卤虫无节幼体,生长高峰期出现,表现出明显的大小差异,并有大残食小现象发生。此时需及时根据苗种规格进行分池,将育苗池中个体较大的鱼苗挑出,集中放至新育苗池中培育,同时对苗种密度过高的育苗池进行分池稀疏,避免苗种间的规格差异及种内残食。通常大鱼苗喜欢攻击啄食小鱼苗的眼睛、尾鳍下部或腹部两侧,造成大量小鱼苗受伤死亡,使后期培育难以顺利进行。
鱼苗的最终成活率与饵料投喂密切相关,绿鳍马面鲀仔鱼口裂极小,3日龄仔鱼口裂仅为0.15 mm,因此,开口饵料的选择是决定仔鱼能否安全度过第1个“临界期”(0~3日龄)的重要因素。有研究人员曾选择长牡蛎(Crassostreagigas)卵或幼体作为仔鱼的开口饵料,培育过程中发现,若投喂未受精的长牡蛎卵,卵粒会很快下沉,仔鱼难以摄食到。此外,长牡蛎受精卵胚胎发育约24 h便会形成具几丁质壳的D形幼虫,仔鱼难以消化,且饵料营养价值大大降低,严重制约仔鱼的成活率。定量研究发现,若用小型褶皱臂尾轮虫(S型轮虫)作为开口饵料,仔鱼4日龄的摄食发生率可达70%以上,同时可避免投喂长牡蛎受精卵所带来的水质败坏问题。
饥饿作为一种异常的摄食生理状态,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导致早期阶段仔鱼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Blaxter等[24]1963年提出不可逆点的概念,指的是仔鱼耐受饥饿时长的临界点,抵达该临界点的饥饿状态下的仔鱼,尽管仍然可以生存一段时间,但50%的个体已经到达一种虚弱、没有能力恢复正常摄食的状态。因此,在苗种培育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仔鱼的发育情况,及时进行第1次投饵,保证仔鱼顺利度过“开口期”。仔鱼开鳔期(6~9日龄)是第2个“临界期”,极易出现大量死亡,此时要及时进行饵料转换,一般仔鱼开口后投喂S型轮虫3~4 d,6~7日龄即可开始增加投喂L型轮虫,并做好轮虫的营养强化,以保证仔鱼开鳔期的营养需求。仔鱼在“轮虫—卤虫食性转换期”前后(20~25日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常会出现营养不足的现象,这在夜间表现尤为明显,清晨有时会发现仔鱼大量死亡。此时可在黎明前后或夜间增加投饵1次,保证仔鱼摄入足够的营养以度过第3个“临界期”。为保证稚鱼顺利度过第4个“临界期”——“断活饵期”,30日龄即可开始少量投喂配合饵料,稚鱼最初接受程度不高,易形成残饵沉积,引起水质败坏,导致仔鱼感染细菌性疾病,因此应进行少量多次的投饵驯化,同时减少卤虫幼体的投喂量,增加投喂卤虫成体,使鱼苗减少残食,顺利转换配合饵料。
水环境是影响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25-28]。试验过程中发现,控制育苗池水温20 ℃,昼夜温差小于0.5 ℃,微流水,会显著提高仔鱼“开口期”以前(0~3日龄)的成活率。仔鱼“开鳔期”前后(6~9日龄),游泳器官尚未分化,鳍膜嫩弱,且伴随着鳔器官的剧烈变化,此时仔鱼对水环境变化极为敏感,若培育水温高于23 ℃,充气量、换水量过大,会导致仔鱼“开鳔期”成活率显著降低。因此,在仔鱼10日龄之前,应保持水环境稳定,培育水温应以19.5~21.0 ℃为佳,控制育苗池微流水、微充气,使鱼苗平稳度过前2个“临界期”。鱼苗进入“轮虫—卤虫食性转换期”后(18~20日龄),摄食量增加,代谢废物增多,增加水流量,以每日1.0~1.5个量程为宜,但水流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部分体弱的仔鱼在排水口处旋转集群,继而死亡。排水量的增大,易造成饵料流失,可在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前降低水位10~15 cm,投饵后再随水流缓慢升起。鱼苗进入“断活饵期”(35~40日龄)后,尤其是配合饵料驯化前期,鱼苗的排泄和残饵的分解,使得水中氨氮等代谢废物急剧增加,此时应增加水流量到每日3~4个量程,并及时清底,保持水环境良好,使鱼苗平稳度过“断活饵期”。在苗种培育后期,水温应逐渐升高,以21~24 ℃为宜。
3.5.1 淀粉卵涡鞭虫病
淀粉卵涡鞭虫病又名淀粉卵甲藻病,主要寄生于绿鳍马面鲀的体表,尤其是鳃部。淀粉卵涡鞭虫附着于鱼体鳃部,致使鱼苗呼吸困难,最终缺氧而死。该病的病原体通常是由桡足类活饵及养殖水源带到育苗池内。该病具有发病快、致死率高、传染性强的特征,被感染的鱼苗24 h内死亡率逾90%,通常表现为停止摄食、侧翻、窜动等。镜检可发现仔鱼鳃丝附着有大量圆点状淀粉卵涡鞭虫营养体,肠道内无饵料。由于淀粉卵涡鞭虫的生活史包含营养体、涡孢子、包囊3个阶段[29],很难有药物可以同时杀死这3种状态下的病原体,致使该病的彻底治疗十分困难。在以往的养殖生产中,通常采用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的方法治疗该病,但疗效并不明显。本试验结果显示,对于染病初期的小个体绿鳍马面鲀仔鱼(全长1.5~2.0 cm),先用50 mg/L甲醛或1 mg/L二氧化氯溶液药浴0.5~1.0 h后,加大换水量,再用0.5~1.0 mg/L醋酸铜溶液药浴1~2 h,有一定的疗效。当后期苗种全长超过3 cm时,药浴醋酸铜质量浓度可增加至2~4 mg/L。此外,增大充气量或向池中添加50~100 mg/L双氧水可缓解鱼苗染病所导致的缺氧。
3.5.2 细菌性肠炎病
细菌性肠炎病多发于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后,水质不佳,残饵过多,清池不及时易感染该病,发病的鱼苗消化道无饵料且充血发炎,用5‰的盐酸土霉素拌药饵投喂仔鱼疗效较好。
3.5.3 肠梗塞
肠梗塞多发于绿鳍马面鲀仔鱼第3“临界期”,饵料生物不足或卤虫无节幼体投喂不及时易诱发此病。此时饥饿的鱼苗易误吞水中小气泡无法排出,造成肠梗塞。另外,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时,若卤虫幼体与卵壳分离不彻底,会导致鱼苗摄入卵壳,在肠道内淤积,无法消化排出,最终致使鱼苗肠梗塞而死亡。鱼苗表现为游动失衡,腹部胸角处突出、呈三角状,镜检可见肠道内充满卵壳和气泡。减少肠梗塞发病的关键在于日常管理,除了保证投饵量充足,还应做好卤虫孵化后卵壳的分离,投饵后还要撇除浮在水体表面的卤虫卵壳。
绿鳍马面鲀野生亲鱼经冬春季节的人工驯化和生殖调控,可进行早繁育苗。亲鱼自2019年3月底开始产卵,4月中旬—5月中旬达产卵高峰期(水温19.5~22.0 ℃),比自然海区提前约2个月。受精卵经46~48 h后脱膜孵化[水温(22.5±1.5) ℃],平均孵化率达(71.0±6.7)%,育苗总成活率为12.6%。苗种早期阶段存在“开口期”、“开鳔期”、“轮虫—卤虫幼体转换期”、“断活饵期”4个“临界期”,其间需在饵料系列选择、水环境调控、防病等方面采用相应的管理对策,以提高育苗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