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记生
菏泽职业学院 山东菏泽 274008
自“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出台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阶层向大众阶层转变,高等学校数量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报考人数和录取率都有所提升[1]。高校过度扩招使得进入大学的门槛逐渐降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探究意识不强、学习意愿不足的学生也进入了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此外,各类公办、民办高等院校不断出现,办学标准不一、招生要求不同、培养方案各异,也导致大学生培养效果参差不齐。两方面因素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滑。
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是为了应对就业压力或听从家长安排而不是为了增长知识、探究深造,接受高等教育的功利性较强;也有的大学生选择的专业也多是热门、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也或是根据高考成绩调剂的专业而非符合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的领域,对专业的研究热情和探索欲望较弱,因此学习目标不清晰,学习意愿不强烈。另外,刚摆脱高中阶段教师和家长严格管控的学生缺乏自制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掌握生活自主权的大学生面对大学阶段相对自由的课程安排和纷繁复杂的诱惑容易迷失方向,失去生活和学习的重心。加上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不合理、高校管理和考核体制不完善等外部因素,大学生逃课、学业倦怠的现象逐渐凸显且愈演愈烈。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包括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因素,是向学生传递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和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方“形”与“神”的“缺席”致使教学成为教师单方面“教”的独角戏,难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这必然会影响高校课程的最终教学效果。
人本主义课程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其突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重视“人”的因素,从学生角度出发,主张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寻个人意义和实现自我价值。在中国开展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总体环境下,教学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主导和控制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人本主义课程论倡导的“学生本位”与此不谋而合,研究人本主义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中的实例也越来越多[2]。
综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生视角下好课程教师的特点有:①具备个人魅力和威信,学识、能力、性格、人生阅历等吸引学生并受学生尊重:②严谨的学术态度,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善于整合教材内容:③教学能力较强,言语表达清晰准确、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板书得当:④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总结起来,人本主义教学论将学生作为一个大圆的圆心,教师围绕这个“圆心”鼓励,促成学生主动学习。首先,教育的重点不在于“授人以鱼”,而在于“授”学生“以渔”,教会学生学习,发现并实现自我。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不是“填充”和“灌输”,而是让学生使中产生并保持好奇心,以自己“想知道”的欲望为出发去探究任何未解之谜。
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显示,当教师真正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以学生的需求为“圆心”,在提升教学素养和水平以及备课授课各个阶段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和感受,呈现出的课程更可能获得学生青睐,与人本主义的理论观点不谋而合。
本文认为学生视角下的大学好课程应具备以下特点。
首先,课程目标与学生自我能力提高和自身发展密切相关,顾及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具备可实现性;符合学生兴趣,能满足其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注重课程推进也注重帮助学生明确课程的个人意义。
第二,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有联系,而非固守陈旧过时、脱离学生认知范围的内容;教材具备可读性,而非是纯理论性描述或概念叠加。
第三,授课教师具备个人魅力和威信,学识、能力、性格、人生阅历等吸引学生并受学生尊重:治学态度严谨,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善于整合教材内容而非照本宣科:教学能力较强,言语表达清晰准确、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板书得当;担当教学的指导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独特性,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四,课程评价也并非只有期末考试一种形式,而是集合了学业知识考察方式,例如期末考试、平时测验及作业成绩等,和学生能力考察方式[3]。
总而言之,从课程的设计到实施,从教材的编制到教师教学能力,只有在课程的各个方面都遵循人本主义课程论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够让学生找到课程的个人意义,从而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课程学习,用内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使课程效果得以落实。
通过对学生视角下的好课程的调查、访谈和文献整理,本文发现人本主义课程论、教学论的理论对高校课程改革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依据人本主义的观点设计和施行的高校课程确实更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只有学生对课程较为认可才能够主动参与课程,保证课程的出勤率,为落实课程效果提供可能性。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也发现,不同学生群体视角下的好课程也有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选课初衷、对课程内容的关注程度、对课程结果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除了参考上述人本主义课程论的共性特点外,或许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调整课程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