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豪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论及中原地区的武术文化,人们首先会想到少林武术,其实在河南很多地方,无论都市还是乡村,回族武术文化也广为流行。习武强身在古代是回族的“圣训”,河南回族历史上一直有习武的传统。元朝至元十八年(1281年),世祖命“括回回炮手散居他郡者,悉令赴南京(开封地区)屯田”。[1]中原地区的回族先民,多是蒙古人西征年代,从中东阿拉伯地区调集到中国来的穆斯林军士,他们有的在战争结束后居于中原,其习武传统和尚武精神也随之保留下来。[2]明清两代,回族遭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和歧视,这促使其更加重视武学功法、强身健体,以便于抗拒和自保。从元、明、清至今,清真寺都设有武馆,招收学徒,传授武艺,在回族重大节庆之时开展武术表演,许多武术项目流传下来并发扬光大,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河南回族武术文化发展至今天,可以讲,武学已是中原回族特色文化的典型代表。
回族人民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自强不息,练拳习武,在回族群众中习武者随处可见,武场、跤场数不胜数。回族居住区的清真寺就是广大回族群众练武的集中地,许多清真寺的阿訇不仅是伊斯兰教文化的传播者又是以武术见长的名师。每逢开斋节等重大节日,回族群众都要在清真寺或是回族居住集中区域演练武艺加以庆贺。长期以来,在回族尚武好勇民族精神的鼓舞下,武术人才辈出,武林高手层出不穷。河南开封的李占发、倪势林、赵汝庆、刘振兴、丁全福等都是著名的回族武术家,丁全福功底扎实,力大无比,他曾在民国时期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体育运动会上荣获“测力冠军”,被誉为“全国大力士”的称号。以清真寺为依托的回族武术有着许多优势,寺坊周边回族群众可以就近把自家孩子送去练武,使得武学人才源源不断;由清真寺出面选贤任能,聘请知名的武术拳师执教,使得教学能力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准;清真寺在回族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使得一旦房屋馆舍出现损坏情况,当地民众都能够及时出资给予修葺,这样使得练武场所一直保持较好状态。[3]这些因素,也使得回族武术传承不息。
历经漫长的历史进程,河南回族群众逐步发展出一系列的传统优势武术功法和项目。当地回族传统武术和体育源远流长,底蕴深厚,项目繁多,群众基础广泛,有着自己的发展脉络和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心意六合拳、六路钻拳、弹腿、查拳和七势等是回族的优势武术项目,也称为教门拳。武术功法类主要有耍石担、撂石锁、抓坛、抛沙袋等,摔跤主要是中国式摔跤。河南回族传统体育作为区域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整个回族体育传承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鲜明的地方特征。查拳源于古代阿拉伯地区,是中华武术中唯一一门源自异域的武艺,传入中原地带以后,经由当地回族习武人士发扬光大。查拳属于长拳种类,分十路正拳和十路副拳。豫派查拳的功力在于手法拳,其功夫能力打卧牛之地,出手含蓄,气贯周身,行如风,站如钉,身手搭配巧妙,查刀的运用有独到之处,其刀法浑然天成,相得益彰。豫派查拳在发展中还移植了其他拳法拳种,如少林拳、水浒拳、太子拳等,使得查拳技艺更加丰富。查拳非常注重武德修养,拳决曰:“为拳师需教礼,徒不贤不可传”,体现了查拳文化中的仁德思想。论及河南回族的武术拳种,不得不提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拳作为我国著名的拳种之一,在中原地区尤其是河南东部一带的回族当中非常盛行,又名六合拳、形意拳,适合于五纲十二目统一全体之功用。由于回族自古尚武,加之心意六合拳的独具特色,当地很多清真寺都设有武场,收徒传技,一批批回族武术人才在全国各级武术比赛中崭露头角。
撂石锁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武术功力项目,蒙元以后,逐渐为河南回族所钟爱,石锁功也是回族习武的必修功夫。石锁小的有七公斤左右,大的有二十公斤。石锁运动的式样有数十种之多,按类型有接花、翻花、组合套花之分,按肢体舒展度和运动形态有小花与大花之分,小花指石锁反转幅度较小,较为贴身。接花有石锁上拳、上肘、上三指、上头顶、托塔、挂印、手托元宝、过桥、三指卧鱼等;翻花有手花、飘花等。大花就是在石锁翻转抛接运动过程中,配以腰腿身行步法等肢体动作组合而成的石锁花样,特点是动作幅度大方、舒展、惊险。大花有背剑、别膀、腰穿儿、脖穿儿、外掏腿、内掏腿、隔山撂石等。练习石锁时要求发力科学、眼力灵敏、身体灵活、手感到位。石锁功法无论历史上还是今天,都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既有强健体魄的功能,又给人带来艺术上的美感。[4]2004年,河南开封石锁队在全国武术功力大赛上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包括中央媒体在内的各级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专题报道和宣传。开封市是河南回族文化最为集中和深厚的地区,当地许多清真寺都设有武馆,保留了大量的包括耍石担在内的武术功法,至今习武之风仍然盛行。耍石担运动自元、明以来就为当地回族所喜爱,延续发展到今天。耍石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增强练习者体质、胆魄、力量和运动技能的基础武术功法之一。活动起来筋骨舒展,气血通畅,身体各部位充分协调运动,从而增强功力,尤其是四肢、腰背力量,利于进一步持用重型武术器械,如大刀、重刀、开山斧等。其器械制作简单,以木杠将两个重量相当的圆形石砘子串在两头即可,每副石担重量不等,一般在15到90公斤之间。练习者以双手或单手握杠,进行提、举、舞、翻、抡、抛、旋转等动作。几十斤的石担在项、肩、背、臂等部位不停旋转,把石担耍得全身飞舞。耍石担是一项古朴的运动,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长期练习以培养吃苦耐劳的性格和健康的体魄,在丰富业余生活、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方面有着深厚的潜力。
在漫长的社会变迁过程中,我国不同地区的回族群众,由于所处地域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各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自古以来,中原地区的回族习武传统与清真寺密不可分,对于回族群众来讲,清真寺不仅是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作为穆斯林社区的核心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务都离不开它,还为回族传承民族武术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宝贵场所。我国回族喜武乐动,具有历史传统,以清真寺为依托,中原回族武术文化发展至今,融合了历史厚重的中原文明,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清真寺开设的武术馆为习武创设了良好氛围,使回族群众乐于习武,并以习武为荣。历史上回族武术对回族人民的生存、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回族尚武精神的鼓舞下,回族武学人才辈出,回族武术也在发展中趋于成熟,对促进民族体育发展、增进国民体质、强身健体发挥着重要功能,同时也对我国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武术文化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