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缺的不是消费能力,而是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
6年前,我给团队发的一封邮件曾提到,中国高铁是最先进的,互联网平台、电商和物流体系等所有基础设施也都是最先进的,但互联网行业却发生“内卷”,平台经济也出现过剩……
这是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原因,也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因为中国缺的不是消费能力,而是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
从数据来看,目前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1万美元,美国则是5万美元。而中美人均GDP相差的4万美元里,有1万美元来自消费。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虽然已经闻名世界,却仍没能出现一个与雀巢、百事、可口可乐等企业相当的消费巨头。
其实,衡量一个产业是先进还是落后,主要是看其本土市场里有多少外资企业。今天的中国还有很多外资企业,这就是机会所在。
而过去6年,中国财富创造的过程也证明,世界正在奖励那些做好产品的公司。譬如小米、蔚来汽车等用互联网精神打造出来的产品,其实质是在补中国消费产生的短板。
这两年,很多公司的创始人都是从互联网公司出来的,现在做得也都挺好。所以,很多人就开始总结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什么是“分销裂变、私域流量、免费模式”。
看到这种现象,我又喜又悲。喜的是,互联网产品获得了认可;悲的是,很多传统企业照搬这些模式,最后却让本来挣钱的公司变得不赚钱了。
我特别认可任正非说的一句话:“抄华为的皮会死,抄华为的灵魂会赢。”上面提到的互联网思维其实更多只是表象呈现。其背后的互联网精神,才是今天的互联网创业者改造传统行业的原生动力。
我对互联网精神的理解是,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和对人才的极度尊重。
最初,元气森林也走过一段弯路。当时,请专业人士做定价分析。专业人士说,可乐卖3.5元,你们只能卖4元,除去渠道、终端各拿30%抽成,成本约是0.5元。我们听了他的意见,但做出来的产品,自己都不想喝。到后来,已生产的价值500万元产品都销毁了。
这件事让我反思了很长时间,明明这套理论没有错,为什么按照它做出来的产品却不行?其实,就是一堆条条框框限制了思维。
现在,公司所有的产品在上市之前,产品人员和销售人员都不知道产品成本是多少,直到上市之后的两三个月,才有财务人员告诉他们成本和毛利。
有人说,元气森林是故意在讲情怀、讲概念,其实并不是。互联网公司非常关注日活跃用户数据,我们追求的也是先有人喝,再有收入,最后才有利润。这也就是我说的,真正对体验的极致追求。
互联网精神的底层动力,还来自发自内心地对人才保持尊重。过去,中国快消品行业之所以那么落后,就是因为对人才没有吸引到位,所以以前的优秀人才在选择工作时,最后的选择才是消费品企业。
互联网行业有一句名言:人类只会奖励对用户好的公司。这句话听着有点空,但用这种精神做出来的产品就会有较好的留存率、会得到用户推荐。所以,互联网的精神就是,真正把产品做好,对用户好,你就一定会有回报。
(摘编自唐彬森在“2021年亚布力论坛年会”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