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民东 文康
基层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最后一毫米”。基层安全员承担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执行和工作实施三重角色。选用好安全员,对搞好基层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因此要在培养选拔、引进高素质安全人才方面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优化组织机构,强化安全专业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符合企业安全发展要求、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的安全专业人才队伍,需立足基层,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才能即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和隐患。培养全员安全意识,有效带动全员参与安全工作,这对实现企业近远期工作和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在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全生产领域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矛盾日益突出,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办好发展和安全这两件大事。《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加强安全干部队伍建设,向基层倾斜招录政策,加大相关保障力度。基层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监管的基础,受法律法规政策保障程度的影响,其存在的问题多,工作压力大。企业基层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日渐凸显,亟待解决。
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促使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管理方法不断创新改进,配备的基层安全管理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同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基层安全员没有充分参与制度规章编制,部分人员认为制度是强加到头上,导致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多级管理人员查处违章、隐患,容易形成多头管理,使基层安全员无所适从;职责界定不清,不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安全员的创造性。
第一,严把入门关口,培养选拔、引进高素质安全人才。一个事故可以毁灭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团队、一个企业。所以,企业基层安全队伍建设必须严把入门关口,把职业意愿作为选拔安全员的第一要求,热爱安全这份事业,喜欢安全这份工作,这是应聘选用的入关口。基层管理人员必须担当尽责、公平处事、善于沟通,掌握一定的安全基础知识,拥有专业知识储备、熟悉作业现场事故风险特点的工作经验。可以从企业内部各专业部门、各生产车间以及班组中,选拔出熟悉工作流程,具备一定经验的人员。也可以公开应聘竞聘,广泛吸纳社会优秀人才。在选拔过程中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全程参与,以保证人员可用性。
第二,提升鼓励政策,深入推进专业化队伍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基层安全人才队伍建设,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鼓励全员报考注册安全工程师,提出适当奖励政策,给予某种职称奖励或一次性金额奖励等。落实晋升、职称等相关奖励政策,能够提高基层安全管理人员主动学习积极性,改善自身知识结构,组成一支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职业化、专业化的队伍,推动基层安全队伍素质建设。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大待遇低,风险高条件苦,不被重视还得罪人,易造成安全专业人才流失缺乏,企业出台一些政策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也为有能力的人才提供发展空间、施展舞台。企业向基层安全队伍输送更多新鲜血液,引导人才向基层和一线流动,放下思想包袱,着力破解担当不足、能力不足现象,轻装上阵、勇闯敢拼。
第三,设立安全创新奖励基金,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体现在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当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实难掌握,常有一些“非”危险点的环节升级成事故。多年的实践证明,大多数生产安全事故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紧密相连,所以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加强专业学习,提高应急知识储量,实现自身升级和与时俱进,成为行家里手,掌握风险辨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对在基层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技术开发应用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安全队伍的积极性,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促进劳动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企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第四,强化绩效考核,对安全问题要“清楚”更要“清除”。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消除事故隐患,是企业做好基层安全工作的前提条件。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安全问题和隐患,需要科学认识、准确辨识。对基层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职责通过绩效考核体现,制定安全绩效考核标准,将安全绩效作为岗位责任制考核的一部分。从安全基础知识、安全理论、安全技术(危险因素辨识、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技术标准、事故分析调查处理等)、应急处置、协调解决问题能力、工作状态等各方面进行考核。将基层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作为评判考核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高低的一项指标。
珠海市洪鹤大桥3#桥墩“1·3”高处坠落事故调查报告显示,安全员巡查时发现搭设临时简易通道(已搭建成型),当场口头制止继续搭设,并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要求拆除。因未认真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虽在检查中发现搭设临时简易通道,但没有监督其拆除,也未将该情况及时上报,故安全员对该起事故负有责任。所以,基层安全员不仅能检查发现问题,还要能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
第五,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安全工作的主战场是生产现场。企业必须系统梳理,优化资源分配和管控,从资金、技术、装备、人才、培训及其他资源等向基层一线人员倾斜,实际解决现场问题。
一是强化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权威性,各级领导做好制度执行的表率,确保制度时时生威、处处生效。授权越充分,下属积极性越高,按需授权给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反复权衡并动态平衡,让“权”与“责”匹配,保证基层安全管理人员说话要有分量。二是去除多级多头管理,整合“体系管理”“标准化管理”“风险管理”概念,融合概念共生至公司级,结合推动车间级、班组级安全管理提升,给基层一线“减负”,企业管理层认真履行监管责任而不是直接管理责任。三是以班组为核心,做好班组内部和外部安全管理。减少基层安全管理人员的疲于应付现象,让专业的基层安全管理人员踏踏实实做事,解决实际问题。四是让基层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发挥积极性,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实现基层安全员指引方向、规范行为、提高效率、防范风险、化解问题的重要“管理落地”作用。
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是员工最大的福利,是底线更是红线。通过《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立足基层安全管理,强化安全专业队伍建设,优化组织结构,鼓励先进,锤炼精英,企业要“清楚问题”更要“清除问题”。用安全绩效考核来评判,用优化资源配置来保障,把好安全生产第一道关口,把事故苗头消除在萌芽之中,让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守岗尽责、守岗担责,慎终如始、久久为功,全员并肩携手共筑安全屏障,打好安全生产歼灭战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