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高校拥有丰富的青年人才资源,学术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并且成为知识传承、创新与应用的主要基地。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还体现在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上。创新教育的过程,不是受教育者消极被动地被塑造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教学过程成为受教育者不断认识、追求探索以及完善自身的过程,是培养受教育者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能力的过程[1]。
在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人才培养群体,采取不同的育人模式。
人才的教育过程,注重多样化与全面化的发展。一个具备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管理者,必须同时具备算数、几何、天文、音乐、体育等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2]。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更应加强对培养方法的灵活运用,进而更好地进行学科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培养要针对个人实际情况开展组织培训,灵活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切不可盲目施教,防止培训“一刀切”。由于每个人生来被赋予的天赋不同,对待不同类型的求学者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针对天赋开展适合人才培训的相关内容,根据人们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设定培训内容以及组织教学安排。
在同一学科的学习中也会有不同的学习进度,这是由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决定的。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人才培训计划和教学目标,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最大化地接受教育,激发潜能,进而可以达到更好地培训效果。
任何理论都需要实践,否则这个理论就不会被世人所接受。在柏拉图的高等教育思想中,实践也是相当受重视的[3]。柏拉图的所有教育思想,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一步步改进才能得到最后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得出真理。在柏拉图看来任何一位优秀的统治者绝不是“书呆子”,在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也必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历。
创新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发展的教育。创新教育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增强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现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有不足,不能从根本上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创新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师生并没有从内心重视并理解创新和创新教育,往往在高等教育创新大潮中追逐形式上的创新,急功近利;另一方面,源于现行的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价规则,实际上对教师和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创新活动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并不能促使师生加大对创新教育的投入[4]。
目前,我国学校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以及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的要求较低。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知识接受者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习者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各种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等人才选拔制度,并不看重创新能力、创新素质,这必然导致学生不会从心底深处认同创新能力。当前教师要承担不少的教学任务,要完成规定的授课与论文数量,在重压之下难免会有职业倦怠,缺少创新意识、忽视创新在所难免[5]。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的责任和使命,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办学理念尚不能完全突破传统思想束缚,在很大程度上仍以智力发展和知识教学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二是办学思想尚不能完全转变,存在偏颇现象,没有特色、没有个性,高校也没有科学的人才观,喜欢用统一标准、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标准来指导学生,造成学生个性不鲜明,缺乏创造性。
不少师生对创新教育的理解不正确,要么认为创新教育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成果,要么认为创新教育只是一种课外活动;学生参加创新活动时,要么带有较强的功利心、眼高手低,要么表现为只是为了拿学分浅尝辄止,参与了就算完成。还有师生混淆了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和精英教育的概念,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同于开展第二课堂和优秀生培养。
创新教育的定位可以是多维度的,但本质却是唯一的——创新教育是把每一个人作为主体,提高和激发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教育,来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师生共同扮演主角、唱主角,推动创新教育摆脱小众教育、精英教育、形式化、功利化的局面,回归到本质[6]。
首先,要从制度上保证创新人才培养这一中心目标,建立围绕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培养内容和形式。高校现行的培养方案受苏联的影响较大,侧重于对知识点的掌握与考察,缺乏跨学科的广度,也不重视开发学生独立性与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开展通识教育,进行大类培养是改变这一不足的根本途径。美国顶级大学的考试让学生解决他们从没碰到的问题,分析某一个观点的正反两个方面,同时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国许多一流大学已经开始借鉴美国的通识教育模式。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已经开始通识教育的尝试。只有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培养目标,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把那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以及教学形式确定成培养计划,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真正适合创新教育的环境,激励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主动培养自己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受教育者不断认知、追求探索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亦即培养受教育者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能力的过程。
其次,要从情感的角度使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认知从“创新能力是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也不仅表现为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上升为“创新也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以及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当前大学生普遍认同创新能力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认为创新能力主要与兴趣有关,教师和学校的引导很重要,很少从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角度认识创新教育的本质。基于此,一方面高校开展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改革、奖惩机制改革本身,就给了学生一个高等教育创新、教师创新的良好信号,从而创设了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另一方面,高校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利用党团活动、校园文化舆论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认识接受创新教育的迫切性、普及性。
最后,在教育评价上,要改变以往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的标准,应该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和评价。
创新型人才培养对于高校培养过程有很深刻的影响,不论是天文、几何,或者是体育、音乐,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拥有一个更加完善和健全的人格。这也是我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培养时代新人,而所谓时代新人就是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内涵是我国高校育人的核心目标。高校培养学生应以培养良好习惯、高尚品行和热爱智慧和知识为目的,教学方法要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富于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能在高校的培养下实现“灵魂的转向”,即用“辩证”的思维和方法,独立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