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辅导员视角浅析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2021-11-23 18:17仝友鹏
现代交际 2021年23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学校

仝友鹏

(江苏海洋大学 江苏 连云港 2220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诠释出高校学风建设在高校发挥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所谓高校学风,一般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风气,主要包括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态度的养成及学习习惯的保持等,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个人情感、学习意志及学习行为的综合体现。培育高校优良的学风需要学生个人的努力、学生家长的支持、全体教职工的付出、高校制度的保障及社会良好环境的影响。在新时代社会大背景下,积极探索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种种因素,不断寻求培育高校优良学风的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学生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1.身份角色转换不够

学生在炎炎夏日经过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迎来了接近三个月的假期,高考的压抑可以在这个假期里面进行尽情释放。大部分学生迎来了人生当中第一次重要的抉择,有些直接进入社会,有些成为幸运儿,迈入梦寐以求的大学。然而漫长的假期后,在进入高校的那一刻,面对开放的教室、五湖四海的同学,很多学生不能够及时从一名中学生的身份转变为一名大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还停留在高中时期,身份角色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转变。同学关系的维护、各种社团的加入、预期的不同等,使很多学生一时不能适应大学生活。

2.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高中时期的学习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进入大学后,适应了中学阶段的“填鸭式”“应试”教育的模式,面对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等众多课程,学生不能够很清晰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缺少对大学四年的合理规划。有些学生进入大学一段时间后,自己的大学生活与预期的“象牙塔”不相符,逐渐褪去了入学前的雄心壮志,再加上意志力不够坚定,对自己分析不够,缺乏一个合理的定位,对专业课的学习缺乏兴趣,随之而来的就是目标缺失、精神懈怠、随波逐流。慢慢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课余活动甚至是网络游戏上来,导致挂科、重修,久而久之陷入学业困境。

3.职业规划不清晰

基本上所有的高等院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但是从历届毕业生的反馈发现,很多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还是不能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些理论模型,学生应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心理素质、性格特点等进行画像,以便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然而很多学生找不到自己的兴趣点,对自己的专业认识不到位,对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中市场分析不够透彻,对带有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相对较少,以至于学校中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脱节,无法给自己提前做出职业预判,导致在高校学习阶段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二、家庭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1.家庭对子女的期望过高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国父母对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一直没有改变。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家庭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压力。学校和家庭双方应该以学生的目标为基础,确认一个可行的方向,然后围绕这个方向,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做出相应的努力。[2]父母认为子女考上大学必然会有一个好的前程,这无形中给学生一种巨大的心理负担。有些父母会将自己意愿强加在学生身上,不能将自己对子女未来发展预期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机结合起来,忽略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专业课、提升专业技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具有更强的先入性,对学生进入高校的发展有一定的奠基性。高校四年,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家长应该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结合学生特点,循循善诱,既要启发培养,又要放手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2.家庭与子女间缺少沟通

学生在进入高校后,与家长的沟通逐渐变少,导致关系渐渐疏远。有些家长将学生从高中送入大学后,认为自己的任务告一段落,接下来的教育应该是学校的事了。平时只是用电话联系,有些学生只是在缺少生活费的时候才与家长联系。绝大多数学生家长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对子女在学校所学专业了解更少,不能与学生深入沟通,除了物质生活,其余一概不问。很多经济落后地区或者是在城里务工的父母,迫于经济压力、自身因素等,根本无法顾及学生在校表现,与学生的交流只是在寒暑假,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行为、学业成绩一无所知。

3.家庭与学校间交流不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见》提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与家庭之间缺少沟通机制,学校与家庭无法形成教育的合力。学生出于个体原因,在与家长沟通时可能会隐瞒在校期间的表现;因此,学校学生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好开学初、学期末、学生毕业等时间节点向学生家长进行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日常表现,要线上、线下相结合,学校与家庭做好互联互动,宣传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育人理念。学生家长的意见与学校教育理念是否保持一致,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的关键,用灵活有效的方式促进家校联动,合力育人。

三、学校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1.入学教育力度不够

对大学生来讲,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应发挥榜样作用,以身作则,用自身人格的魅力和负责的态度去感化帮助学生。[3]在进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学生内心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兴奋和憧憬。完整的入学教育体系能够使学生重新确定人生目标、做好大学规划、制定学期目标,快速从中学生身份过渡到大学生角色。入学教育要着重强调爱国爱校教育,使学生增强使命担当、提升责任意识。有些学生是因为自身原因被调剂到所学专业,对专业特点不了解,对专业未来方面的发展不明确;因此,请专业课教师要给学生做好专业介绍,请优秀学长学姐介绍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经历、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节奏,确立学习目标。

2.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

对于学风建设,学生思想上懈怠,心理上重视不够。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对培育优良学风建设的高度认识,让学生从心理上高度重视。有些班主任是专业任课老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外,主题班会、班级活动趋于表面形式化,对学生谈心谈话不够深入,班级的班风建设没有规划。有些学院的辅导员相对较少,平时忙于事务性工作,不能深入思考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方法,促进学风建设的特色学生活动相对较少。对于思想上懈怠的同学,要及时进行谈心谈话,纠正学生思想。不同类别院校的学生对学风建设影响因素总体上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一般本科生较之于重点本科生认为自身、教师和社会环境更能影响学风建设。[4]学风建设不仅仅是学生管理人员的事,不仅仅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任务,而是全校学生的事情,更是全体教职工的事情。

3.典型示范不够明显

在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党建引领示范发挥作用不明显。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课堂质量,在培育优良学风建设过程中要着重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学生党支部基层战斗堡垒作用,争取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由党支部带动团支部,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作用。邀请学生党员做专题讲座、经验分享。充分挖掘学生群体中引领学风建设的优秀学生榜样,从学生党员到学生干部,从学习标兵到内务标兵。学生榜样在高校学习期间能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在思想道德方面不断追求进步。榜样的力量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及价值追求,充分认识学风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4.考风的不良影响

部分大学生对期末考试重视不够,抱着“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心态;更有同学平时课堂上根本不认真,考试之前靠老师划重点突击复习,靠作弊蒙混过关。因此,要对学生加强日常课堂管理,严格学生上课行为,杜绝学生迟到、早退现象,杜绝学生穿拖鞋、带早餐上课、上课玩手机等课堂不文明行为。加大课堂督导力度,严查学生上课睡觉、不听讲等隐形旷课行为。做好诚信考试教育,分析作弊案例,明确违纪后果,做好警示教训,强化监考教师责任感,严抓考试纪律,树立学生诚信考试风气,使学生从不敢作弊到不想作弊,提升学生对考试的敬畏感。从考风着手,在校园中营造勤奋好学的学习风气。

四、社会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1.就业政策的影响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影响下,国家的现行就业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与求职者自主择业。国内这种就业大环境使很多大学生在思考自己成才、怎样度过大学生活上存在很多功利性。例如,有的学生想创业,入学时就给自己一个定位,把心思放在积累创业经验上,根本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导致多门课挂科。由于配套政策不够健全,人才市场规范程度不够,国家和学校在毕业生的流向上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再加上学校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自由度约束力不足,影响了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2.互联网络的影响

网络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手机等现代电子媒介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方便,很多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获取解答与知识的补充。但网络是把双刃剑,对高校的学风建设既有促进作用,也存在负面影响。高校每一个体都应当成为学风建设的主体,这才能使高校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5]有些学生自制力差,禁不住手机的诱惑,课堂学习态度和学习氛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把课堂变成了手机游戏的主战场。当感觉教师专业知识讲解枯燥无味,图书馆查阅专业书籍又缺少耐心时,就上网获取知识。网络知识信息虽多,但良莠不齐,真实性有待考证,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意志,破坏了学习风气。

3.舆论环境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促使高校和地方进行产学研合作。高校科研转化为市场成果越快来越快,特别是知识经济、学习型社会、知识改变命运等的提出,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空前强烈。不容忽视的是,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增多,导致就业难,很多学生毕业即失业。毕业生从原来的高学历者降为普通的劳动者,再加上离开学校、走上社会,拿着微薄的工资,面对着来自社会、家庭及个人的多重压力,尤其是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点舆论影响,心理上的落差,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欲望降低,动力不足。学风是高校治学理念、态度与方法,以及师生整体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6]

五、结语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优良的学风,可以保证、促进学生高质量、圆满地完成学业,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许多终身受益的品质习惯。建设良好的学风,积极营造优良的班风,是学工人员一直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培育优良学风,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校,良好的学习风气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具有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及规范作用;良好的学风能够振奋学生的精神,激扬学生的斗志,约束学生的行为。良好的学风、班风来源于道德建设的加强与完善,优良学风的目标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良好的学风需要全校学生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需要家庭的支持、社会的广泛关注才能实现。端正班风,完善教风,抓实考风,不断勤奋探索,为培育高校优良学风而努力。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学校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学校推介
炊事员的几宗事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
学风就是质量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