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慧 徐玉强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工匠精神是指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一种专注的心境和心态。工匠精神的培育涉及从业者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品质等,基本内涵主要为:专注、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等。[1]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以应用为主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是社会生产与服务的直接参与者。因此,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对社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国的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有着深远的影响。培育工匠精神仅依靠学校的理论教育是不够的,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培训的基地,必须让学生将理论与技能付诸实践,这就需要企业的参与。企业能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与机会,将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巩固理论与技能学习的基础上,把握学习的方向,更好地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通过广泛的校企协同合作来完成,与企业共同肩负起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责任,我国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才能稳步前行。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并作为2016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工匠精神已经上升为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工匠精神应该成为职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追求目标,是对职业技能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只有具备了工匠精神,才能在职业技能的学习与应用中做到精益求精、开拓创新、勇于进取,才能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首先,工匠精神是产业发展的灵魂所在。工匠精神的塑造和培育是技术与科技创新的保障,也是我国科技强国的坚强后盾,在我国五千余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早已证明了工匠精神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农耕文明的时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进步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每次生产工具的革新都离不开工匠精神。此外,对我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四大发明,也都是那些具备工匠精神的先贤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无论是古代的蔡伦、鲁班还是近现代的邓稼先、袁隆平,他们的伟大成就无不源于对职业的执着与精益求精,他们自身具备的工匠精神成就了他们的一生,也成就了国家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工匠精神是技术进步的强大助力,是产业发展的灵魂。
其次,工匠精神是国家复兴的重要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探索中进步与发,七十余年的共和国发展史证明了科技的进步是中国复兴、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虽然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依然在诸多科技领域受制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就涉及了技术的限制,因此要摆脱西方国家的技术遏制、捍卫国家民族的安全就必须突破技术的藩篱,而高精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只有在技术领域培养出大量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才能不断创新突破西方的技术限制,才能保障国家的真正复兴。
最后,工匠精神是影响近代国际格局变换的重要因素。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几百年间,世界格局变换的根本动力就是技术的创新与进步,英、法、德、美等国的迅速崛起都主要依赖于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科技的进步就得益于那些具备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在自己职业领域的研究与创新,可以说工匠精神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工匠精神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都表明培育工匠精神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工匠精神的培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高职院校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培育工匠精神的作用。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能力,以及传统的社会思想限制了工匠精神人才的培育。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端的职业人才,而高端的职业人才,不是简单地理解为精于某项技术的人才,而应是富有创造力、不断精益求精、开拓进取的思想与技术全面进步的人才,不是对技术的重复,而是在精于技术的基础上的改进与创新,只有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才能引领产业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致力于现有技术与技能的培养,办学的理念中缺少对学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更多的是为了扩大生源增加收入,缺少社会责任感,对科技的研究投入很少,从根本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一些高职院校受办学能力与经费的限制,也没有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因此,高职院校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改变办学理念,提高社会责任感,改善办学条件,为技术创新创造条件。高职院校只有自身具备培养高职人才的工匠精神,才能培育出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
传统的社会思想观念中,认为只有进入知名高校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因此大量优质生源纷纷进入知名高校或综合类高校学习,这就造成了高职类院校生源质量较差,进入高职类院校的学生大多缺少基本的知识积累,自身的知识结构与素质修养都影响了他们技术创新与精益求精的能力,更难以谈及工匠精神的培养。因此,传统思想观念影响下的高职院校的生源问题也是培育工匠精神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职院校人才输出的对象是各类用人需求的企业。高职院校人才质量的高低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要想共同进步,有必要加强合作,尤其是在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方面。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输入给企业,那么其培养的人才就应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2]一是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明确合作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所需人才的技术培养方向,按照企业的要求去培养人才,使人才具备从事企业工作的技术与技能,毕业后可以顺利进入企业,并胜任企业的技术工作。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一汽培养技术人才,按照一汽的发展需要培养人才,多年的办学中为一汽培养了一大批适用性技术骨干。再如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办校的宗旨就是为铁路运输提供技术人才,明确的办学目标使大量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掌握了丰富的铁路运输相关的知识技能,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该领域就业。二是高职院校可以从企业聘请一些具备较高技术能力的人才到高职院校从事技术领域的教学与培训工作。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往往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与技能,由企业的高端人才兼职学校的技术教育岗位,可以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技术,从而提高技术学习的层次,提高学习效率,摒弃被时代淘汰的技术的学习。因此,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准确定位企业需求与技术培养的方向,使高职院校、企业与学生三方实现共赢,在人才培养方面真正实现有的放矢。
职业技能的学习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单纯的学校教育并不能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的技能,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在多次的实践操作中才能真正熟练掌握技能,而学校的办学条件不可能为各专业的学生提供各种实践基地。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能。同时,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能够熟悉各种技术岗位的工作,提升对技术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人生的职业规划,明确技术学习与努力的方向。
创新是企业走在行业前列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地技术创新才能引领行业发展的方向,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因此,企业有技术创新的需要,更有创新人才的需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培养出较多的技术创新人才,通过校企协同合作,企业可以通过学校的途径为自己培养创新型人才,可以在技术创新预算中为学校提供创新的平台与基地。高职院校很难具备创造各类技术创新平台的预算经费,校企的合作,为企业解决了学员问题,同时又为学校解决了平台建设的经费问题,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学校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创新工作中来,学生在企业提供的实践平台中具备了技术创新研究的条件,继而能够专心于技术的研发,全身心投入到精益求精的创新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培育了学生的工匠精神。
校企协同合作不是简单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与企业要平衡好投入与获得之间的关系;同时争取各方力量的支持,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创造更多便利的条件。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要明确彼此的责任,企业为学校提供必要的培训经费与实践平台;学校要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充足的可用的人才,从而实现利益的均衡,这样才能保障校企合作能够长期进行下去。
一般的高职院校都设置了许多的专业,要为各专业的学生提供成长、进步的机会就需要与不同专业类型的企业进行合作,这要求学校必须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在寻求合作目标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与走在行业前列的企业进行合作,这些企业往往掌握着前沿的技术,且有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与技术创新的经费支持。此外,优秀的企业更懂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有能力也愿意为技术创新增加资金投入,而且先进的管理理念有助于推动学生去追求工匠精神。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我国一直倡导科技强国、科技兴邦,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与支持是空前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应该抓住国家政策扶植的机会推动创新工作。企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都离不开科技进步,高职院校与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领域,申请国家的专项研究资助,从而在创新资金与科研投入上得到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助推创新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国家的认可,也是响应国家科技创新的号召,肩负起了科技创新的责任。因此,校企合作推动科技创新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
高职院校的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他们的思想即将成熟,即将进一步社会化,此时的学生容易受各种思想与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容易接受各种不同的文化。积极的心理引导能促进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就工匠精神培育而言,通过对学生的适当激励,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研究的领域,对取得一些成就的学生给予物质或者精神激励,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更加专注于自己领域的创新研究,使技术创新研究成为一种自己热衷的兴趣,而非谋生的手段。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基于兴趣基础上的研究才更容易出成绩,才能真正地去追求精益求精,才能使自己蜕变为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3]因此,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是校企协同培育工匠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