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琪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教师权威的树立与保持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当下,受到挑战的权威与不断加重的负担使教师陷入双重困境。2019年12月15日,《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的印发标志着为教师减轻负担的政策正式出台,意味着长久以来教师负担问题缺乏关注与政策支撑的局面被打破,教师减负问题阔步迈入了国家政策视野。教师的负担源自内外部诸多主体的诉求,这也正是使教师权威陷入“窘迫”境地的缘由。因此,从教师负担问题入手,明晰教师负担过重对教师权威的冲击与影响,了解教师负担的减轻对重构教师权威的重要意义,对于实现教师权威的重构与回归具有重要价值。
教师的负担过重从侧面反映出教师的权威正被不断弱化,教师的权威在种种“额外压力”的逼迫下被不断地消解。
在当今倡导构建民主、平等、和谐、友爱师生关系的后现代主义社会中,师生矛盾愈发凸显,师生冲突频频发生。师生冲突频繁发生意味着学生正在对教师权威发起“挑战”,其实质在于教师不断被弱化的权威已经无法让学生信任与服从。
从学生视角来看,学生行为的难以管理成为教师负担来源之一,也是教师权威消解的重要因素。在后喻文化时代,学生群体具有更强的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追求个性、自由、民主与人权,渴望尊重、理解与信任,表现出反传统、反权威的特点。[1]正因如此,自由意志的高度昂扬使教师权威存在的必要性与正当性面临空前挑战。[2]21个性的张扬、主体性的释放、自我的实现与自由的发展成为学生的主体诉求,这无形中使师生关系走向紧张与对立的局面,弱化了教师权威的人文教育价值。
从教师视角来看,教师自身道德素养与良好品行的“缺位”,既是师生冲突频发的原因,也是教师权威走向解构的重要缘由。部分教师因自身修养不够,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认识而导致权威的“滥用”,无法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出现了课堂“一言堂”和教学“专制独裁”等现象,一味强调学生的顺从,试图实现对学生的完全控制,激化了师生间的矛盾,加速教师权威的解构进程。
学生的“难管”与教师的“缺位”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教师负担的来源,师生关系的异化与师生冲突的频发都是对教师权威的消解,成为教师权威式微的表现。
规模化制度教育的兴起要求实行强制管理,形成统一要求。这不仅为教师增加了额外的制度负担,而且管理系统中行政权力的过度“排挤”使教师的制度权威被日渐消磨。
“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认为组织的科层制机构能最快提高生产力,将组织效率与合理化发挥到极点。[3]科层制因其效率优势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得到普遍应用,但科层制影响下的管理制度成了教师沉重负担的来源,对其影响深刻而长远。一方面,学校管理中过多僵硬的考核评比标准和存在缺陷的竞争机制,制约了教师的发展空间,不仅使教师背负着沉重的生存与发展压力,而且教师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教育教学自主权,对学生的管理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上级教育管理部门中一些过于呆板的管理机制,过于烦琐的管理流程,过于形式化的管理内容以及过于官僚化的管理作风,不仅压缩了教师制度权威的生存空间,更压制了教师的主体性。
在教育系统繁杂的压力下,教师的个体主观能动性被逐渐消磨,缺乏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影响着教育事业的活力。上级管理部门纷至沓来的各项任务,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占据了他们的私人时间,而且在科层化的制度束缚下,慢慢分化着教师的制度权威。行政权力的过度挤压与行政事项的超额任务弱化了教师的话语权,教师本应拥有的教学自主权利被压制,教师的“失声”成为常态,教师的制度权威逐渐走向湮灭。
教师历来被赞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们因肩负为国家培养未来的建设者的重任而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社会过于殷切的期望固然包含着对教师职业的重视,却也使教师身上的压力骤然增大,令他们无力承担,也无法对社会的期盼做出充分的回应。压力之下,一些教师不免跨越了雷池,触碰到为人师者的“底线”与“禁区”。一些媒体借机炒作。在舆论力量影响下,个别“失德”教师让教师行业蒙羞,使整个教师群体遭到社会的诘难与问责。面对社会的“师德”谴责与质疑,真正的师者遭受着心理压力的不可承受之重。不仅如此,极个别失德教师的行为让整个教师群体都蒙上了道德败坏的污点,社会质疑教师职业的“神圣性”。教师的光辉形象被打破,历来社会对教师的尊重与敬爱被粉碎,教师权威接连受到冲击与挑战。
教师承受的诸多负担,无疑是教师权威遭遇挑战、日渐式微的体现。因此,以减轻教师负担为抓手,为教师全面减负,有助于实现教师权威由内而外的重新建构。
解决师生冲突须先使教师具备自我审视与反思的能力,以美好的道德品质为基石,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纽带促进师生矛盾的转化。在化解师生冲突时,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依赖于教师感召权威的确立。卡尔·雅斯贝尔斯指出:“真正的权威来自内在的精神力量,一旦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消失,外在的权威也会随之逝去”[4]70。教师的道德涵养是教师个人品质的生动体现,也是教师个人魅力的重要成分。教师权威的建立必须以内在的道德力量为根基,当今我国十分重视师德建设的原因也根源于此。
教师在处理师生冲突时,首先要把握好教师权威的“度”,牢固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将学生置于同等高度,以平等的身份和他们对话。教师要为学生的个性舒展与自由发挥“留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合理空间。其次,教师要用个人魅力实现对学生的“感化”。教师的“仁爱之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都汇集成自身的道德修养与高尚情操,将不断地散发教师的个人魅力,让学生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中实现情感陶冶与道德升华。教师权威的有效运行以学生的认可与赞同为基础。一旦教师通过个人魅力实现对学生的感化,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支持,师生间的矛盾与冲突便在无形之中得以化解。在教师道德涵养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不仅教师的教学负担得以减轻,教师的感召权威也实现了重塑与回归。
一方面,教育管理系统要有进行“自我革新”的勇气,敢于“简政放权”,为教育摒弃过多的行政干涉,争取让真正懂得教育的人管理教育,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各级行政及教育管理机构要始终秉持法治理念,依法管理,依法治教,为教师主体性的激发与教师制度权威的释放提供权力基础,让教师的制度权威重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好上级管理部门给予的自主权,努力将全体教师纳入“权力”范围,通过提高教师在学校管理事务中的参与度助力教师权威的树立。教师也要具备“权威建设”意识,“积极寻求参与到学校管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机遇,在学校内部加强教师共同体的权威建设”[2]22,重新建立教师制度权威。此外,在学校管理制度与教育管理部门赋权的基础上,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权利观”,避免对上级的盲目跟从和行政权力的盲目崇拜,自觉激发主体意识,以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行使教师的各项权利。通过教育管理系统的“放权”和教师自身的“收权”,将顶层设计切实落地,使国家赋予教师的制度性权威真正落到实处。只有通过教育管理系统的“收放自如”以及教师自身“制度权威”意识的切实增强,教师权威才能够挣脱行政权力的挤压,使教师制度权威得以重构。
“权威不是现成被给予的,而是要我们去争取和必须去争取的,如果我们想要求权威的话”[4]80。因此,教师要主动为自己赋能,不仅要“以德服人”,更要注重“以能服人”,以教师知识权威的重塑实现教师权威的全面回归。
一方面,教师要提高个人学识与文化涵养。教师需要更加关注自身文化涵养的提高,以本学科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的补充为导向,持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果,时刻保持对本学科前沿知识的关注,不断加快自身知识更迭的速度。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知识储备能力,增强自身认知能力,才能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为教师知识权威的重新建立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权威观,通过为自己赋能实现和学生的共同成长。若是“教师自身能力不足以生成教师实质权威,则在学生面前就只能强化制度赋予的权威,维持教师表面形式的权威”[5]。教师自身能力与文化涵养的水平才是决定教师能否赢得学生尊重,获取学生信任,形成教师权威的根本尺度。教师的权威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个体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及制度保障等权威载体不断地变化发展,教师的权威也随之变化。因此,教师需要以正确的教师权威观为指导,通过自身的不断修炼,促进个人能力的实质性发展。教师只有具备超前的理解能力和全面客观的批判思维方式,才能有足够的学识涵养与学生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共享共创,实现师生间的教学共生,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基于此,教师才能提高自己的内在生成能力,才能在自我更新的角色转变中保证其知识权威的连续性,实现教师知识权威的重构与回归。
社会寄托在教师身上的殷切期望常常为教师戴上了“道德枷锁”,使教师处于沉重的道德舆论的压迫之下。社会的期待对教师来说有时未免过于沉重,因此为教师权威的恢复创造外部条件,让教师卸下“枷锁”,使教师免受“师德”责难之苦就成了迫切需求。社会文化环境不仅是教师实现应有权利的外在保障,也是促使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必要支持。只有在全社会树立“重知重教”的优良风气,形成“敬师爱师”的良好氛围,传递“尊师信师”的价值理念,才能让教师职业获得应有的尊重,为广大教师创造安心从教的环境,为教师传统权威的重塑提供沃土。
教师负担的加重反映了当前教师权威的全面解构,教师权威的消逝又为教师负担的增加提供了“合理性动机”。教师负担的形式内容多样,主体来源多元,其背后折射出当今社会教师权威已经遭遇全方位的冲击与挑战。教师的权威给予教师职业以尊严和价值,关乎教师的职业信仰、职业理想和职业使命感。正是教师权威的树立,才为广大教师提供从教任职的持续性激情与动力。因此,以教师负担的减轻为抓手,实现教师权威的回归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又是教育的强烈呼声。只有透过教师负担过重的现象看其教师权威式微的本质,才能为实现教师权威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重构提供有效路径。需要注意的是,在重新确立教师权威的过程中,既要避免对教师的“神化”与“捧杀”,又要防止对教师群体以偏概全式的恶意诘难与盲目问责。只有客观理性地看待教师权威,方能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重塑教师权威,实现教师权威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