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洁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71)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1]该《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基本原则,提出把“实践育人”作为重要长效机制之一。在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把“实践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提出“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以社会实践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途径,不仅能够解决当前社会实践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为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路,从而提升社会实践育人成效,筑牢学生理想信念。
社会实践具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其才干,锻炼其毅力,培养其良好品格,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通过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提升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帮助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教育活动。因此,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
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成长成熟阶段,处于进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准备阶段,必须借助大学阶段的教育和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未来的能力释放、生活展演、事业发展做好准备。社会实践是学生对未来生活模式、工作方式、学习情况的一种预演,对学生成长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培养其成年人感受和社会性情感,提升自理能力,培养独立生活的技能,对促使学生尽快融入社会,加快学生社会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社会实践本身具备的“预演性特征”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容器,社会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素材、内容和方式,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信息和内容,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承载性与传导性、工具性与中介性、可控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的特点。将教育的内容融入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借助活动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从而实现学生单向受教育方式向自我教育方式的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润物无声的效果提供了途径。
十八大以来,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个根本问题,在党的领导下,高校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青年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正处于深化学业、完善精神的阶段,包括专业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志愿服务等在内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知识深化、技能提高、人际交往改善等具有显著效果。
当前高校学生在价值观念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这种意识形态的复杂性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高校育人方向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目标是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红”是政治引领,“专”必须服从于“红”,政治性引领专业性,社会实践要讲政治,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2]思想政治教育好比学生健康成长的“1”,以“社会实践”为代表的育人方式好比“0”,没有顶天立地的“1”,再多的“0”都毫无意义。没有思想引领的社会实践毫无价值,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性质所决定的。当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因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检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近年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得到进一步的重视。结合当前形势和工作要求,针对当前高校师生特点,各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升社会实践育人的成效。但在社会实践育人范畴认定,高校对不同社会实践类型的支持态度,以及网络化、数据化引发的新情况等方面,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
社会实践育人活动对学生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社会实践育人活动,学生投入真实的社会环境,深入了解国情,做好履行社会职责的准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涉及面广、投入较多、社会影响较大、形式多样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一是课堂学习中的社会实践育人活动,即以讨论和辩论、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为主的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和以毕业论文、专业实习等为主的专业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大学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即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文体艺术发展、社会工作和社团活动、勤工助学和志愿服务等活动;三是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如校外文化科技活动、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四是网络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网络游戏、情景模拟、网络培训等等。但当前普遍对社会实践育人的丰富内涵缺乏足够认识,仅仅把社会实践育人理解为假期社会实践育人、校外社会实践育人活动等,把社会实践育人活动看成是校园文化的点缀性活动,这大大窄化了社会实践育人活动的范畴,把本应成为思政教育重要途径的社会实践当成应对评估检查、搞搞点缀、走走过场的活动,这导致社会实践工作在高校资源分配中不受重视。
社会实践育人在项目管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效果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在项目管理方面,高校对传统优势项目如“挑战杯”“三下乡”,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统一的动员、组织、评比,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但普通的专业社会实践,往往只能依靠组织者个人的人脉来开展。在学生参与方面,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类受学生欢迎的项目,往往只有少数“精英群体”有机会参加,部分学生不清楚个人是社会实践育人的受益人,呈现出消极态度,也有的学生功利性较强,对能够评优评奖的项目积极参与,对那些没有立竿见影成效的项目消极对待。在社会实践效果方面,一些社会实践项目如科研训练,能够通过探讨、求索、验证等过程,经过反复地对比、试错等,不断提升育人的效果。但也有部分项目打着“爱国”“牢记历史”等旗号,“僵尸式”走马观花地参观博物馆、教育基地等,通过简单的拍照或提交书面材料等形式进行考核,机械化地敷衍应对,无法达成基本的实际育人效果。
随着新发展理念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如何打造质量更高、效果更显著的社会实践成为必然要求。在价值导向上,高校应更加关注社会实践的育人导向功能,尤其是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奋斗目标、行为方式的导向作用,应更加关注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注重学生的智能开发以及学生个性特点、创造精神的培养。在开放格局上,现有社会实践教育明显表现出与社会发展、教育提高、个人成长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大学培养模式单一,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缺乏等问题进一步凸显,这导致社会企业对学生社会实践接收意愿不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流于形式。在社会实践的形式上,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等的出现,学生获取理论知识更加便捷,对富有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的社会实践的要求更加迫切。在社会实践运行模式上,传统的社会实践存在很大随意性、临时性,已经无法满足高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开展项目化、长期化、系统化社会实践新模式已经成为必然选择。[3]
传统上来讲,社会实践仅局限在专业社会实践、勤工助学、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这导致社会实践项目难以满足学生广泛参与的需求,社会实践面临严重的资源不足。重新树立正确的资源意识是解决当前社会实践资源不足的当务之急。社会实践的本质目的是遵循人的成长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把包括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多样的校园活动纳入社会实践育人的范围,如辩论与探讨、策划与展示等形式的课程教学及人际交往等校园活动等,这将大大拓展社会实践的范畴。深入研究社会实践课堂、校园社会实践、校外社会实践的联动机制,发挥高校全过程育人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上,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探究知行合一,加强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引领。
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融入社会实践育人中,建立健全社会实践育人机制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远、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在社会实践育人中要重视发挥个人成长要素、体制机制要素、活动实施要素、环境制约要素等在思想引领中的作用,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追求作为各要素基本构成。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的协同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监督机制,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作为各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让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实践育人中“实”起来。构建全员参与格局,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化为社会实践育人的基本规范。探索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模式,结合各高校的校本特色不断推进项目立项精准化、项目策划程序化、项目实施专业化、项目总结平台化等。[4]
结合新时代信息技术、高端科技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产业快速发展等社会现实状况,在现有社会实践育人项目的优良传统基础上,实现社会实践育人活动转型。一方面是社会实践项目化的改变,持续推动课堂社会实践、校园社会实践、校外社会实践等各类型社会实践的融合,把分散在不同领域、由不同部门协调的社会实践育人内容进一步系统化,按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形成合力。另一方面,推动社会实践形式的创新,把网络社会实践作为重要的突破口。网络早已成为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渠道,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购物、支付、出行、娱乐、交友等活动。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让网络成为青年学生必要的学习生活工具。云课堂、云会议、云购物等本来遥不可及的事务,成了生活学习的主要方式。网络数据资源的多样性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资源,但数据来源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青年学生对网络虚拟世界的深度沉溺等,也给网络社会实践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进一步挖掘网络育人中思政元素,推动线上社会实践育人与线下社会实践育人相融合,深入研究网络实践的育人成效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