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2021-11-23 16:40石盛林
时代经贸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南京市产业园服务业

黄 芳 石盛林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4;2.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自2011年被国家发改委作为鼓励类发展产业正式列入国家产业目录以来,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已具规模。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设立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9568家,从业人员674836人,全行业营业总收入19553亿元,同比增长10.26%。为了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更好地服务地方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很多省市还设立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据统计,截至2021年2月,全国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数量已达22家。2020年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有入园企业超3000家,全年园区营业收入2048亿元,服务各类人员2700万人次,为超过80万家用人单位提供了人力资源服务。

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南京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区,近年来经济增势较好,2020年经济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进入全国十强,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相应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末,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07家,同比增长了14.74%,其中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2家,社会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85家。虽然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正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增长,已初具规模,但是与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尤其在服务南京市整体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上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的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

南京处于长三角经济发达区,整个经济环境较好,2020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中排名第8位。近年来,南京经济持续增长,即使在受新冠疫情影响的2020年,南京市的GDP仍然实现了4.5%的增速。虽然GDP总量不如省内的苏州,但是近年来江苏省已明确提出强省会战略,提升南京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无论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还是省域发展布局中,南京都担任着推进器的角色。拓展城市区域空间,做大南京都市圈,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现实需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大趋势。此外,南京市科教文化资源优势明显,现有普通高校53所,每年贡献大量的毕业生人才。同时,南京市通过“宁聚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措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来宁发展。经济增长快,营商环境好,人才供给充足,吸引了大量的优质企业落户南京,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0家,在南京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100家。

企业数量多、活力强,人力资源服务需求旺盛,给人力资源服务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南京市目前有两个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分别是江北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南京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江北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例,作为江苏省省级人力资源服务集聚区,江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依托“江北新区”和“自贸区(南京片区)”强劲的经济发展活力,自创立以来得到快速发展,“双区叠加”的优势、活跃的人力资源需求以及相对成熟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是其重要的发展优势。

(二)发展劣势

业务单一,同质性较强。南京大多数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规模较小,缺乏品牌影响力和服务创新能力。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人力资源服务业包括人力资源招聘、就业和创业指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人力资源培训、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外包、高级人才寻访和人力资源信息软件服务等10个方面的内容。南京大多数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是从劳务派遣公司演化而来的,主营业务还停留在劳务派遣和人事代理等传统业务,而且在专业能力方面也有待提升,较少企业能够提供“一条龙”人力资源服务。

技术融合不够,高端人力资源服务缺乏。南京市很多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业务范围上还有待拓展,如高级人才寻访、管理咨询、人才测评和人力资源信息软件服务等中高端业务总体规模偏小。整个行业中传统业务过剩和高端业务不足同时并存,充分反映了人力资源产业链的不均衡发展。

产业融合性不强,聚集效应不明显。目前南京尚未有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虽然有两个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但也存在着内部管理结构、产业链形成等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有企无链”、主营业务同质性太强、与园区主流产业契合度不高、企业间合作与共享程度不高、协同效应弱甚至恶性竞争等。

(三)发展机遇

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了影响,但也催生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理念、手段、形态、评价的变革。国家政策、市场需求、技术支持等因素给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

政府政策赋能,给整个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带来机遇。2020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中的首保就是保就业,而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能够降低失业率,还能增加居民收入。围绕这一目标,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的文件,这些文件的核心就是鼓励和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业充分发挥其功能,促进复工复产、优化劳动关系。此外,2020年,南京市发布《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明确围绕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八大产业,推动其主营业务快速增长。为了实现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引进相关人才,这给人力资源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企业提供了重大契机。

疫情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实现转型升级。在线招聘和在线培训可以大大提高人力资源服务效率,如果实施得好,会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同时在线服务不受地域的局限,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只要服务质量好,可以在全国甚至全球拓展业务。此外,新情境促使企业变革,有利于人力资源软件业务拓展。很多企业自行在线招聘或者在线培训需要相关在线软件,这就给人力资源软件业务发展提供了机遇,如人力资源在线招聘软件、在线人才测评和在线培训软件。在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人力资源管理云软件可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预测、绩效薪资、灵活用工等全链人力资源综合管理,未来云软件业务将成为人力资源服务业中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业务。

新业态应运而生,“零工经济”促成新业务。零工经济是介于传统意义上的稳定职业与事业之间范围广、种类多的工作选择,在这些选择中“共享员工”模式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共享员工”的重要意义在于盘活市场上的人力资源存量供给,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上的人力资源供给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信息障碍,这给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使用“共享员工”之前,企业需要标准化的快速培训让共享员工达到岗位基本要求,不然即使共享了,成本、效率、质量都会抵消共享带来的效应。快速化、规模化的培训也是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重要商机。

(四)面临的威胁

人力资源服务业外资准入限制取消,将加剧行业竞争。2020年1月3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将设立外资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机构的审批权限由省级调整至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江苏省积极响应号召,积极引入优秀的外资企业。截至2021年4月,已有26家世界知名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进驻江苏,可以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外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入驻南京,这对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中的本土企业带来威胁。

线上业务大幅度提升,在线服务能力低的人力资源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在线服务模式或者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将给现有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业务能力、运营模式和管理体制造成冲击。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出现洗牌和整合的局面,很多线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业务遭到重创,在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获得加速发展。一些企业提供的人力资源服务软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系统的卡顿、在线培训效果不理想等等,目前一些互联网公司也在开发和营运人力资源管理的服务产品,这将给传统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此外,线上业务增多,新型客户关系管理面临挑战,一些线上影响能力弱、在线沟通效率低的企业竞争力将受到影响。

线上服务不受地域限制,本土客户面临流失风险。疫情使得很多人力资源服务业务从线下转为线上,这样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时就不再受地域的局限,可以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选择能力强、服务质量好、效率高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本地一些服务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人力资源企业将会被淘汰。南京地处长三角,紧邻上海、苏州和杭州等经济发达、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较强的地区,如果在本市找不到合适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那么客户将会舍近求远,从苏州、上海和杭州等地寻求服务,而且这三个城市都有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包含了很多国内外知名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

后疫情时代南京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相关政策、先进的技术和专业人才的支撑,进而形成规范的行业秩序、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以及完整的产业链,最终为其它产业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服务,具体的实现路径与机制如图1所示。

规范行业秩序,促进服务升级。为一个新兴行业,人力资源服务业历史较短,行业内本身也存在竞争无序甚至恶性竞争、从业人员不专业等现象。突发的疫情和科技的应用共同促进了新型人力资源服务方式出现,如空中宣讲、直播招聘、简历智能匹配、视频面试、在线测评、在线培训、电子合同等模式,这些新方式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精准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如求职者隐私泄露、收费标准不统一等。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加快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行业规章制度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制定完善的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可以通过建立企业诚信档案、设定详细的奖惩机制,记录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企业行为并定期进行公布,促进整个行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为人力资源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一种新兴形式,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集聚人才、集聚企业、拓展服务、孵化企业、培育市场的重要抓手。通过聚集人力资源企业使之形成集群效应,并辅之以政策催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本行业发展,也能有效提升区域技术效率,最终为相关企业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服务,助力经济发展。南京市需要增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辐射功能,优化配套服务设施,更好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促进就业创业和优化人才配置中的作用。以江北新区人力资源服务园区为例,坐拥国家级新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双区”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园区行业集聚优势,启动人力资源网络平台搭建工作,组织本园区内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聚焦本区企业行业特色、重点人群就业需求及经营实际需要,打造出能够充分对接供需、市场覆盖全面、信息便捷可靠、有针对性的优质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为了满足自贸区中一些企业的国际高端人才需求业务,园区可以引进优秀的外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者以中外合作的方式,提升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国际化水平。

锚定核心产业,加深产业融合。南京市大多数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业务还主要停留在劳务派遣等领域,主要服务于一些传统制造业。但是近年来,南京的产业结构开始逐步进行转型和升级,由化工、电子、汽车、机械等行业转移至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等八大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应该抓住本地产业转型的机遇,加深与南京核心产业的融合,不仅能拓展本行业业务,也能更好地服务南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是南京市的“产业质效提升年”,也是南京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目标就是推动产业的调新调优,对标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需要引入核心人才、资金等重要资源到相关主导产业,有能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应该抓住契机,建立相关行业的高端人才库,以备企业之需。

强化校企合作,促进技术融合。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直接决定了该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后疫情时代,随着人力资源服务业业务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等基本素养,还需要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互联网技术,才能开发和拓展出新形势需要的新业务。以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现行水平,自己学习和融合这些技术短期内是有难度的,因此可以借助南京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帮助提升新技术融合能力,而各大高校可以将企业的实践经验融合到大学生的培养中,有利于培养出新一代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人才,并形成长效可持续的行业人才培养机制,从而有利于南京市乃至全国的人力资源行业发展。

结论

作为生产服务性行业,人力资源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循环与价值链分工中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其它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更新有重要的赋能价值。由于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总体面临着高端服务供给不足、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因此亟需从产业内外寻求支撑,研究高质量发展策略。

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分析了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优劣势以及发展机遇和威胁,并结合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南京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建议。首先要规范行业秩序,提升服务标准,促进服务升级;然后要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同时要加深与当地主导产业的深度融合;最后还应该充分利用本市的科教资源,与当地的科研院所合作,促进技术融合,技术融合是人力资源服务业服务提升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南京市产业园服务业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刘辉
挖藕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南京市长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