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薇,丁煦诗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40)
“十四五”是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无论是城市科学研究,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将在此背景下展开。文化城市是一种以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为主要生产资料、以服务经济和文化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以人的知识、智慧、想象力、创造力等为主体条件、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推动个体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目标的城市理念、形态与模式。文化城市既超越了人类城市原始的防卫、商业等实用功能,也不同于新中国的政治型城市化和经济型城市化,它揭示出城市发展的目的,不是城市人口增加,也不是经济总量与财富的聚集,而在于城市是否提供了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方式。
人文城市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逐渐成为中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从人文城市的概念、内涵、模式到人文城市建设的实践问题等方面开展研究。在全面开启现代化征程背景下,城市发展必须遵循基本规律,在城市群发展的大框架下,加快布局和强力推进人文城市建设。十八大以来,中国城市建设进入到新的阶段,亟须加强人文城市理论构建和实践研究。
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人文社科分社、苏州石湖智库、江西赣鄱书院于2021年6月18日共同举办“人文城市的中国话语与思想历程”研讨会,邀请城市科学领域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人文城市主题深入研讨,以期为建设中国人文城市学派及人文城市实践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依据。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说,十八大以来,城市发展进入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过去几十年城市发展或者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确立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和方向,进一步加速了国家的城市结构、城市格局、城市品质的显著变化。2014年中央专门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的规划(2014—2020年)》。
近年来,城镇化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加速与提质。中国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2.57%提高到2020年的63.89%,现在城市人口已经占到了绝大部分。在全面开启现代化征程的背景下,城市又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城市怎么发展?城市对现代化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并且提出基本的思路。
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中国城市发展呈现非常明显的两个特征。一是城市发展只为城市本身,即城市是为城市而发展,这是基于城市和乡村的关系而言的。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分割,城市不仅不为农村服务,而且还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对农村各种形式的侵夺之上。二是各个城市的发展只为自身考虑,这是基于城市之间的关系而言的。这种发展往往会造成城市间的激烈竞争,而实力较强的城市对一般的城市会形成明显的虹吸效应。这两点至今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由于城市发展的模式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所以在2035年和2049年,初步建成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目标设定以后,中国城市的发展就面临着新的使命。习近平同志讲了五个方面,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四是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五是走和平发展之路的现代化。这五点都很重要,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城镇或者城市是推进现代化的主要力量,是优质资源要素的主要集聚地,是人口和经济的核心载体,是生产消费的关键支撑,也是创新创造的主体动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的能量。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城市是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支撑。城乡分割和各自为战的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难以成为支撑现代化的强大动能,不仅不能实现圆满的全面的国家现代化,也无法带来城市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彻底改变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不仅有必要,而且有条件。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就,推进现代化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第二,市场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公平公正、统一开放的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正在抓紧建设,也在初步形成。第三,支撑现代化发展的城市能量的充分发挥,有赖于优化各自功能基础上的协调联动,集中体现为在协同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积极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组合体的整体能量、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乡村的带动功能。
“十四五”规划中特别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联动和特色化发展,使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据此,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城市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支撑作用。
1.2.1 以形成产业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生活为核心,优化城市的功能和品质
城市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系统,但对其抽丝剥茧,可发现两个关键点。第一,作为起点的产业。现在的城市无非是两种类型形成的,即以产兴城、以城聚产,所以产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城市发展的起点,城市没有产业坚持不下去,很多资源型城市因为有了企业、有了产业才发展为城市。第二,城市运转的目的。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和实现高质量的生活是城市发展运行的关键,所以只要围绕这两方面进行相关的配套,就能够优化和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
第一,在构建产业竞争力方面,要立足于发挥比较优势,体现能力与条件的匹配性。不能脱离现实基础,盲目追高求新;不能基于追求内部产业链的完整而四面出击;不能简单地淘汰传统产业,忽视市场的需求。在总体布局上要立足于错位发展,在具体路径的选择上要突出重点,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集中发展两三个或再稍多一点的重点产业,在全国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高级的产业链循环。
第二,要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只要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国家的竞争力就不会低。要搞清楚本末关系,三产是为二产和一产服务的,尤其是为二产服务的;二产做得越好,三产拓展得越宽。对个别城市、个别地区而言,把第三产业放在首要位置是没有问题的,这是功能定位的需要,如北京以三产为主体,这是特殊情况,但是如果全国都这样布局就搞偏了。所以各个城市或者绝大部分城市,只有把实体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城市的发展才有基础。
第三,要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强化产业体系提升的技术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的现代化,都是在为提升产业体系做支撑。产业要优化升级,缺乏技术支撑和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是不行的。加强产业基础能力的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非常重要。
1.2.2 五个措施打造高品质生活
第一,要因“城”制宜,发展大众经济,夯实城市合约发展的社会基础。大众经济既能解决基本的生活需求,又能丰富市场的供给,满足人民的生活。不仅能够支持经济发展,还能构建城市特色。全国的大部分城市都可以放手发展大众经济,并处理好与城市管理之间的关系。
第二,要高水平打造新老基础设施,为人民生产生活的便利提供优质的条件。
第三,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构建美丽城市。推进绿色发展,构建山水林田城协调发展的格局,这决定城市的品质和人民生活的质量。
第四,要优化城市治理,构筑润物无声的管理格局。把法律手段的刚性、行政手段的柔性、数字手段的灵性有机结合起来。
第五,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高安全风险的控制能力。改造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对楼层高、风险高等高危地区进行更新和改造。
1.2.3 完善城市的空间格局,促进城市之间的协调联动发展
鉴于城市的特殊地位,城市间各自为政和恶性竞争所带来的危害往往大于一般地区间的竞争。反过来,协同联动就能够促进自身发展和区域协同。按照“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有机互动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把做实做强中小城市作为推动城市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导向。
第一,中国人多地少,城市发展在总体上不能走地域扩张和范围膨胀的道路,当前中国的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已经为数不少,有的已经患上了严重的城市病,要克服这些城市病代价太大。中小城市则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比如说贴近城乡、根基扎实,具有丰富的农村资源要素做保障和支撑,有利于形成后期发展的潜力和持续的发展活力;再比如说它结构精干、机制灵活,不仅便于治理,也有利于适应环境来调整、转型,所以应该把中小城市的发展作为基本导向。因此,要确定一个原则,摊大饼发展,不是本事;集约节约发展,才是能力。
第二,要以产业为重点,优化城市间的功能分工。城市的多元需求和各自为战,很容易造成功能庞杂,且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直接体现为产业同构,结果导致资源要素的浪费,影响创新能力,也加剧了城市的老化,制约了城市发展的进程。应该以产业为重点,立足于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城市间的分工,同时以加强合作来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协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未来产业加快发展,形成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力或者区域竞争力。
1.2.4 以城带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是真正的现代化、圆满的现代化,更不是高质量的现代化。三农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全部工作的主要难点所在。三农问题不解决,现代化就难以真正实现。要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和让农民过上美好生活,必须建立以城带乡的体制。城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力量。城市乡村不平等是造成农村发展长期趋于落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农产品的剪刀差,农村低价甚至无偿为城市提供土地,农村劳动力为城市的建设提供巨大的帮助等等,都有不平等的色彩在里面。长期以来为支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三农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城市理应予以回报。城市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具备了反哺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城市下一步的发展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实现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城乡打破二元结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治理,包括基础设施,例如交通、供水、电力、通信、燃气等等这些都要统一标准、统一建设。
第二,要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平等交换。城市市民和农村居民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利,在生产资源和重要的要素方面,一定要按照市场的规则来平等交换、双向流动。
第三,要实现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包括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向中等规模的城市转移,为农村减少人口,实现规模经济提供条件。同时要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改革,为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体现时代水平的科技手段以及高效能的操作平台进入农村、服务农村、拓展农村的产业来提供条件,如果没有这些,光靠农村自身实现不了现代化,这是一个现实。只有这样,才能在推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基础上,实现城乡联动互补,最后达到共同繁荣。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教授说,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首次提出注重人文城市建设。2016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把人文城市列为新型城市建设的五种主要类型之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人文城市正式进入开展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的序列。
以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重要论述为基本指引,交大城研院经过十年耕耘,在人文城市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两大创新成果。在理论上,提出文化城市是一种以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为主要生产资料、以服务经济和文化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以人的知识、智慧、想象力、创造力等为主体条件、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推动个体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目标的城市理念、形态与模式。既超越了人类城市原始的防卫、商业等实用功能,也不同于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等传统城市研究学派。在实践上,依托中国“十三五”时期以来形成的人文城市五个层级的基本框架,承担多项研究课题。
人文城市建设,是一个衡量城市发展的新尺度,它揭示出城市发展的目的,不是城市人口增加,也不是经济总量与财富的聚集,而在于城市是否提供了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方式。这是“以人为本”在城市发展中的真正落实。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属于政治型城市化。这是一种以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为中心,一切服从于国家政治需要与政治利益、带有一定逆城市化色彩的城市化模式。改革开放后的30年属于经济型城市化。这是一种以GDP为中心,一切服从于解放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复兴城市商业与服务功能等现实需要的城市发展模式。以2005年建设部力推“宜居城市”为起点,至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首次提出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和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深厚、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为标志,一种不同于政治型城市化和经济型城市化的新的城市化模式逐渐形成,我们把它命名为“文化型城市化”。这既是一个关于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的新理论、新标准和新模式,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历史要求,同时也重申了城市的最高本质在于提供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仅关注吸纳的人口数量与集聚的财富总量。人文城市是文化型城市化的主要城市形态,代表着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主题及先进方向,并为文化引领城市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和社会需要。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注重人文城市建设,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深厚、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首次从国家层面肯定了人文城市作为新型城市建设形态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与会专家学者就人文城市的学理研究与实践问题展开讨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研究中国城市化问题,是关系中国发展以及全球发展的宏大课题。
城市化带来的变化有喜有忧,既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品质,也引发了诸多城市病。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交织影响下,城市发展正呈现出新的趋势特点。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任江山舞认为迫切需要追踪中国和世界城市化进程,关注城市进步中面临的各种危机和挑战,深入研究城市运行规律,持续开展理论和实践探索。
中国城市化道路不能照搬欧美模式,而是要立足中国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上海戏剧学院黄昌勇教授认为人文城市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也是解决中国城市空间拥挤、人口过度集中、生态环境恶化、生产和生活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根本之道。
人文城市符合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人文城市研究更强调人的价值。华东师范大学宁越敏教授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未来中国城镇化道路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即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步伐;优化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包括智慧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等在内的新型城市。北京社会科学院郭万超教授认为中国城市建设经历了这么多年,却有很多城市建成了人民讨厌的样子,出现了很多城市病,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想要解决城市病还是要依靠人文城市的建设思路。
中国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意味着每年有一千三百万以上的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林家彬提出,这种世界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为城市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鲜活而生动的素材,同时也涌现了许多急迫的研究需求。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有中国最大的都市圈和城市群,是商业传统厚重、市场活力强劲的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同时也是历史积淀深厚的江南文化圈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海派文化的发祥地。这样的人文地理环境,为上海交大城市科学研究院开展有关人文城市、都市文化、江南文化、工业遗产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身处其中、近距离观察和开展田野调查的便利,也催生了这些领域繁花似锦的学术成果。
中国城市发展经历了以经济和交通驱动的经济性城市、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城市到以人为创新驱动的城市的转型。同济大学王国伟教授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团队坚持城市群和区域平衡发展的思路,这也是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在消费拉动的时代,研究团队不断强化人文城市的研究,一定会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留下丰碑。
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文化和人文精神是我们的城市立足于世界的重要的特点。北京交通大学韩林飞教授认为中国的人文城市研究是在东方城市文化的底蕴下,促进城市发展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汕头大学高小康教授认为人文城市研究要致力于创建科学方法与人文情怀结合的创新性城市研究路径。
一个城市的伦理价值、人文价值、精神活动等等,是感性的方面,是它的内在发展逻辑。过去我们在城市科学研究中对经济性的数据更为关注,却忽视了这种软性的内在动力,特别是城市传播发展方面。清华大学眭谦教授认为,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所做的人文城市研究建立在中西融通的哲学基础之上,更关注城市的人文生态。
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背景下,贯彻人民城市的理念,深化对新时期城市发展问题及其规律性的认识。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任江山舞认为国内同类型智库应加强研究合作,共同致力于以学术研究、智库资政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推进新型城市化道路中彰显智库价值。上海社科院郑崇选研究员认为未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的发展,仍然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对江南文化精髓的内在吸收和转化,沿着人文城市的学术话语体系,同时参与中国城市建设决策咨询的实践,为中国人文城市建设贡献更大的价值。
人文城市已经成为解决中国中长期问题的重要利器,在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城乡融合发展等问题上,人文城市的建设理念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文城市研究既要深入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城市群和区域平衡发展的思路,也要重视城市人文生态与城市传播研究,注重人文精神的回归。人文城市研究亟须当代智库加强合作,吸纳多学科人才,形成更加开放互动的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