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明 要丽智 曹年开(.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 0;.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00089;. 中共锦州市委党校政治理论教研室,辽宁锦州 00)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流行数千年经久不衰,它以特有的文化根基影响着人们的政治价值观,对当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有其特定的历史底蕴,要在传承其核心价值理念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诉求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新型民主制度化建设的发展。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发展的脉络与精髓内涵,在新型民主制度中不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时代性朝向,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在当代民主政治文化中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前提。
政治文化形成于人类社会交往中,政治思想来源于人民的需求和愿景,又为每个时代的统治者所掌握,是国家统治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有其特定的历史性、民族性、阶级性特征。王沪宁指出:“作为一种主观意识领域,政治文化包括了社会对政治活动的态度、信仰、情感和价值,具体地讲,包括了政治意识、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民族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观念、政治理想、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1]政治文化所涵盖的范围极其广泛,不仅涵盖了民族发展的时代特征,也体现了民族发展的时代脉络,其核心价值理念即为“民主”的建构与发展。当代民主政治文化建构离不开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精神滋养。
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源于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原始社会政治文明的形成到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形态的发展,每个历史形态发展中都蕴含了符合当下时代的政治文化思想底蕴。政治文化中蕴含的民主思想受客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思想内核归根于人民群众的合力朝向。在传统政治文化发展中存在着内在的紧张与冲突、彼此抵触,在理论上构成了选择性继承的可能。以封建专制制度为例,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发展之前,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大多服务于延绵已久的封建君主专制,“专制”思想维系的是封建制度的核心意识形态。专制主义思想虽不符合当代政治文化发展的建构,但不能完全否认其在封建社会时期思想的合理性,在君主专制年代的王朝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封建专制的政治文化中,不仅有服务于统治者的君主专制思想,也包含法治与民主的思想,在限制君主专制和服务于人民方面也曾起着重要作用,其合理的政治文化内核值得我们借鉴与传承。传统政治文化内在的冲突与抵触需加以辨别,新时代的政治文化朝向要在体现时代性发展中合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并加以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尚贤、均平、礼法兼治等思想,与当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培育德才兼备人才、共享发展成果、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等思想存有相协调或融合的可能性。当代民主政治文化理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价值体系的合理内核中,“民主”作为当代政治文化发展的核心,在古代儒家思想中就有显现。儒家倡导“天下为公”的良善之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天下为公”的传统政治思想,体现了家国天下取决于人心所向,而非君主个人所愿。“民为邦本”的思想也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理念,它对于发展新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天下为公”的治国理念也涵盖了尚贤思想。安邦治国的重任是交由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出谋划策的,权力传承应遵循贤而任之的原则,而非血缘传承制。儒家所崇尚的尧、舜、禹之间的禅让制,符合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墨子认为,打破血缘传位制,崇尚贤能之人,是为政的根本。这一思想理念至今延用,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天下为公”的治国理念体现在经济上,即是一种均贫富的观念。儒家认为君主独富不是真正的富裕,天下人民富裕的才是和谐之邦。王夫之认为:“封建之天下,天子仅有其千里之畿,且县内之卿士大夫分以为禄田也;诸侯仅有其国也,且大夫士分以为禄田也;大夫仅有其采邑,且家臣还食其中也;士仅有代 耕之禄也,则农民亦有其百亩也;皆相若也。天子不独富,农民不独贫,相仿相差而各守其畴。”[3]古代“均平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这与现代共享发展成果理念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思想。
“礼法兼治”的思想服务于君主专制,但其倡导的法治与礼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法家为君主提供的维护社会秩序的治理方式为法治,即法律。商君有言:“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4]韩非子也说:“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5]“法治”从根本上规范了人们的社会行为,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儒家倡导的“礼治”体现了从社会道德和习俗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从人性的角度论证了礼治的合法性,并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6]他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修身》)他认为礼是做人做事及维系社会稳定的一种无形的法规,礼能够规范人在社会中贵贱、长幼、贫富的地位,“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礼法兼治”的思想,分别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诠释了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这与当今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内核相一致,在完善国家法制体系以及规范社会合理运行方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源流至今,生生不息。然而,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传统政治文化发展受到严重冲击。西方资本主义的不断扩张源于对资本的占有和掠夺,伴随着军事力量的侵入和殖民地文化的发展,中国延绵已久的传统政治文化被瓦解。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不仅打开了中国领土的大门,也打破了中华民族固有的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并将其纳入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中。在国家危亡之际,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的救国运动引发了一场西学东渐的潮流,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不断渗入到中国政治体制的变革中。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本意由“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调和使救国举措演变为“全盘西化”的文化激进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割裂了传统政治文化的脉搏。这在新文化运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提出的以“新学”代替“旧学”的主张彻底否定了传统政治文化的合理内涵。他们一味地认为“先进”即是西方文明文化,而“落后”则是中国传统文化,并称之为“旧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陈独秀认为:“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倘以旧有之孔教为是,则不得不以新输入之欧化为非。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7]激进地认为西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绝对不可调和性,从根本上否认了传统政治文化的合理内核。他没有认识到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涵养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深厚土壤中,不能忽略本族文化的换代新生。
在近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逐渐没落中、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经历了西方化、苏联化、中国化的不断探索,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在有借鉴的基础上得以弘扬发展。伴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渐趋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流。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中,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与民主政治文化理念不断与时俱进,但对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传承则有所缺失。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文化日益多样化的时代潮流中,西方国家极力向我国传送资本主义盛行的所谓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价值观,以此来渗入中国的政治文化。在世界政治文化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审视世界政治文化背后的实质,更需要植根于我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并赋予其时代发展的特性,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政治参与、依法维权、民主追求、自我意识崛起等逐渐构成政治文化实体模式,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创造性转化需要依托新的实体文化,推陈出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治理模式属于少数当权者专政,民众历来处于被统治者教化的状态。专制主义的“人治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包含着个人主义和感性主义,尽管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但其思想根源是为君主专政服务。在传统官僚体制中,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和自下而上的民情反映是不可能全面实现民主政治发展的。人民在国家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参与力度极小,仅仅限于对民情制度的反映。“臣民意识”的根深蒂固导致人们从内心深处拥护君主专制制度,认为治理国家之事与自己无关,因此把对国家兴隆的期盼归于君主的德行与官家的清廉。显然,这种意识的存在不符合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
在传统政治文化中,儒家文化虽然有强调“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强调百姓之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但公民主体意识普遍淡薄。受制于封建专制制度的约束,人民群众几乎没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只有少数官僚者可以参与国家社会治理。这会导致国家发展与人民群众相脱离,不利于社会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构要以此为鉴,在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确保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合法权利,不断完善公民参与国家治理的决策信息智力支持系统,培育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本位意识。同时,要引导公民的主体意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进而更好地推进民主法治制度的建设。以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为源泉,结合民主政治实体文化的时代性诉求,向新型法制化朝向健全发展。
政治结构又称政治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各个社会形态的政治结构依托其特定的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依附性与自由性共存的小农经济形态为传统的中央集权政治结构提供了存在的合理性。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所实行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和自下而上的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传统政治体制和国家的安定统一奠定了扎实基础,为维护社会秩序和民族团结统一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央集权制所实行的“人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政治制度,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众的合法利益,但其根本目的仍然是服务于中央集权和政治结构的稳定。封建专制中“人治”理念高于“法治”理念的认识受时代发展的约束,缺乏对民主法治的认识。传统社会的官僚体制为少数贵族阶层服务,统治阶层缺乏对民众的主体认识,法律所规定的一系列制度通过宗法、礼治的大众化进而内化为民众认同的社会秩序和规范,传统的民主文化意识被君主专制文化所覆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社会物质条件基本满足主体性需求的基础上,人们对政治民主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封建专制主义的集权思想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其内涵思想需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进行创造性转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和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决定了传统政治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的必要性,其核心要义即是培育公民的主体性意识,传统的“民本”文化要与当前的民主政治结构相融合。我国当前的民主政治制度反映民众需求、维护民众合法利益,为培育现代公民的本位意识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在传统政治文化内核中虽强调“民众”之于“国邦”的重要性,但其政治结构体系却是服务于皇权,民众享有的“民主性保障”极其有限,甚至没有相应完善的法律体系来维护民众的基本权利。所以,在现代化民主进程中,要将传统的“民本”思想应用于现代化的政治结构体系中,使其与社会主义政治结构相协调,不断完善民主政治制度的法制化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反映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核心价值追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在当代民主政治文化的发展进程中,要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理念看齐,实现其传承合理性与创新时代性相结合的发展理念。传统政治文化受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与制约,历来推崇“君权神授”“天赋王权”的专制思想。在君主专制朝代,君主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虽然法治条例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君主有约束作用,但是君权大于法权。正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传统政治文化中“人治”意识远大于“法治”意识,古代法治意识体现的是统治者的意志,而非公民的统一意志,其根本特征是君主的权力至上性。儒家思想认为君主存在是法治存在的前提,君主高于法治,是治理国家的核心。并提倡“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同理,法家所提倡的法治思想仍是服务于当权统治者,法家在倡导“法”的同时,将其与“术”“势”并列,认为君主权力的存在是无条件的,其所内含的人治思想体现了法依附于君主权力的实质。法家所倡导的“法治”与儒家的“人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其根本目的都是为君主专制制度服务的,可谓殊途同归。
传统政治文化“儒法合流”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家的社会矛盾,在维护国家统一安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倡导的“人治”思想,将法置于君主之外,将国家和民众的前途与命运完全交与国家统治者,直接导致了法治与社会的分离。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人治”与“法治”思想不同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思想,传统的法治思想集中体现的是统治者的利益而非人民群众的意志,其所倡导的“法自君出”与当代所提倡的“法自民出”相背离。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要求彻底根除人治意识,大力弘扬法治意识,把法律意识体现于一切公民的行为准则中,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不得享有特权。法治体系的健全不仅维护了社会秩序,更加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法治不仅规范了公民的社会行为,也确保了公民自由的实现。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受国家法律保障,国家法律植根于公民的切身利益,反映多数人的合法权益,是民主社会生活的有效保障。由此,我们要转化传统政治文化思想,取其精髓,结合时代发展需求,转变其实质内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民主性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程度,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蕴含的政治民主性因素越多。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8]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其所蕴含的公平竞争、自由发展的经济思想打破原本固有的小农经济思想,为公民意识的觉醒奠定了基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并拥护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进程,从已有的集权政治观念向民主政治观念转化。这种观念的转变意味着公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思想的不断开放,公民渐趋融入现代化政治发展进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蕴含的公平性、法治性、自由性、开放性等经济思想,从根本上塑造了国民的经济人格素养,进而为公民现代化政治人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制度是实现传统政治文化向当代民主政治转化的物质前提。
推进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是实现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符合时代性发展的根本保障。一个国家的制度体系直接反映了其民主政治文化的发展历程,与此同时,民主政治制度的法治化建设是民主政治文化合理性发展的根基。民众由传统“权利本位”意识向现代“权利本位”意识的转变,不仅需要客观经济发展水平的涵养,更需要民主法治制度的保障。传统政治文化历来倡导“权大于法、官高于民”的封建思想,民众享有的政治参与权极少。然而,在新时代的民主政治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积极培育公民的参政热情与主人翁意识,并有与之相符的法律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确保公民权利的实现,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既为树立公民的权利本位意识奠定了坚实根基,也为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民主文化的契合提供了制度保障。
民主政治文化的发展与“民众”息息相关,政治民主化需要广大民众的参与,激发民众的参政热情与主体意识,是优秀传统民主文化发展的核心要义。传统政治文化倡导“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理念,强调民众对国家发展的不可或缺性,表现在当代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古代政治制度中所采用的监察制度和谏译制度,为当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民众享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言论自由权等基本权利提供了思想基础。其本意都是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对国家政治权力进行监督与反馈。国家不仅要重视培育公民的政治主体性意识,还要通过政治社会化引导民众自觉走向社会民主发展道路。“王浦劬指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9]公民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公民通过参与政治生活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本位意识,是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完善的重要动力。
由此,国家必须完善由传统政治化向现代民主化转变的社会化渠道。首先,可以通过高校教育来培育青年学者的政治观,通过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来培育青年学者的政治主体意识。其次,要发挥社会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在社会意识领域通过灌输政治社会化的作用,来培育公民的政治素养和独立人格素养。最后,国家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政治制度,确保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制度性保障,进而激发民众的参政热情,促进民主法制化建设。通过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双重并举,引领民众由“社会人”向“政治人”转化,进而推动中国政治文化走向民主现代化发展道路。
坚守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发展的应有之义。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0]在世界政治文化的格局中,中华民族历来倡导“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的和谐政治理念,为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深刻的价值理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同时,在当代全球价值观的冲击下,来自世界各国的价值文化和多元的政治理念在相互交往和融合中不断推陈出新。我们要在坚守自己政治文化理念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外来政治文化。要坚持“传承为主、借鉴为辅”的学习态度,坚守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进而参与全球政治价值体系的构建,为世界人类政治文明做贡献。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影响着中华民族政治制度的发展进程,对当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的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代政治文化发展中,需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认真甄别、重塑与发展,把其内含的政治价值理念转化为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逻辑起点,通过创造性的转化途径培育公民的本位意识,激发民众的参政热情,进而塑造公民的政治人格素养,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