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2021-11-23 14:41:42傅备俊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2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市场经济医疗机构

傅备俊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逐渐与国际接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收益空间持续收窄。在此种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以医疗技术革新为核心的医疗机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医疗机构运营发展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因此,为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医疗机构必须在加强医疗技术研发、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同时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创新,将财务原理、方法及手段渗透至医疗机构各项经营管理、业务环节中,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预算控制、成本控制、风险防控、决策支持等作用,以提升医疗机构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财务管理创新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筹资管理创新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医疗机构为占据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实力在业务拓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扩大了其经营业务范围,随之而来的是就诊人数的增加、医疗卫生设备的更新与升级、医疗机构面积的扩大,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1]。因此当前部分医疗机构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在财政补助金额有限的情况下,医疗机构需要通过开展融资活动获得业务拓展、设备更新所需的资金,但由于公立医疗机构具备公益性属性,其不能从事高风险融资,只能通过向银行借贷弥补资金缺口,因筹资渠道单一,银行放款时间从单一,医疗机构在借款期限内承受着巨大的还款压力,再加上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极有可能导致医疗机构因经营不善出现无法按时归还欠款的现象,不仅会影响医疗机构形象,而且会引发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

(二)投资管理创新面临的现实困境

我国相关部门对公立医疗机构外部投资具有严格的要求与监管政策,因此文章主要对医疗机构内部投资,即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机构大力推进特色学科建设,引入了新型、现代化的医疗器械与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所用的固定资产。但固定资产投资周期长,风险高。一方面,固定资产采购的申报、审批、检查等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固定资产价值较高,会占用较大的资金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机构的资金周转率,再加上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可控因素,且固定资产流动性较差,短时间内无法在市场上转售并获取资金,很容易导致医疗机构出现资金周转问题,引发资金流动性风险并影响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除此之外,部分医疗机构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不到位,设备空置现象频发,造成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三)收入分配管理创新面临的现实困境

其一,从收入管理层面来看,随着“药品零加成”政策的推行,医疗机构药品收入锐减,门诊收入成为医疗机构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收款员综合素质良莠不齐、收入管理缺少监督,导致收入管理不规范,难以发现财务舞弊问题,严重时会降低医疗机构收入,助长贪污腐败风气。

其二,从绩效分配管理层面来看,当前医疗机构各科室绩效考核以财务指标为主,导致各科室短视行为,且为根据工作量、工作难度、对医疗机构贡献程度等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导致绩效分配管理流于形式,无法真实反映医疗机构职工实际工作效果,影响了绩效分配的公平性、科学性。

(四)营运资金管理创新面临的现实困境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财务管理中营运资金管理创新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应收账款管理不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应收账管中,患者欠款比例较低,而医疗保险欠费比例较高,主要原因在于医保实行暂扣制度,导致医疗机构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应收账款周转率低、金额较大也会造成高负债率及高应收账款率。对医疗机构稳定运营造成负面影响。其二为运营情况不善,具体表现为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偏低,再加上医疗耗材、器械等非短期流动性资产展总资产的比例较高,医疗机构需要在医疗耗材、器械及药品的管理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资源,会增加医疗机构营业成本,降低医疗机构货币资金的流动性,极有可能增加医疗机构的财务风险。

(五)成本管理创新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收益空间收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核算与控制成为提升医疗机构盈利水平、为医疗机构创造价值的有效手段。但当前我国部分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在成本核算与控制方面依然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成本归集与分析不到位无法发现医疗机构经营管理及业务活动中高成本产生的原因。同时,传统成本核算管理体系下医疗机构内部各科室信息流通不善,成本核算自上而下的实施效果不佳,无法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作用。此外,部分医疗机构虽然开始意识到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但各科室在实际执行中依然存在成本意识不足、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各科室预算编制与执行流程不规范,无法约束各科室的费用支出行为,导致医疗机构运营成本过高,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财务管理创新的有效路径

(一)筹资管理创新:拓宽筹资渠道,降低筹资风险

其一,留存收益。虽然医疗机构每年留存收益数额较小,但累计时间长、成本与风险低,合理运用留存收益能够实医疗机构资金的优化配置,充分调用与利用医疗机构的闲置资金与有限资本,能够促进医疗机构稳定发展。

其二,提高卫生支出及科研经费补助。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是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国家对于医疗卫生科研技术的创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加大了对科研创新的政策与资金扶持。为此,医疗机构财务人员可充分利用国家补贴政策,根据相关要求为科研课题争取经费补助,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并提升其医疗科研能力水平。

其三,在选择资金筹措渠道时,需要综合考虑筹资风险、成本费用等因素,在综合对比分析后,选择成本最低化、风险最低化的资金筹措渠道。

(二)投资管理创新:投资项目合理化,加强设备管控

其一,针对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医疗机构需要合理配置并有效运用内部资金,在立项前对项目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在项目建设阶段,财务人员需要对在建项目进行会计核算,待竣工验收后将其计入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在此过程中,需要始终将项目收益摆在首位。同时,在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上,要拓宽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财务管理部门的权利范围,三方共同监督设备投资情况并相互制约。

其二,财务人员要对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成本进行精准核算,根据相关科室的设备使用需求预测设备采购后带来的收益,经过对比分析后确定是否有必要采购设备,以此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设备采购的盲目性,解决设备空置问题。

(三)收入分配管理创新:建立收入管理及绩效核算制度

鉴于门诊收入、住院收入为医疗机构经营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建议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进一步明确各部门收入、退费及医疗纠纷费用的控制要求。同时,为解决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建议医疗机构提升收费员的综合素质,使其严格按照相应规范进行票据管理与记账,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对各项收入进行确认与核算。此外,医疗机构可运用平衡积分卡理论改进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实行绩效管理,所制定的激励政策可适度向优秀员工、科技人员倾斜,以此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四)营运资金管理创新:完善管理制度,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首先,需要完善应收账款与存货管理制度。一是要根据医疗欠款发生额对其进行重要性排序,全面了解每一笔医疗欠款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医疗欠款制定差异化的管理方案,尽量缩短应收账款回收周期。而是要借助医疗机构现行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重新对资源进行编码入库,规范仓库管理流程,记录每一次资源使用情况,实现对医疗机构资源的精细化管理。三是要完善医疗物资采购储备规划,根据医疗物资的日常耗用情况科学确定物资采购额,一方面避免物资采购随意性,另一方面可保证物资充足。四是要优化医疗机构资本结构,在债务审批时根据医疗机构偿付能力等予以确定,保证负债比例适中[2]。

其次,构建经营风险动态语境机制,设定物资资金流与库存量增速限额,避免物资使用的浪费,保证物资消耗速度与业务发展水平始终,以此维持医疗机构资金流的稳定性。

(五)成本管理创新:树立全成本意识。健全成本管理与核算制度

其一,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将医疗机构总成本划分为科室成本、项目成本等多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加强预算编制与执行管控,预算编制内容需要细化到具体科室、岗位、工作、项目,并包含各方面的收入与成本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设置独立的机构与专业人员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审核,当出现突发情况时,监督人员还需要根据各科室需求调整预算。

其二,依托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健全成本管理与核算系统。医疗机构需要根据自身经营管理与业务需求构建成本控制中心,当发生项目产生不同类型的成本时,需要根据项目、业务等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再借助差异化的成本核算方式将项目或业务成本归集至科室、设备中,提升成本核算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结语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机构竞争更加激烈,收益空间收窄,传统重医疗科研技术创新,轻财务管理的内部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为此,医疗机构需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预算控制、成本控制、风险管控职能,将财务原理、方法等渗透至业务、项目管理中,以此帮助医疗机构防范财务风险、获得竞争实力,实现高质量、稳定性、可持续经营发展。■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市场经济医疗机构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市场经济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8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商情(2012年48期)2017-11-08 11:46:59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36
政府救市是市场经济的倒退吗?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41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