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2021-11-23 14:41:42刘金霞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2期
关键词:储备粮储备粮食

刘金霞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显露出一些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国家粮食保障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应采取措施,加强内部控制,才能充分发挥国有粮食储备在新时期的安全保障作用。

一、现阶段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建设不健全

目前,地方国有粮食储备企业主要是按中央以及地方储备粮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执行储备粮管理,执行的制度大多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当地企业的实际需要。粮食储备业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粮食储备需要定期轮换,这就比较考验储备企业的综合统筹能力,但同时粮食储备业务又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因此相关制度保障是必不可少的[2]。同时,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在实际执行制度过程中,由于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检查工作不力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不重视等原因,出现了制度执行流于形式或者执行不严等现象。

(二)粮食储备安全性有待提高

储备粮食的安全尤其重要,然而我国粮食储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对储备粮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储备粮食容易受温度、虫害、储备技术等因素影响。具体来说,我国粮食储备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1.粮食仓储相关设施较为陈旧或者配备不足,发展相对滞后,仓容较为紧张,致使储备粮食质量无法保证。2.粮食储备技术相对落后,创新不够,粮食储备软件更新相对滞后,致使储备粮食的质量不高。3.粮食储备企业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职工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3],致使企业内控管理无人执行,最终沦为摆设。

(三)粮食储备效率有待提高

国有企业具有国有资本的支撑,也应承担作为国有企业的担当责任。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如何既能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又能兼顾企业自身发展,提高粮食储备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提高粮食储备效率,国有粮食储备企业需构建“种粮农民+国有企业+国有粮库+人民口粮”的统筹兼顾机制。然而,在经营管理机制及资本属性等内部因素,以及市场需求及其他突发灾害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国有粮食储备又存在一定风险。此外,粮食价格走势对粮食储备业务的影响较为重大,国有粮食储备执行上级任务有时甚至会与市场脱节,导致粮食储备效率低下。

二、加强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粮食的供给主要是以自给自足的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在谈粮食重要性时曾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因此,储备粮食是国家发展的坚实后盾,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应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才能管好进而用好“手中的粮”。进入新时期,国内外形势更为复杂,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更应加强内部控制。这是因为:

(一)只有加强内部控制,才能深化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改革

当前,面对瞬息万变的发展局势,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如果还固步自封,沿用陈旧的内部控制体制,容易使企业错失发展良机。我国当下已经进入发展新时期,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只有立足国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建立适应新型风险的内控管理机制,为国有粮食储备插上先进科技的翅膀,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新局势、提高国有粮食储备企业竞争力。

(二)只有加强内部控制,才能促进国有粮食储备企业规范化运行

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如果出现缺失,容易造成企业运行产生漏洞,导致企业运行无规则可言,使企业陷入违法、违规的困境。因此,只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才能督促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合法、合规运营。国有粮食储备企业需在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多方位、多层次地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发挥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建有效的企业监督机制,促进国有粮食储备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进而营造井然有序、遵纪守法的良好企业氛围。

(三)只有加强内部控制,才能充分发挥国有粮食储备企业的安全保障作用

粮食安全问题无小事,粮食储备链条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重大安全问题。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只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确保在采购、入库、储存、出库、销售等各个环节中都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储备任务,才能有效发挥粮食储备的安全保障重要作用,真正做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三、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应对措施

(一)完善制度建设,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应从企业实际出发,从横向及纵向两个维度完善制度建设:横向维度主要强调制度建设的完整性,包括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内部监督等制度;纵向维度主要强调制度构建的完善性,包括粮食采购管理、粮食销售管理、粮食质量安全管理、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等制度。通过构建适合企业自身的制度体系,确保“三重一大”事项能按规定程序实行集体决策,使内部控制有章可循,进而建立相互制衡的协调机制,推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此外,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应提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内部控制建设,增强全体员工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权责制,将责任分解落实,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推进储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储备技术水平

对粮食仓储设施进行与时俱进的智能升级改造[4],提高仓储设备的硬件与软件水平,对于实施“科技兴粮”战略[7],降低储备粮成本,提高储备粮食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粮食储备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粮食出入库、电子测温等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粮食出入库、电子测温等管理系统,实现实时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消除信息壁垒,提高粮食监测准确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升国有粮食储备企业经营效益。

(三)构建企业专业人才队伍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而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又在内部环境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应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只有拥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才能实施“人才兴粮”的战略企业应采取培训等方式,提高现有员工的专业水平,招聘粮食专业人才,为企业内部控制注入新活力,制定一系列人才长期培养规划,建立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奖惩结合,激发员工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以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

(四)加强监督,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加强监督体系的建设,设立具有独立性及权威性的内部审计部门,采用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监督工作。内部审计部门重点对储备资金、储备费用、补贴收入等关键业务实施监督检查,以保障国有粮食储备企业高效发展。建立风险预警机制[5],以应对管理漏洞及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重视日常演练。利用地方巡察、内外部审计、“大清查”等契机,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强化纪检与监督的力度,牢筑“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坚实防线,严格落实相关整改工作,巩固检查成果,形成长效监管机制,推进监管成果的运用及转化。

(五)加强储备粮管理,促进储备业务发展

首先,为确保储备粮质量达标,国有粮食储备企业需要加强储备粮的质量管理,加强检测,严把质量关。其次,国有粮食储备企业需根据粮食市场即时行情,制定均衡合理的轮换计划,有序地开展储备粮的轮换工作,使储备粮食在采购、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衔接,构建联合机制,应结合当地人民对粮食的消费习惯以及市场供需等因素,合理选择粮食储备品种,适当增加优质储备粮的比例,满足市场需求。实施粮食储备产业的适当延伸,通过进一步深化各个粮食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实现产业的横向延伸,或通过进一步促进粮食种植、加工、检测等业务的一体化经营以实现产业的纵向延伸,例如通过打造企业自有粮食产品实力品牌,以此减少市场对粮食价格的冲击,增强提高企业竞争力。再次,加强资金管控,积极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进行良好沟通与协作,保证粮食储备业务的顺畅运行。

四、结语

粮食是人民生存的“定心丸”,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应勇于承担国企责任,对制度建设、储备安全和效率等方面出现的内部控制不完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促进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提质增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猜你喜欢
储备粮储备粮食
珍惜粮食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8
黑龙江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快乐语文(2021年36期)2022-01-18 05:49:06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书法欣赏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绿色中国(2019年19期)2019-11-26 07:13:20
绥化市粮食局 强化地方储备粮管理
我的粮食梦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支点(2017年3期)2017-03-29 08: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