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国企的作用分析

2021-11-23 14:18李凤辉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35期
关键词:管控国有企业管理工作

李凤辉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加强了企业的内部管控,为其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更需尽快优化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实现混合所有制转型,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保障国企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收益,实现精细化经济支出成本管控,从而有效减少国企所面临的经济风险。

一、国企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国有企业内部管控实现进一步发展创新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创新中,大多都会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模式与内容进行有效的探究分析,使企业内部管控方式较以往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与此同时,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形式正逐步进入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造成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诸多难点与挑战。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在未来时期内所预估的财务情况、生产经营成果和对部门业务的预算,涵盖了收支、资本等各方面的总体计划,覆盖面广,要求全面,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为此,需要企业基于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发展趋势与实际需求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不断健全完善自身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与执行能力以及全面预算的约束能力,以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差异分析、执行监测、考核评价等机制,使企业在内部成本、绩效管控与各基本管理环节管控中更加具有控制力,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也是综合性最强的,作为评价企业财务状况、衡量企业的经营指标的重要因素,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既可以帮助企业保障自身的财务安全,也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风险,从而提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获取的经济利益。

二、国企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推动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内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从而对企业的内部资源实现较以往更好的配置与优化。

传统的企业预算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背景的发展需求,目前,我国部分企业仍对预算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在管理体系与制度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欠缺,为不法分子提供了牟取私利的途径和渠道,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唯一且必要的前提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所起到的作用也愈发重要。

三、国企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一)可变性

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预算管理工作,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需要对企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的分配进行一定的优化改进措施。

(二)可量化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通过量化指标来呈现出具体管理形式,其指标也会受到企业内部的预算管理制度、资源管理制度等因素的直观影响。

(三)综合性

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每个环节以及各阶段流程都会涉及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为此,只有对企业的每个环节以及各个流程都开展科学合理的综合性管控措施,才可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发挥最大效益,保障企业的经济收入。

四、国企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在缺陷

(一)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由于对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视度以及认知不足,国有企业内部也工作具有一定的形式化特点,管理模式仅仅流露于表面,随意性较大,无法使内部管控工作得到深入发展,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管控制度,企业对监管的要求不明确,具体实施方案也不清楚,使国有企业内部管控工作失去其本质意义,极容易使企业出现一定的管理风险漏洞,同时也容易造成企业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经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为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企业需加强对内部管控的重视度,进一步强化对企业的预算管理意识,对工作环节以及工作流程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制定详尽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目标与计划,严格按照目标与计划开展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效益,同时也要确保企业监管的质量与效率得到一定提升。

(二)全面预算管理内容有待完善

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大多存在着管理指标不够科学严谨的问题,导致工作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对项目预算进行复查;也存在着因疏忽无法清晰反映出企业的真实完成数据的情况。

另外,某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着盲目性,造成一部分基层部门的预算过于宽松,而与之相对应的另外一些部门的预算过于紧张;有的项目预算规定较笼统,有的项目规定较精细,导致预算指标管理尺度不一致,绩效考核标准不够公平,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预算管理工作中出现信息交流不畅通的问题

在实际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期间,工作信息沟通不流畅将直接导致有关政策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落实,政策实行进度落后,同时信息的流通也存在着滞后性,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由于涉及到的部门较多,监管工作无法明确,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也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

现阶段大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数据信息与实际要求时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通常情况下,数据信息因其工作流程的复杂性也有着相应的差异。

(四)全面预算管理中信息化手段应用不足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管理信息与类别庞杂多样,部分数据信息极容易发生交叉的情况,重复率较高且无大用处,缺乏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相关工作人员缺乏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观念,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人力资源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匮乏,这种情况下无法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因此,应当找寻合适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模式,建立健全且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从而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在庞杂而广泛的数据信息下实行全面有效的预算管理工作,顺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努力将信息化手段与实际监管工作相结合,创新改变以往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坚持与时代契合,将更多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

(五)相关工作人员专业能力需要提升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以及业务能力与国有企业内部管控的质量与效率有着最直观的联系,且部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错误观念,过于追求经济利益收入,在人员选择方面相对而言较为敷衍,导致存在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水平不过关的管理人员,给国有企业内部管控工作本身带来漏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人员个人能力水平不过关,也就无法在国有企业内部管控工作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以及相关风险因素,极容易造成企业财产的损失,从而阻碍我国企业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因部分企业给工作人员的薪酬水平较低,直接导致高素质的国有企业内部管控工作的人才流失率较高,而留下来的人员则大多都缺少一定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以及相对应的业务能力要求,专业知识匮乏,难以保障国有企业内部管控工作的有序开展,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

(六)缺乏企业内部的监督考核机制

健全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估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国有企业内部管控的执行效率以及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管控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足,考核标准也容易掺杂个人情感因素,并未做到真正的公平与公正,也没有对应的考核奖惩制度,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监督考核机制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过程,失去其权威性与严谨性,影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七)缺乏企业内部的管理执行力度

由于企业内部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没有完善的相关的管理体系,部分相关人员不愿意得罪领导或者同事,会使预算管理工作不能严格执行,企业的财务经费同预算审批条例互相违背,领导同意就可报销,最终导致全面预算预算管理数据不能有效控制,产生超支,造成企业的成本过程管控失效或部分失效。

五、提高国企全面预算管理的可行措施

(一)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且健全的国有企业内部管控制度,将该制度体系进行全面贯彻落实,才可实现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整体优化。在具体制定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实现制定管理内容的精准性,结合多种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预判,以国家颁发的一系列指导意见与相关政策为基础,将管理内容有效地结合进管理制度中,创设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同时,为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管控的制度建设,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绩效评价制度,对企业具体预算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尽可能避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出现经济风险,保证企业经营成本。更要建立相对应的年度报告与档案管理制度,根据档案中记录的数据来制定完善更加合理的国有企业内部管控制度,并适度灵活调整相应措施,对企业预算的计划与调整也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项目特点来进行严格审批。

(二)明确全面预算管理重点

为使企业全面预算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应制定明确可行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目标,合理控制成本浮动范围。同时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控制定额和标准,如差旅费、公费等要进行定额控制,工作人员也可按照企业的不同特点对预算费用进行分类管控。

(三)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

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明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职责,根据不同情况来制定健全完善的国有企业内部管控制度,同时企业各组织单位也要作为内部管控工作的主体,根据内部员工岗位的不同,明确各部门以及各个工作人员在国有企业内部管控中的岗位职责,及时发现工作期间的风险因素,并在第一时间对其做出改善弥补措施,监督管控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点与工作目标。

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在国有企业内部管控工作期间,企业的相关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管与记录,避免为提升自身经济收入而出现的各类不法现象,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管理目标与管理制度,使预算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国有企业内部管控工作。

(四)增强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各项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随着科学信息技术手段的飞速进步与国有企业的不断增加,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业务量也随之急剧增长,并伴随较高的复杂性,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因素也会成倍增加。为此,增强信息化技术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应用成为了必然发展趋势。与传统的预算管理工作相比,信息化技术手段既优化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保护了国有企业各类数据文件,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时效性,使得原本枯燥繁琐的预算管理工作环境逐渐变得快捷而井然有序,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五)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来说,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以满足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在工作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础预算管理与风险预判等基本管理知识,还要去自主了解行业内更加丰富的管理知识与其他有效知识,相关企业单位也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选择门槛,杜绝滥竽充数现象出现。另外,也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考核、奖励惩罚制度体系,根据人员个人能力的不同,将其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避免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同时也要适当增加人员的薪酬收入,使其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得到相应提升,防止人员流动率过高所出现的人心浮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同时,企业单位也需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人才培养,创设与之相对应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学习培训课程与培训计划,全面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只有工作人员拥有良好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水平,才能将个人价值与预算管理工作有效结合,避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经济风险与错误决策。

(六)完善企业内部监督考核机制

企业应注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监督与绩效考核,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考核评价指标要公平、公正且科学合理,可操作,易执行,不能形而上的确定指标,不分析其合理性、可执行性。

企业也可通过对比考核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根据其完成的效果来进行有效奖励或者对应惩罚,以此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引导相关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同时,对预算管理方面要实行动态化管理,实时关注企业全面预算各项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关影响因素要做到一查到底,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避免出现更多同种类的风险。

(七)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执行力度

企业应确定各部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管理权限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使得各个部门协调一致,方向明确且责任清晰,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理念,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执行力度,从而促进国企的进一步可持续性发展。

六、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应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对各类人员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训教育,建立精细化、流程化的预算管理制度,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推动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管控国有企业管理工作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失控还是管控?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