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俊 编辑/韩英彤
国内贸易融资是基于国内贸易背景的银行贸易融资产品,主流产品包括国内信用证、国内保理、国内证福费廷、国内订单融资等。由于国内贸易融资仅仅是国际贸易融资的翻版,运作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因此一般而言,银行对国内贸易融资的风险控制和管理理念基本也是照搬国际贸易融资模式,即围绕贸易自偿性进行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管理。
然而,从实践来看,国内贸易融资的风险特征与国际贸易融资有较大差异。沿用传统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控制手段,风险控制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往往反而降低了办理效率,阻碍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鉴此,笔者拟在分析国内贸易融资有别于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国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优化的思路。
国内贸易融资与国际贸易融资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第一,国内贸易融资的发展是银行推动的结果。实际上,国内企业最熟悉和习惯使用的主流融资产品是流动资金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而对国内信用证、保理都不了解。企业对银行贷款的印象往往就是两部曲——交资料及等放款。而国内贸易融资对企业而言只是交的资料不同而已。银行因种种原因要求企业使用国内贸易融资代替流动资金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还附带各种资料和资金使用方面的额外要求,而企业的态度则是勉强配合。正是这种勉强配合,催生了很多假合同、假交易,导致达不到贸易自偿性的风险缓释效果,反而加剧了合规操作风险。
第二,国内贸易融资的基础交易“货物流”不明显。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货物需要经过漫长的运输,有第三方运输公司出具运输单证和报关单,货物流动明显而容易核实。而国内贸易一般为短途运输,甚至没有运输(仅做所有权转移),即使有运输,也鲜有正式第三方货运单据,导致银行难以核实货物交易的真实性。因此,银行对国内贸易背景的审核手段主要依赖于增值税发票的真伪查验。但即使发票真实,如果没有等值货物的接收、再生产、转卖,那么交易背景仍属伪造,所谓自偿性也更是无从谈起。
第三,国内贸易融资的基础交易存在大量关联交易。基于真实业务需求的关联交易本身并无问题,但纯粹为融资而构造的关联交易则是巨大的风险隐患。为融资而构造的关联交易,往往存在价格虚高、贷款资金回流、资金挪作他用等情况。部分企业甚至为掩饰关联交易,更会联合几家企业构造罗圈贸易,多次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进一步放大信用风险。遗憾的是,银行对实需性关联交易和融资性关联交易几乎无法分辨。
贸易融资和流动性贷款/银行承兑汇票通常会被认为是两种差异较大的贷款品种,以是否具有自偿性区分。但从定义看,贸易融资是服务于贸易的融资,本身并不必然包含自偿性。笔者认为,两者实际上具有极大的共通性,流动资金贷款和贸易融资只是风险组合的两种不同形态。
传统贸易融资风控理念强调贸易自偿性对信用风险的缓释作用,银行可据此适度降低借款人的准入标准和资质要求。然而,自偿性的实现有赖于切实的放款审核和贷后管理。换句话说,贸易融资的总体风险,并不低于流动资金贷款。贷款的总体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两者可构成某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例如流动性贷款将风险控制措施都押在企业基本面上,因而只要借款人资质足够好,总体风险就是可控的;而贸易融资则放宽了对借款人基本面的要求,从而使风险控制压力转至放款审核和贷后管理。也就是说,如果因操作不到位导致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出了问题,贷后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监管缺失或者不具备监管条件,那么借款人准入门槛降低所带来的风险将无法缓释,总体风险会上升。
鉴此,对于企业不配合、贸易背景审查难度大、关联交易泛滥的国内贸易融资业务,过分强调贸易自偿性作为风险缓释措施并不现实,反倒可能成为束缚业务发展的绊脚石。倒不如引入流动资金贷款风险管理方法,加强对借款人基本面的把控。
在此举一个典型案例。国内很多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主要承担管理职能,而具体贸易和生产则交给子公司经营,而子公司的资金也要向总部归集。由于子公司是实际贸易方,从贸易融资管理角度看,只能由子公司作为借款主体,并监控子公司的交易背景、资金收支、货物流转、单证合规等情况。这导致子公司本可以办理的国内订单融资在实际操作中就会碰到困难:第一,子公司本身往往资质一般,能从银行获批的授信额度有限;第二,子公司资金要向集团归集,不符合资金封闭管理的要求。因此,即使勉强为子公司办理国内贸易融资,风险也很大。另一方面,从流动资金贷款方案看,集团总部资质更优,由其作为借款人统借统还,无疑风险低得多。但直接使用流动资金贷款,却也浪费了销售订单的货款回笼这个天然的风险缓释手段。鉴此,笔者认为,更优的融资方案是考虑突破国内订单融资的现有框架,即基于子公司的销售订单,为集团总部办理“统借统还”版本国内订单融资,并划拨给子公司使用,专项用于子公司特定订单的备货支出;同时通过协议约定,子公司在贷款银行开立回款账户,专项用于接收订单销售回款,并划给集团公司进行资金归集后,最后用于归还贷款银行的融资。
构造贸易、虚假关联交易、罗圈贸易、重复融资,是国内贸易融资的常见毒瘤,不仅给国内贸易融资带来了巨大的信用风险,也使银行面临潜在的合规风险。这些高风险行为,银行通过常规的单证审核,几乎无法防范。从根本来说,这些高风险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单家银行并不知道企业的详细贸易情况和融资情况;另一方面,单家银行也不知道企业在其他银行的融资情况。换句话说,如果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上述风险问题就能大大改善。
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笔者认为,一个有效的途径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事实上信息共享平台在贸易融资领域已经不是新鲜事,譬如数字外管平台(ASOne)的报关单核验平台和登记平台,以及出口融资业务登记平台、人民银行的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等。但目前还没有服务于国内贸易融资的信息共享平台。因此,为有效防范国内贸易融资风险,笔者建议建立国内贸易融资信息共享平台。为保护企业信息权利,平台应由监管部门或银行业协会牵头建立,单家银行无权查询客户详细信息。平台应包括以下功能:
防范重复融资。银行在办理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国内贸易融资时,向平台上传单笔贷款的信息及其项下的发票信息。平台系统自动校验发票信息,一旦发现相同发票信息,自动提示贷款银行。
防范罗圈融资。同样基于银行上传的贷款和发票信息,一旦系统监测到融资项下交易产生闭环,即自动提示贷款银行。例如,平台如果存在A从B购买货物,B从C购买货物,C又从A购买货物的贷款信息,系统就会自动提示;银行再根据交易的时间、金额、货物等情况,综合判断是否涉及罗圈融资。
防范深度关联交易。平台可嵌套企业股权结构数据库,系统自动监测基础交易买卖双方是否存在股权关系或深层股权关系,企业高管是否存在关系等,并将监测到的关联交易向贷款银行进行提示。
防范异常交易对手。一般银行融资会把注意力放在对借款人本身的审查上,而基本没有,或者说没有条件对借款人的交易对手进行审查。而实际上交易对手往往也是虚假贸易的关键。依托共享平台,可以探测数据异常的交易对手,并对银行进行提示。例如,如果系统监测到某单一企业是20余单国内信用证项下基础交易的卖方,将会予以提示;银行人员可结合企业情况进行判断:如果该单一企业是国内大型供应商,则应属正常;但如果只是规模不大的小型企业,则该企业的交易可能仅仅只是用来作为构造贸易。
近年来,对5G网络、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科技等炙手可热的科技手段的运用,大大提高了金融服务在销售端的效能。然而遗憾的是,贸易融资的风险防控和审核手段还停留在十几年前——交易情况有赖于偶尔不远千里的实地调查,业务审核纯靠人工,贷款决策纯靠人员经验,成本高、耗时长,风险控制效果也难言理想。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部分规定由于执行起来人力成本太高,往往也成了一纸空文。
鉴此,要突破国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的瓶颈,应该加大科技手段的投入。科技的投入,能够成倍提升风险控制的效率,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有利于将人力用在刀刃上,决策也会更科学。
利用机械代替机械性工作。国内贸易融资的业务审核环节,银行人员承担了大量的机械性工作,如增值税发票的查验、应收账款融资的查询和登记、资料的打印整理、系统数据的多次重复性录入等。这些工作简单而重复性高,但却极其耗时间。其实这些机械性工作,只要从一些程序设计公司购买个性化定制的自动化办公脚本或工具,就可以让电脑自动完成,且速度快、成本低、准确性高。这样也能腾出人力进行更复杂的风险管理。
利用5G即时视频代替实地调查。正如前文所述,国内贸易融资的一大痛点是货物流“不明显”。对此,银行无法从单证审核获得,而传统的方法是实地调查,成本又太高。所以,所谓货物监控只能是“纸上谈兵”。然而5G网络的出现则提供了新的货物监控的可能。5G网络的超高传输速度完全可以支持4k超高清视频的即时传输,银行人员也就可以利用即时通讯工具,通过视频方式见证货物的运输、交付、入库、出仓生产等过程;必要时还可进行录制,作为贷前审核和贷后检查的重要资料。
利用人工智能代替简单重复审核。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迎来井喷式发展。依托文字识别技术和智能分析模型,人工智能审核单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相比于国际贸易单据的复杂性,国内贸易融资审核的单据——增值税发票,则格式固定、审核标准简单统一。因此,人工智能审单有望更快地应用于国内贸易融资当中。例如金额的汇总、交易双方信息的比对、日期的逻辑校验、货物品种和单价的汇总分析等,都可以依赖人工智能进行提取分析。提取的相关信息还可以直接录入到银行的内部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外部系统,方便进一步的分析。
利用大数据分析代替纯经验分析。目前绝大多数国内贸易融资项目的审批,都要依赖银行领导、审批人、贸易金融部门人员的贷款项目经验做出。但个人经验不可能面面俱到,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往往也容易产生很多“拍脑袋”项目。实际上,大数据模型分析在互联网营销当中已经使用得相当普遍。每一个广告推送、资源投入、产品创新的背后,都是海量的数据分析、详细的用户画像以及科学的模型测算等。笔者相信,这些分析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国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帮助银行进行项目决策以及风险防范。例如,目前已经有专门的公司收集行业总体信息,包括企业规模、产品价格、产量、销售额、销售周期、淡旺季等。利用这些数据建模,就可以帮助银行分析企业的融资行为。譬如:授信额度是否合理,融资期限是否符合行业销售周期,融资时点是否符合销售季节,单笔业务货物价格信息是否合理,销售量是否合理。如果国内贸易融资项目的某指标明显偏离数据分析模型建议的阈值,则表明项目存在较大风险,应该审慎办理。
国内贸易融资产品的运用有助于满足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建议银行突破国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瓶颈,多提新思路、多用新方法,进一步发挥国内贸易融资缓释信用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