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合作发展与实施路径研究

2021-11-23 13:20东野圣萍
北方经贸 2021年8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旅游

东野圣萍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一、研究背景

2019 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就“一带一路”建设的美好蓝图发表讲话,提出要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将联袂共建“一带一路”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并决心为创建开放、合作、创新、共享的世界经济贡献力量。随着全球化速度进一步加快,作为新型区域性的合作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以运输通道为纽带,合作机制朝向多元化发展,期冀建立责任与利益并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大发展战略,可拓宽我国与他国经济合作空间,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跨越地区宽绰,且触及诸多领域,就前景来看,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我国积极推出的一项重大发展行动战略,也是面向世界,需要全球共同参与的倡议方针。基于这一倡议,我国乃至全球的旅游业将会迎来发展机遇,同时中国与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将日渐密切,国际合作意识不断升温,在此影响之下国民的综合素质也会与之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旅游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旅游业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行中发挥作用将不容小觑。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合作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不同区域文化交流互动

“一带一路”沿线汇集着数种古国文明,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区内丰富的文化遗产仍然璀璨生辉,各族异域民俗风情备受欢迎,世界各地到此旅游的人民络绎不绝。如今这些古老文化经过时间的洗礼淀积出不同时代的色彩,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体验跨时空的历史韵味。通过“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合作,国际客源通道将逐步拓宽,沿线文明成果将会得以活化,而现代文明之间也会进行交流融合,与此同时产业经济效益随之提升。因此,“一带一路”沿线旅游不仅使得重要的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加速了区域间不同历史文化的互通。

(二)促进区域间多项目标的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合作的有效推进,将会为各产业间的国际合作提供更加优渥的环境,进一步实现区域间多项目标,更有利于地区中长期规划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拉近地区间的距离,增进各国间的信任从而改善国际关系,还可加强沿线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探索和突破国家界限,不同地区间的资源得到高度整合、技术创新达到新高度、资金融合开拓新途径,大型区域的跨国旅游贸易发展格局也将逐步形成。“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合作将进一步增加就业与收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促进沿线各地区经济发展。

(三)有助于旅游产业实现新突破

“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合作将有助于沿线地区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实现新的突破与转型。在各自独特旅游文化资源背景下,沿线旅游目的地可根据不同旅游类型和产品分类,互相之间取长补短,打造属于自己本民族特色的旅游品牌,促成旅游产业多层次多元化发展。

三、“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合作发展

(一)“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合作基础

1.地理位置独特。“一带一路”所经之地位置特殊,沿线贯穿风貌各异的地区与城市。“一带一路”的区域覆盖面较为广阔,在国内自东向西跨越陕、甘、青、宁、新西北五省,西南地区涵盖川、渝、滇、桂四个省份,另外,东北地区的黑吉辽三省以及沿海港澳台地区和我国其他内陆地区也均有涉及;放眼国际范围,“一带一路”的影响力度延伸至中亚、西亚、东南亚、亚欧、非洲等广大地区。

2.区域旅游资源富集。“一带一路”范围广大,覆盖约六十五个国家,沿线地区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汇集世界上诸多自然文化遗产。首先,资源数量占比丰富。其中亚欧地带的自然旅游资源种类繁多,包揽海洋、山脉盆地、高原等多种地形资源;人文资源底蕴深厚,拥有众多古典文明积淀。其次,资源空间分布广泛。“一带一路”兼顾东西方文化差异,深刻体现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三大经济发展形态,其中旅游资源多跨越国界与地区边界。具体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主要集聚自然遗产资源,海上丝绸之路范围内多为世界文化遗产;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在第一、第三亚欧大陆桥及海上丝绸之路上呈带状分布;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沿第二、第三亚欧大陆桥及海上丝绸之路分布。一带一路沿线涌现出一批广受欢迎的重点城市,依附丰富而独特的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资源,催生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旅游景点与品牌,作为国际旅游的主要集散地备受游客欢迎。

3.良好的合作前景与优厚的政策基础。“一带一路”沿线优势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将吸引着大批国际游客前往,其所经区域的国际旅游业发展速度迅猛,未来将成为重点发展的旅游增长极。与此同时,世界上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场所在地经由丝绸之路沟通相连,未来将备受重视,开发潜力巨大。由此可见,沿线城市发展颇具活力且各国合作前景良好,可实现沿线旅游客流增长以及沿线各国合作共赢。基于这一良好前景,近年来,各国政府都认识到“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开始不断注重沿线区域旅游的发展。部分地区不论是制定关于“一带一路”沿线旅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还是出台惠民惠企的优厚政策,都注重国际外交,构建完备的政策体系和评估指标体系,鼓励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例如欧洲对公民休假权利的保障、国家之间签证互免政策都大大促进区域内国际旅游流动与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合作内容

在“一带一路”沿线现有布局之下,沿线区域旅游合作的内容主要围绕政策制定、基础设施修建、加大客流来往、扩大旅游融资投产等方面展开。

第一,商定旅游政策来营造旅游环境。沿线各国政府应达成合作意识,共同商定有利于区域间合作发展的方针政策与规划方案,为各国旅游合作发展开通”绿色通道”。在沿线有条件的国家地区实施旅游免签政策,达到国际旅游无障碍。第二,共建旅游基础设施。通过修建旅游干线,连通中国与中亚、欧洲乃至非洲的陆上交通干道,在现有的交通要线基础上,继续贯通我国与欧洲之间的城市。第三,通过旅游客流往来实现惠民利民。以相关旅游优惠政策为基点,利用联通的交通要道与边界的交通工具,使广大国际游客实现出行便利。完善升级旅游服务体系,实现各国之间联手开发旅游产品,打造吸睛高质量旅游产品。第四,放宽旅游融资,鼓励相互之间“引进来、走出去”。

(三)“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合作机制

为使沿线旅游合作有序进行,政府、企业之间应建立平衡有效的旅游合作机制,以应对旅游合作过程中遇到的突发状况。“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合作机制建设主要围绕日常工作、政府协商、投资促进等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日常工作机制。若使旅游合作常态运行,“一带一路”沿线的区域旅游合作应通过建立合理平衡的日常管理工作机制来处理日常事务。例如,共同商定合作协议、合作战略等制度,联合开发旅游资源、设计旅游线路产品,共同应对日常障碍难题、有效进行旅游企业的合作谈判,定期开展合作论坛,总结交流合作经验等。

第二,政府协商机制。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合作战略有机常态化发展,沿线国之间可成立相应协商委员会,经常召开协商会议,协商内容可包含旅游客源推送、旅游融资投资、联合进行旅游产品的营销等方面。政府间推行共同协商机制,在凝聚合作力的基础上,提高旅游合作经济增长点。

第三,投资促进机制。“一带一路”沿线旅游业发展前景良好,在沿线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将吸引融资与投资,在经贸投资推动下,帮助其他领域的产业顺利成长,有利于产业融合发展。无论是“一带一路”投资基金的建立、投资银行或金融开发机构的设立,还是推行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都是投资促进机制的重要表现,在此基础上可鼓励社会资本、公私合营资本参与‘一带一路’旅游开发。

四、“一带一路”沿线旅游的挑战与实施路径

(一)“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合作开展的挑战

1.政治与社会安全形势不稳。“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带现如今主要有五条线路,分别为北美、北太平洋、日韩、中国、蒙古国、俄罗斯、欧洲的北一线;从北京为起点经俄罗斯到达北欧的北二线;中国北京经中亚至西欧的中线;从中国泉州出发过南海经东南亚南亚最后到达地中海沿岸的海上丝绸之路南线;以及中国连云港出发过新疆中亚抵达欧洲的中心线。五条线路除北线两条线路外都存在安全问题,尤其以中亚西亚地区最为突出。近年来,由于国际上和地区之间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幻不定,导致中西部地区安全状况面临威胁与挑战,整体形势日趋复杂。放眼中东和南亚,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使该地区屡遭威胁,该地带所发生的民族冲突就占世界民族宗教冲突的一半之多。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信任度不高,难以平等宁静的对话,严重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旅游的良性发展。

2.旅游障碍多,便利化程度低。“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尤其是中亚、西亚的国家,民族构成复杂,语言多样,难以培养专门旅游人才。中亚五国不仅有五种民族语言,还保留有46 种少数民族语言,因此语言障碍明显。另外,各国货币不统一,法律、旅游政策等更是各不相同。发展旅游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门性人才,而“一带一路”沿线所必备国际旅游人才更是需要懂得沿途国家的语言、法律、经贸、文化等专业知识,因此对于我国来讲,培养专门旅游人才需要极大成本。另外,“一带一路”沿线地带还存在高山、沙漠等生态恶劣的环境,也降低了旅游的便利性。

3.经济交往少,互助作用低。经济互助是旅游交流的重要推动力。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连接亚欧经济繁华区,然而中部走廊沿线国家处于两个高地之间的经济凹陷区。该地带的国家通常地广但人稀,经济欠发达,生产力偏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难以吸引并留住外来旅游者,因此直接影响旅游需求。例如,靠近中国西部的中亚五国总人口远不及我国东部一个省的人口量,再加上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简单,难以与我国在经济上互相依靠。我国与中亚通常进行单方面经济交流,在能源进出口方面,石油与天然气是我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主要对象,而中亚地区则不然。

(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发展的实施路径

1.融合产业创造丰富旅游产品体系。首先,进行产业上的深度融合,刺激沿线各国消费新需求,可促进多种新型跨境生产和服务,为各种新需求萌生新产业;其次,重新组合创造新型旅游产品,为新类型产品奠定了产业基础;最后,引领新技术发展,改变原有技术的格局,为新技术新科技发展创造条件,从而有利于有效地混合搭配不同产业的技术。

2.创新政策引领旅游供应主体。设立良好的创新政策首要举措就是激发投资主体的积极性。首先,帮助投资主体提高自身创造性,吸引各国投资主体纷纷定居“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区,必须出台创新型开放型政策,为投资主体创设安全稳定的环境;其次,激发各国相关投资主体发掘新市场,抓住新机遇,引导其树立合理寻求利益的理性追求;最后,整顿并完善政府部门的服务功能,提高各国政府的办事效率,部门之间进行优质高效地协调办事,为公共、商业主体提供和谐共处的坚实平台。

3.有效管理保障优越的服务品质。通过有效的管理,建立优质的旅游服务品质,保障旅游服务的质量。首先,建立运营“一带一路”优质的旅游服务体系,帮助实现游客价值。其次,提高整合后的服务品牌价值,建立游客价值链网络,有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创造共同利益,增加旅游消费者数量并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从而为不同服务品牌提供新路径。

4.多样的人才确保旅游创新活力。“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发展需要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培养高质量多样人才可为其增添活力。首先,变革现有教学模式与教育体制,设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构造一套专门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其次,加强各国间的留学生交流学习力度,有质量地严格把关留学生规模,有效促进跨文化交流。最后,塑造良好的社会消费环境,宣传“一带一路”沿线旅游,丰富群众生活阅历,提高社会群众整体综合素养,持续为“一带一路”旅游发展创造活力。

5.共享的思维分享强大的市场潜力。树立共享的思维首先需要打破沿线各国旅游分散独立的固定思维,各国之间应加强协同发展,共同参与,共同思考,共同开发市场。其次,技术革新推动沿线旅游发展,因此攻破技术壁垒显得尤为必要,各国应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共享学习经验,联合克服各国发展失衡的现象。最后,扩大客源市场已成为释放潜力的重要手段,应了解沿线各国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努力吸引顾客,留住顾客,维护忠诚客户。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旅游
中国企业如何走进“一带一路”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一带一路”上的手艺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