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理性看待才能发挥作用

2021-11-23 09:50姜玉婷编辑张影设计刘仕悦
留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班级家长学校

记者_姜玉婷 编辑_张影 设计_刘仕悦

以开放积极的心态参与家委会的工作,才能让这一平台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这句话曾是许多家庭的家训,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反映出历代家长们的理想和对晚辈们的期望。历史在曲折中发展,时代在变化中进步,无论古今,家长对于孩子的热切期望与悉心培养别无二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家长为孩子做好规划并不遗余力的付出的同时,也在不同的时代留下了家庭教育的缩影。其中,“家委会”便是当今家庭教育参与到学校教育之中的一个显著体现。

提到“家委会”,一般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指社区家属委员会,其二是指学校家长委员会。早在2017年11月,一则上海某小学家长在家委会竞选中攀比学历、职业、收入等内容的新闻在社会上引发了讨论。由此,用作学校家长委员会之含义的“家委会”开始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家委会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促使社会开始审视这一平台,思考家校之间的权责关系问题。

我国家委会

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最早提出,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以加强联系沟通、增进家校互动、促进学生成长。

可见,学校成立家委会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以便于家长通过家委会反映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学校的家委会分为班级家委会、年级家委会与校级家委会三种,不同层级的家委会的职责有共性也有不同。

班级家委会首先要关注班级的教育教学基本工作,帮助班级解决困难,多为班级办实事;同时家委会成员要根据自身的能力与优势,为班级的各项活动提供支持,并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除此之外,班级家委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向年级家委会与学校家委会反馈家长对于班级和学校的意见与建议,协助调解家长与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年级家委会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定期会议。在班级家委会的职责之上,年级家委会还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各方资源、渠道,为班级家委会活动提供帮助;并从孩子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举办学生或家长座谈会、专题性的讲座、研讨会或沙龙活动等。

与班级家委会和年级家委会相比,校级家委会的职责要更加多元。校级家委会要时刻关注学校各项工作,参与学校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要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了解学校的近期发展规划与计划的实施情况,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同时要积极与年级家委会、班级家委会保持联系,获得家长的支持,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在家委会的实行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两种极端的状况:一种状态是家长与学校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家长对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并不了解,无法参与家委会的日常工作;另一种情况是家长过度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学校未来的发展,以至于通过家委会过度介入学校的日常教学与管理,不利于构建良性的家校关心。

发挥作用也饱受诟病

2021年9月,有两则关于学校家委会的新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深圳某校初中二年级家委会发动所有班级学生家长为教师送礼,负责人公然催促送礼进度,后被有关部门叫停;福州市教育局下发通知,严禁家委会收取“班费”、组织“谢师宴”,或以任何名义向教师赠送礼金礼品及有价证券等行为。

这样的新闻并不是个例。虽然家委会在家校沟通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将家庭和学校有机结合在一起,并且在家长层面对学校的教学进行有效监督。但是,家委会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社会的不满。总结起来,家委会的弊病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无条件完成学校任务的压力。对于家委会而言,支持学校工作本无可厚非。但是,部分学校要求家委会无条件接受学校提出的打扫卫生、清洁环境等要求,在学期开始和学期结束的时间段,受到下学期更换教室的影响,打扫清洁的难度更大。而在学期中,学校还会向家委会提出定期布置教室、组织班级活动、选定演出服饰等任务。学校发出号召,家委会必须行动。实际上部分学校也在借助家委会的平台,模糊家委会的权责与边界,将本应该学校承担的责任过渡给家长,时间久了,不免给家委会造成许多日常工作以外的压力。

家委会竞选成为部分家长的秀场。家委会属于志愿服务组织,但加入家委会也需进行审核。因此,许多家长为了能够顺利加入家委会以拉近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将家委会作为自己展现优秀履历的舞台。在竞选家委会成员的过程中,部分家长以自己的“硕士”“博士”学位以及“行业精英”头衔作为自我介绍的重点,既模糊了家委会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又违背了公平竞争以促进家委会更好履行职责的初衷。如此,家委会中家长攀比之心盛行,构建家校之间沟通桥梁的家委会摇身变成家长展现自己的舞台。

被迫支持提议的无奈。每到节日,有些家委会就会活跃起来。在家委会成员中,有些家长认为在节日期间表达对于老师和学校的感谢会换来对孩子的重点培养和关照;有些家长认为老师对于班级的付出十分辛苦,因此希望借节日的契机单纯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心……这些出发点虽有不同,但落脚点终会变成在节日前,家委会发布通知,已经为老师选定礼物,需要每位家长出资支持。无独有偶,家委会要求家长出资并不仅限于购买节日礼物。部分家长曾提出,大家集资在班级设置奖学金,以奖励成绩优秀和进步幅度大的学生。

这些提议一经提出,便引发许多家长朋友的不满。一些家长认为,老师教书育人很辛苦,但是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有意义的手工作品或者亲手写信表达对老师的感激,更能够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且对于小孩子来说,正是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阶段。学习是学生的任务,对于学习好的学生与成绩进步幅度大的学生应该在精神上对其进行鼓励,而不是让学生形成进步的目的是为了拿到奖励的想 法。

不过,即便有各种不满,多数家长也不希望违背家委会的意志,以免自己的做法让孩子在班级里显得格格不入。

家庭教育焦虑的缩影

回顾历史,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历史悠久,且主要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一是自战国到秦汉,二是魏晋南北朝。长期以来,家庭教育对于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的巩固与发展,促进古代各类学校的产生与进步,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对于形成民族文化传统和家庭道德观念,乃至于对国家政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族文化学术思想的变迁,均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究其渊源,在商周时期学在官府,贵族子弟方可享受接受教育的权利。战国后开始学在民间,私学兴起,家庭教育就是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自汉代始,家庭教育的体系逐渐形成。当时教育内容可以划分为家学与家训两类,教学程度又可分为孩童的启蒙教育与专业的知识技能教育。在启蒙教育中,主要训练孩子读书写字的基本功,进入专业知识技能教育阶段,便开始学习经学、律学、史学、天文历算、医学和艺术等。在经学中,尤以儒家学派的知识为主。在统治阶级尊儒学思想的指导下,儒学教育成为两汉时期官学和私学的主流。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开始出现关于家庭教育的作品,时至今日这些作品仍然为世人所称颂,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嵇康的《家戒》、向朗的《戒子遗书》等。

由此可见,从古至今,家长参与的家庭教育在孩子读书成才的过程中均在不同程度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在发生改变,面对时代的要求,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性更甚从前。

良好的教育背景,优秀的成绩学历,是人进入社会的第一块敲门砖。“幼升小”“小升初”等考试的压力为家长带来的恐慌引发深层次的教育焦虑。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家庭中至关重要,但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与关注不限于家庭教育之中,更渗透到学校教育之中,希望能够通过与老师的沟通与交流为自己的孩子争取更多的关注与更加专业的培养。应运而生的家委会便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增进与老师的沟通与交流的角色。不甘屈居人后,希望孩子受到学校重点培养的心情日积月累,并在家长的心中形成焦虑,这种焦虑又变成家委会中争先恐后的对于学校工作的无条件支持与对于老师工作的无条件支持。

这种支持逐渐变成了家长期待通过家委会对学校的支持而给孩子“走捷径”,也促成了学校希望“换资源”“找劳力”而把家委会变成“学校临时工组织”“变相小圈子联谊会”,这些不仅偏离教育本质,更影响教育公平。

理性看待才能发挥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些内容提醒教育工作者继续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缓解教育的焦虑。

教育焦虑或许一直存在,但家委会的运行却可以走向规范。构建和谐良好的家校关系不仅需要家长的理解,也需要学校的配合:一方面要制定有效的规定,让家委会的运营权责清楚、有据可依;另一方面要让家长理解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心态的重要性,认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回归内心,自主建设积极的精神境界。并且需理性地认识到家委会的重要作用,努力发挥好学校和家长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与此同时,家长要把握好家庭教育的环节。首先,要强调立德树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更多关注未成年子女品德、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其次,在家庭教育方法上,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最后,家长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 络。

在家校关系中,家长要相信学校教育的公平,理性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二者的合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只有以开放积极的心态参与家委会的工作,才能让这一平台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拎客

海外家委会

家委会并非我国的独特产物,在其他国家同样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

海外家委会大多指“PTA家长教师协会(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PTA建立目的同样是构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帮助家长学校教育。PTA主要由家长和老师组成,既不隶属于官方,也不隶属于学校,其工作的内容包括学生学习生活与发展的方方面面。

迄今为止,海外各国家委会中较为成熟且拥有话语权的是美国学校的家委会、英国学校的家委会与日本学校的家委会。除此之外,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家委会也均具备一定规模。

美国的家委会最早诞生于1897年,其前身为“全国母亲大会”,成立初期由2000多名家长、教师、工人和立法者组成。至1908年,正式更名为母亲和家长教师协会全国代表大会。

英国家委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19世纪末美国家委会的推动。1994年,英国在出台的教育法案中提出,当地学校需建立有家长代表的管理委员会。从此以后,家委会在英国各地学校里生根发芽,至今已超过1万个。

日本的家委会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明治维新时期。彼时的家委会更像是“家长会”“后援会”,主要对学校进行资金支援与资助。至1945年,日本战败后,儿童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关注点。在当时驻日盟军总司令主导下,PTA的规模开始在日本各地扩大,至1952年10月,日本东京举行“日本父母与老师会全国团体结成大会”,标志着日本国家级PTA组织的出现。

作为在学校与家长之间搭建的桥梁,海外家委会的职责也各有特点。

在英国,家委会通常由学生家长和当地社区代表组成。他们的主要工作并不是协调学校教学事宜,而是帮助学校解决实际的问题。比如,对于大部分英国公立学校来说,资金不足是主要问题。因此,家委会需要定期组织会议,制定校内筹款活动计划。不仅如此,家委会成员也需参加一些学校的活动,如陪伴低年级学生外出参观游览、设计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谊活动以及在有需要的时候打扫校园卫生等。

英国的家委会虽然属于自愿加入的志愿性质,但想要加入仍要从提交简历开始,经历层层审核。同时,家委会还将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选出会长,会长任期三年,以更好地为家委会服务。

日本的PTA属于民间非营利性组织,将参与学生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校日常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工作。日本的PTA还将组织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组织学校旅行、承办演讲活动等。除此之外,PTA也会负责学校普法日活动并在学期末打扫校园卫生等。

猜你喜欢
班级家长学校
班级“无课日”
班级英雄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