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旭
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7
项目管理的概念是指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从而实现项目的目标。但在项目的分析和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存在很多的风险,而所有这些内部或外部风险都称为项目风险。在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目的是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同时确定相应的风险并执行有针对性的方案对策,这是整个管理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项目经理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在项目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在外部,项目经理必须具有高度的专业能力,这就要求项目经理妥善管理与政府的外部关系,并确保政府与企业之间的项目在各个方面保持同步,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在内部,项目经理必须找到一种方法,使团队团结起来,并与团队进行默契合作,以确保项目的有效执行[1]。当然,项目经理还必须充分了解整个项目流程,并考虑到项目质量和安全等各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项目经理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有效地避免一些风险的存在。
成本投资是项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成本管理不应低估。一些大规模项目往往涉及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工序之间接口协调的问题,而且对于一般项目而言,需要更加复杂精密的分工,协调整合这些不平衡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除此之外,经济的法律制度仍然不完整,市场标准和相应的规则仍然不成熟,且行业竞争中还会有很多不公平的项目融资等风险。所以,只有搞好每个项目的成本管理,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从而推行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使企业得到蓬勃发展。
在当今社会,通常由企业执行的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材料管理不严,浪费现象严重。在成本增加、管理和控制不善的情况下,项目的预算和实际成本可能不尽相同,就会造成越来越大的财务损失,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材料的采购和使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较低的材料,而一般项目亏损,都存在材料管理不善且浪费的问题。如没有领用料制度、制度无人执行、材料进出库无数、余料无回收、材料物资过量消耗、以及材料供应记录不全等现象。因此,只有正确识别风险,加强风险控制与管理,按照有关的法律,规定的程序处理风险事件,才能将材料管理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范围。
随着互联网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战略风险影响着企业目标的实现,因此,寻求企业战略中质量风险的控制和防范措施是企业面临的紧要问题。质量控制和风险预防是方法和技术问题,而公司战略规划则是政策和战略问题。因此,为了避免战略规划过程中的失误,就必须加强质量控制和风险防范,以确保战略规划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最佳目标。在公司战略规划方面,加强对高质量风险的控制和防范是有效避免风险,促进公司发展的关键[2]。
高层领导是公司的核心,是战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质量控制和风险预防方面,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全方位提供大力支持,宣传和落实安全生产和质量保证的思想观念,加强质量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并切实实现安全生产、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目标。只有在管理层的高度关注下,质量风险管理才可能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积极实施,从而进一步提升员工对质量风险管理的兴趣,并对企业有更强的认同感。为了减少和控制风险,企业可以面向全体员工开展质量风险管理方面的相关培训,这样既可以提高员工的质量风险管理意识和专业技能,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在企业中开展质量风险管理工作涉及的部门和人员都很多,为了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并避免各部门沟通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有必要协调好整个过程。而想要做好协调工作,第一步要明确界定企业各部门的质量风险管理职能,建立严格且明确的质量风险管理责任制度,并由各部门承担明确的质量风险管理责任,只有完善整个工作链,才能安全有效地开展每项工作。第二步是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风险管理组织,使整个质量风险管理过程能够正常运作,并使企业在这一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在各方面将协调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本上加强质量风险管理工作[3-5]。
综上,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将风险造成的不良影响尽量减至最低,从而确保企业的安全有效运行,这对于建立和改进质量风险控制和防范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企业附加价值和获得消费者满意的基本保障,因此应逐步加以改进,使企业能够实现长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