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晶
(南京审计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江苏南京211815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北京100875)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迈入新的历史时期。新时代预示着新变化,审计工作正在从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服务于国家治理的新型审计转变,从单纯的查错纠弊审计向监督与保障并重的综合审计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创新成果,正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这使得新时代背景下的审计工作呈现出数据处理基数大、业务专业跨度大、舞弊方式隐蔽化、人机协同智能化等新特点。为适应这些新变化和新要求,审计工作需要在理念、功能、重点、方式等方面突破原有限制,朝着价值理性审计、建设服务型审计、数字信息化审计、公权力全覆盖审计的方向变革与发展。实施“人才兴审”战略,培育和打造适应新时代审计工作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是推动我国审计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本文旨在回答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培养什么样的审计人才”及“如何培养”的问题。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国家选拔审计人才的基本准则。审计当中的“德”是以诚信致公为根本体现的,其中诚信是致公的前提,致公是诚信的目的,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新时代审计人才核心素养的“首席”。强化诚信致公的审计意识,搭建起以诚信致公为基础的审计范式,是提升审计绩效、践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必经之路。
诚信是审计人员工匠精神“匠德”的核心。“诚”即诚实,“信”即信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站在第三方立场不偏不倚地开展工作,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一个审计项目从下达审计通知、进行审前调查、制定审计方案、实施现场审计、汇总审计结果,到最后确定审计报告,每个阶段都要求工作人员将诚信作为信仰,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隐瞒不报。“无诚信,不审计”,诚信是审计工作存在的前提,也是审计结果是否可信的关键。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信用监督体系和法律惩戒机制尚未健全,培养审计人才的诚信“自觉”显得尤为重要。
致公是审计工作的根本宗旨和终极目标,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致力奉公。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审计人员受国家和人民委托依法从事审计事务,本质上是代表国家和人民在行使审计监督权。这就要求他们牢固树立为国为民的“公德心”,时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恪守“忠诚、清廉、奉献”的审计精神。二是保证公平公正。审计工作承载着国家和人民的信任与希望,国家和人民期待的是客观公正的审计结果。审计人员作为审计活动的执行者,必须独立于利益相关方,排除权、情、利等因素的干扰,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审计人员只有秉承公平公正的态度,才能取信于审计授权者、委托者以及社会公众,才能真正树立审计的权威形象。
诚信致公是审计工作专业性和政治性的根本保障。未来审计人才“诚信致公”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高校从认知、情感、意志“三位一体”的视角综合推进。首先,开展诚信致公的认知教育,明确诚信致公在审计工作中的特殊地位与特别价值,形成“要审计必须诚信致公”的意识。同时利用审计领域的正反面案例深化未来审计人员对于诚信致公素养的理解。其次,强化诚信致公的情感教育,提升诚信致公在审计专业学生心目中的价值感、荣誉感、使命感。通过新媒体、自媒体广泛宣传审计行业诚信致公的模范,营造诚信致公的积极氛围。最后,加强诚信致公的意志教育,努力践行诚信致公的承诺,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将诚信致公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建立审计学生诚信致公个人档案,推行诚信致公“一票否决制”,同时启动相互监督机制,惩治违背诚信致公的一切行为。
每项职业都需要有特定的思维模式与其工作性质相匹配,审计也不例外。审计人员在调查取证过程中要想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必须拥有审辨创新的思维。审辨重反思,创新重求异,两者密不可分,共同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
审辨思维,又译批判性思维,被许多国家置于21世纪技能培养的首位,它包括质疑批判、分析论证、综合生成和反思评估四个要素。质疑批判是审计监督本质的根本要求,审计的过程就是对被审计对象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质疑的过程。只有秉承质疑批判的思维才能敢于发现、勇于发掘被审计信息背后的问题,也才能为进一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分析论证是指通过对被审计信息的理解、分析、思考、比较、判断等,发现信息之间的规律性或不合理性。例如,利用财务收支数据可以分析部门经费使用的合理性、效益性如何以及判断是否存在挪用、浪费等现象。综合生成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即通过对审计过程的整理与总结,得出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意见、形成审计报告。反思评估则是对整个审计过程进行监控、评估和改进的过程,该要素可以使审计思维更加理性、审慎。综上,审辨思维及其各个要素充斥于审计工作的各个阶段,是审计人才最核心的思维能力之一。
新时代的审计人才要有新担当和新作为,就需要坚持和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创新思维是指突破原有思维和行为定势的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特别是发散思维、辐合思维、组合思维等的结果。审计人员在调查、取证、证据鉴定等阶段都需要依靠发散性思维开展工作,即沿着多个方向、从不同角度审查被审计对象,避免因伪证、拒证、误证等原因陷入审计无解状态。又因每次审计的对象、内容、环境等存在差异,使得审计工作不会也不被允许因循守旧,发展与创新是其必然要求。特别是面对一些复杂案件、疑难案件时,审计人员要善于多角度考虑问题,既可以利用辐合思维将多方证据和各种信息进行梳理聚焦、分析推理,也可以尝试组合思维将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事物进行自由组合。只有跳出固有思维的束缚,大胆假设,敢想敢干,审计工作才会不断涌现新思路、取得新突破。
审辨创新思维是审计工作取得成效的必备思维。培养新时代审计人才审辨创新的思维能力可以从环境创设与思维训练两个方面着手。研究发现,宽松的环境更容易激发人的思维活跃性。事实也证明,相对于刻板、严肃、压抑的氛围,人们的很多新想法、新思路都是在比较松弛的状态下出现的,这就提示我们,审计人才培养工作要努力营造一种开放包容的教育环境,特别是课堂环境。例如,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质疑,允许不同声音的出现;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创造,允许奇思妙想的发生。此外,基于真实情景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审辨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设置情景案例,鼓励学生质疑与批判;针对某个疑难问题进行头脑风暴;不断反思问题解决的全过程(问题发现、问题形成、想法产生和想法评估)等均可以明显提升审计专业学生的审辨创新能力。这些思维训练可以通过单独开课或者嵌入专业课的方式作用于学生。
为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国家提出审计监督全覆盖的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要构建全面覆盖的审计监督体系。这对审计系统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解决任务重与人手少之间的矛盾,确保审计全覆盖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强化审计人才专业能力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其中,专业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培养拥有多种学科知识、掌握多样审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审计活动始终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并不断进行开拓、创新。随着审计环境、审计内容的发展变化,审计人员也面临着更高的知识要求。例如,政策落实审计、政府财务报告审计、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等新兴审计业务的出现,要求审计人员除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兼顾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对资源环境知识的关注。大数据、云计算等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又要求审计人员掌握数据采集、信息管理等相关的大数据审计知识。事实也证明国家对审计人才的需求正从传统单一的“财务审计型”向跨学科、多领域的“复合型”转变。马德林等(2020)对国家审计机关2013—2018年的招聘岗位进行了考察,发现审计机关除了保持对工商管理、经济、财政、金融等传统专业的需要外,还对土木建筑、地质环境、矿业交通以及哲学、政治、数学等专业产生了需求。新时代审计人才的知识架构已区别于以往单一的“精专”模式,转向专业知识、相关知识、通识知识“一专多能”的复合模式。
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为实现审计目标,在审计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技术和手段。不同的审计业务因目标不同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有所不同。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审计业务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利用询问、观察、检查、函证、分析性程序、重复执行、重新计算等传统审计方法与技术的同时,统筹开发新技术与新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审计就是在信息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审计方法,它具有全面性、时效性、灵活性等特点。在大数据审计技术的帮助下,审计机关可以利用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国家经济社会运行数据,开展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和跨业务的深入挖掘与分析,能够有效提升审计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但这种技术对审计人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具备信息管理、计算机、数学、人工智能、财务、审计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
培养知技复合型审计人才,是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实施审计全覆盖的重要保障。为此,高校可以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实践三个方面全面发力。课程体系方面实行“1+1+N”(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通识选修课)模式,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根据社会需求每学年评估调整一次,保证与时俱进;通识选修课根据社会发展每学期筛选调整一次,保证丰富性与前沿性。要想培养知技复合型学生,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很关键。当前审计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知识技术陈旧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并适时到审计系统挂职锻炼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点。另外,整合各行业、各领域的审计数据,构建大数据审计实践平台,与地方审计部门、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也是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审计人才的一大趋势。
审计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经济监督工作,审计任务的完成不仅依靠坚定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专业能力,还需要稳定的心理特质。尤其是在审计活动日益庞杂的今天,审计人员的心理特质对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沉稳严谨作为优秀审计人才应该具备的心理品质,前者侧重情感稳定,保证审计人员客观中立的立场,后者侧重尽责性,保证审计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审计人员作为经济卫士工作在与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的前线,需要具备沉稳的心理特质。沉稳在这里指的是情绪的稳定性,具备这种特质的人处事稳重、心态平和、不易失控。例如,当审计人员查出某单位存在经济问题并责令其整改时,对方可能会为了保护自身利益推卸责任、百般抵赖,甚至威胁恐吓、暴力相向。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审计人员沉稳应对,以避免影响到决策的公平与公正。又如,某些审计项目(重大工程审计、扶贫项目审计等)因工作周期长、涉及人员多、关系错综复杂,导致计划进展缓慢甚至多次搁浅,倘若没有沉着稳重的心态,审计人员可能会感到压力巨大,出现急躁、厌烦、懈怠等不良情绪,同样会影响到审计的质量与效果。这是因为人是审计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人的情绪稳定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只有那些情绪稳定的人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身心资源去完成需要付出努力的工作。
审计是一项公正性、程序性、逻辑性很强的经济监督工作,还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严谨的心理特质。西方研究很早就发现严谨性是预测工作绩效效度最高的一种心理特质,Barrick等(1991)将具备严谨特质的工作者称之为“理想的雇员”。个性严谨的人是负责任的、守秩序的、思考周全的人,审计需要这样的人。审计机关受国家委托行使监督权,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严格按照《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做到审查账目要细心,善于捕捉账目中的疑点;追查线索要有“恒心”,严查深查关键环节;定性处理莫违心,保证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结论之间的逻辑严密性。审计人员只有做到了“讲责任”“守秩序”“遵逻辑”,才能保证审计的权威性与可信性。
只要有审计任务进行,审计人员的心理活动便不会停止,对沉稳严谨心理特质的需求也不会终止。高校可以按照知识——体验——训练的路径多管齐下提升或加强审计学生沉稳严谨的心理特质。知识方面以心理健康必修课为依托,重点介绍自我认识、情绪管理、压力调节、人格与职业等内容,使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体验方面以团体辅导为主要形式,使学生在安全信任的团体氛围中分享自我、调整自我、改变自我,尤其是提高个体在情绪、意志等方面的自我掌控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在真实情景中检验并调整自己管理情绪、调节压力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某些人天生就具有沉稳严谨的倾向(心理学上称之为黏液质的气质类型),可以保持稳定的情绪与严谨的作风;而有些人则需要后天的练习与培养才能强化这种特质。
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沟通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沟通素养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良好的沟通技巧与审计工作息息相关,它可以帮助审计人员争取到被沟通对象的配合,推动审计工作快速有序开展。妙言善听指的是仔细听与好好说,其从听、说两个维度阐述了未来审计人员所需要的人际沟通技巧。
善于倾听是审计人员在与被审计单位沟通过程中必须掌握的首要技巧。审计人员进入被审计单位后,先要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介绍;在审计过程中,常要听取有关人员对某个问题的解释与说明;审计结束后还要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因此,倾听是审计人员同被审计单位沟通信息的重要途径。倾听作为一种审计沟通的手段,是集听、看、思多感官于一体的交织融通的行为。首先要听内容,即沟通对象所传达的语言信息;其次要听语气语调,比如注意对方讲到哪里提高了声调又在哪里叹了口气;第三看表情与动作,观察有无微表情或下意识动作、言行是否一致;最后要思考有无“言下之意”。这些倾听技巧既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全面理解对方又可以据此评估语言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需要注意的是,审计人员在倾听过程中要保持真诚尊重的态度,这是被审计对象愿意、乐于沟通的前提,具体可以通过面带微笑、身体前倾、注视对方、偶尔点头表示赞同等方式传递给对方。
审计人员不仅要会查账,还要会说话。掌握说话的艺术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在接受约谈时大多处于焦虑、抗拒、观望状态,如何使对方放松下来、如实表达所见所想,直接关系到双方的沟通效果。要想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审计人员要先做足功课,熟悉被审计单位以及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提高谈话的有效性;展现给对方平易近人、态度温和的第一印象,避免严肃刻板不苟言笑;多使用开放式提问,既方便审计人员了解更多信息,也避免封闭式提问使对方无话可说;沟通过程中注意观察对方反应并适时澄清;适时表达自己的赞美,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尽管整个沟通过程由审计人员主导,但是切记要把谈话的关注点放在对方身上而非自己身上。
妙言善听的沟通技巧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涵盖了多种能力的复合型素养,所以该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协同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是主力。要将人际沟通能力列为学校的教育目标之一,并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环节层层渗透到审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当中。例如多采用你说我听、我问你答、相互交流、小组讨论等多维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同时将课堂上个体参与沟通活动的数量与质量按照一定权重列入最终成绩。社会教育是延伸与补充。一方面社会要倡导与人为善、人际和谐的社会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为未来的审计人才提供一定量的实习岗位,使他们在专业实践中练就人际沟通的能力。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团体,既各尽其责,又相互依存,朝着共同目标努力的过程。研究发现,个体协同合作的能力比一般的社会技能或个性特征更能预测团队的成功。可见合作可以帮助组织达到“1+1>2”的效果。当下审计全覆盖任务正面临着资源短缺、力量不足的现状,整合多方力量开展协同互助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所谓的协同互助指的是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之间的协同互助。
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协同合作的素养,促进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协同式发展。内部审计作为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第一道防线”,近几年在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控制自我评估(CSA)机制的引入使得内部审计的效率与效果有了大幅度提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积极与内部审计人员建立联系、形成合作,合理借鉴内部审计结果,提高国家审计的效率。与此同时,审计人员也需要社会审计人员的协同,以实现审计效益最大化。社会审计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一支重要力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拥有较高的竞争性。正是因为社会审计充分参与了市场竞争,所以其在风险控制、业务能力、人才效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国家审计力量的有效补充。国家审计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可以吸纳优秀社会审计人员参与其中,或者根据实际需要直接购买社会审计服务,两者形成合力,助推审计全覆盖的实现。
审计人员还需要具备互助合作的素养,实现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之间的互助式发展。国家审计具有权威性高、强制性大、综合性广的特点,其在接受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协助的同时,也为其良性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与监督。一方面,国家审计指导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完善审计制度,提升了制度的规范性与合法性;指导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加强人员业务培训,提升职业道德与技能水平;指导内部审计强化审计质量控制、监督评价机制,提升审计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国家审计定期对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开展专项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与漏洞,增强自身风险防范意识。此外,为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审计,三大审计主体之间要加强业务交流与人员合作,积极构建审计人才数据库与大数据审计平台,实现互助与共赢。
培养新时代审计人才协同互助的合作精神,可以通过高校开展课上合作学习与课下合作项目的方式来着手。合作学习是指通过异质性编组、明确责任分工、协商解决问题、进行自我评价等步骤最终达到小组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在实现传统教学方式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还锻炼了小组成员的责任感、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是教学改革一直在推崇的教学方式。为了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的规划与引导很重要,包括设计场景与任务、明确角色与分工、监控任务解决过程、总结反馈每个人的表现等。相比于课上合作学习的模拟性、被动性,课下的各类合作项目(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更接近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且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故而参与度更高、印象更深刻。因此,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交叉融合是培养审计人才协同互助素养的理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