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

2021-11-23 08:33李玲丽
名师在线 2021年34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教学内容

李玲丽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 136000)

引 言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角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和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关键,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教科书,如今在各个领域,我们都能看到它的应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角下研究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在基础教育中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由人民群众创造、发展起来的,与生活紧密联系。但由于本身的非物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在社会发展中不断传承,有时传承人缺失,或者所处历史阶段的统治者明确禁止,就会导致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

非遗文化多存于古村落或远离闹市地带,由于长期与外界社会脱节,村民生活水平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出现断裂、脱节,继而消失等现象。另外,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会选择到外地打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他们难以找到可以继承衣钵的徒弟,再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学习难度大、收益增长缓慢,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思想观念落后,即使知道该文化即将失传,也不愿意将其传授给外人。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亟须全社会提高关注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到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更新教学方式,丰富美术教育的内容,特别是加入剪纸、泥塑、雕刻等课程,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水平,还能让他们在美术课上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从而拓宽知识面。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小学生思想尚不成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因此,他们的要求和想法很容易被教师忽视,而且教师设计出具有创意性的美术教学方案并非易事。所以,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充满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教学内容出现在小学美术课堂时,很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对教师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加入使他们有了更丰富的教学材料;对学生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美术课本上的线条、色彩、插画等内容有趣得多,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修养,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2]。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可以给美术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就是以提高学生自我表达能力为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使每位学生在美术课上都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依赖言传身教,师父通过口授和演示向徒弟展示技艺。以前,师徒是不分开的,师父去哪儿,徒弟就跟到哪儿,而且古代讲究尊师重道,徒弟在日常生活中还要给师父端茶倒水、背负工具等,几乎和师父形影不离。日积月累,徒弟几乎能逐步参透工艺中的技巧,从而化为己用。但是,这种耳濡目染的传承方式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并不适用,很少有人会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专门学习一种工艺,且不同人的悟性和耐性也不同,一些悟性不好的人可能学一辈子也学不出什么名堂来。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十分紧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对后续的教学和传承具有积极意义。而将理论化、系统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既能寻找更多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又能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更好的文化熏陶,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3]。

(三)讲授恰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有益于美育

将恰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学是十分可取的。我国对于美育的要求中提到,美育过程应注意对象的年龄特点。因此,“恰当”意味着它既易于小学生学习掌握,不会对学生的其他学业造成负担,又可以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途径,成为他们可以自由自在、无所顾忌地表现童稚与真情的平台。在此前提下,教师可以选取本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讲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拜访匠人,提高学生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增强由熟悉带来的亲近感。美育又有“情绪体验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要求,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学习与运用正涉及逻辑思维的锻炼与自我情绪的挖掘与表达。因此,讲授恰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对美育大有裨益。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一)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结合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美术教材中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内容,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就能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会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之美,同时提高学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从而激发他们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欲望。

例如,教学小学四年级“汉字的联想”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教授象形文字,让学生学习汉字文化,掌握古代象形文字的基本知识、样式和发展历史,并使他们学会欣赏我国的象形字文化,探索文字背后的文化含义。

(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丰富美术教学资源

很多小学生在学龄前就通过家长教育、图书插画、学前教育等途径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美术知识,有的家长还会让孩子参加美术兴趣班、美术比赛等。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许多学生因为已经接触过一些美术知识而对学习内容失去新鲜感,认为美术教学内容简单,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和家长正确看待美术课,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术学习结合起来[4]。例如,教师在讲授“剪纸”的相关内容时,可以讲解剪纸技艺的由来、种类、发展历史等,让学生意识到剪纸这一传统技艺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并使学生坚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念。

(三)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教学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很多,学校可以依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合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证学生在学习时不会觉得太难。例如,教学小学四年级“泥玩具”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做泥塑,并在做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能提高他们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而拓展美术学习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优秀传统文化。

结 语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让学生尽早接触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直观地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同时,教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美术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热情,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此外,小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有深入探究的欲望,所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学习和探究美术知识,并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独有的价值和魅力而感到骄傲、自豪。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物质至简,精神至盈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