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燕
(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小学东区校,江苏仪征 211400)
古语云:“疑乃学之始,思之源。”这里所说的“疑”,是指“疑问”,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问题意识”。关于“问题意识”现象及其培养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的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我国古典文献《明儒学案》中说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同样强调:“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诸如此类的“问题论”都在揭示“问题意识”对人的学习与认知作用重大,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设计与优化学科问题,并通过各类路径和方式,有效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促进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为教与学活动不断注入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学生衡量事物“好与不好”的首要标准和重要因素,就是有没有感兴趣及兴趣的大小。有了兴趣或者兴趣较大,他们就会有效激发自身的内在驱动系统,在“不用扬鞭自奋蹄”中赢得“情绪智力”效益;反之,不是若即若离、浅尝辄止现象,就是行之不远、事倍功半效果。
以“分数的认识”为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问题:“三只小动物在果园里发现了一个大西瓜,在准备分吃西瓜时,小猪计划分得,小马计划分得,小羊计划分得,其余的分给其他小动物。可是小猪认为自己分得最少,很不满意,非常生气。大家可以通过手中的陶泥,在做一做中比较一下,三只小动物究竟谁分得最多呢?”这个问题的提出犹如“一石激浪”,引得全班学生兴致勃勃地思考与探究起来。
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见生活。不仅如此,包括数学在内的各学科教育,只有在实质性的“生活作用”下,才能切实体现学科活动的内涵、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成为有意义的教育现象。就小学数学活动来说,教师善于把社会生活元素科学合理地融入教与学中,既可变相地降低学习难度,又能更好地引领学用结合,在知行统一中促进学生认知的不断发展[1]。
以“圆的认识”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呈现了各种类型和大小的“窨井盖”和“车轮”。学生在观看与思考中惊讶地发现:这些物体都是圆形的。教师进一步提问:“你们有没有见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窨井盖或车轮呢?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它们只能是圆形而不会有其他形状的?这些问题与数学知识有什么联系吗?”生活化问题顿时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其意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强调教材资源的精髓性或优质性;二是启发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用好、用足教材资源的同时,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其他资源,为促进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不断注入新鲜活力[2]。数学课程活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以数学与语文知识“跨学科”整合为例,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展示了清代王士祯的千古绝句——《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要求全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从不同的角度编创一些“分数应用题”,并解答出来。这不仅有效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知识的认知,还让他们切实感知到数学与语文之间的联系。
就数学活动来说,上述都是引领儿童思维活动和认知发展的重要路径,然而在自主实践下的“情感体验”才是最根本、最实在的。因为丰富多元的情感体验活动不仅能够迎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逐步引向求真知、学做人的发展道路[3]。比如,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经常出现课堂秩序混乱的情况。如何才能改变这种不良状况呢?有人提出小组长不能总让一个人来做,可以“轮流坐庄”,可以“自我推荐”,也可以“大家推选”,还可以“教师指定”。经过多种尝试后,笔者最终发现,“临时抽签”的形式更好。这种方式既可促使每位学生事先做好准备,又能有效培养“小先生”的责任意识和临场应变能力。
学校教育是一项有利于教与学和谐相长的艺术性实践工程。只有在智慧、情怀和艺术“教育三元素”良好融合的状态下,师生才能从教育中获得最大、最优化效益。什么是教育艺术呢?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教育艺术的本质是对学生积极有效的“激励、唤醒和鼓舞”[4]。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学校教育更应如此。在一次数学活动评价环节,有学生向教师提出请求:能不能让他们先“自我评价”后“相互评价”,最后再由教师来评价呢?这个问题既让教师惊讶,又让教师深思。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认知和评判意识,这也是教师在常态化教学中注重培养和引领的成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将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总之,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始终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就小学数学活动来说,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引领学生认知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教育既要循序渐进,又要力求全面;既要体现学力构建,又要注重德智培养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