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妹 刘文燕
1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2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黔东南州以苗族侗族聚集众多,凯里湾水镇居民以苗族人口居多,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继承与发展,为人民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黔东南州凯里市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苗族武术传承与发展活动。在2019年4月4日时,黔东南州凯里市湾水镇苗族武术成功申报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湾水镇苗族武术创始人吴勾信之第七代重孙吴大衡被聘请为黔东南州凯里市苗族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此,对黔东南州凯里市湾水镇苗族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调查分析,希望能为传承和发展湾水镇洋排组苗族武术提供理论参考。
黔东南州凯里市湾水镇苗族武术的起源与民族斗争、历史发展、苗族人民的生活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依据有关人类学和考古学资料显示,在古代中,经常有毒蛇猛兽和险恶的自然环境威胁着苗族人民,为了存活下去,不断与它们战斗,从而获得食物与力量。2019年黔东南凯里湾水苗族武术选入贵州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武术的传承人是凯里市湾水镇吴大衡师傅。1970年间,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各乡寨不能公然练习武功,不能遵守的人以犯法来处罚。因此寨上武术先辈没有对外使用苗族武术,更没有对外公开传授武艺。随着时间的流逝,习武的先辈的日渐老去,导致湾水镇练习武术的人逐渐减少,湾水洋排苗族武术也面临着流失的局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湾水苗族武术的传承人吴大衡习武多年,学成回归, 苦心钻研, 探索武术之奥妙, 同时将师傅所授与自己所创相结合,形成现如今的湾水苗族武术。
苗族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苗拳、蚩尤拳、猴拳等具有山地特色的贵州苗族传统武术。广泛分布于凯里、松桃、平坝、威宁等地。[1]根据有关资料,在清代咸同年间时苗族农民奋勇反抗统治和剥削起义后,黔东南州凯里周围多个苗寨都喜欢练习武术,凯里市湾水镇洋排苗族武术就是其中一个的典型代表。与此同时,许多功夫明星出现在黎平、麻江等地。王飞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从小就跟叔叔学苗家拳、苗家棍,功夫也很好,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外出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后来出演了《乐火男孩》《自古英雄出少年》《泰山武功》《精武陈真》《谁是英雄》等电影,如今,他已成为苗族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
苗族传统武术以一攻、二守、三变、四合为主,更注重实战。[2]套路较短强调短手短击,追求力量腿法要求稳定,步法注重易变性,四面行走抓住合适的机会。套路内容有大有小,能够适应不同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苗族人民长期居住在山地环境里,为了适应环境武术动作比较灵活,所需场地面积要求也相对较小,这利于苗族武术展开的练习。武术器械的特点大多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习武常见的棍、刀、枪、铛钯外,还有用于生产劳动所用的工具如:板凳(板凳拳)、扁担、柴刀、镰刀等。
在收徒弟传艺方面也有一定的讲究,师傅传授技术之前都要了解徒弟的品行并要求徒弟发誓遵循师训。对于打抱不平时只能用平常的招式来对付他人,不到危及生命的时候绝不能用武术来伤害对方。对于学习武术的人要求品德好懂礼貌,要乐于帮助他人。
苗族发展到今天曾被历代统治集团用武力镇压的民族,经过多年的奋斗努力和顽强的拼搏,历代苗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和发展,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湾水苗族武术文化体系,具有值得去探讨的历史文化价值。
湾水苗族武术以苗拳为基础兼具蚩尤拳、板凳拳等,属于拳术的范围。在练习中速度较缓慢要求路线清楚,动作清晰明了,位置适中。在技术上,上肢运动运用得较多,常用到手臂的劈、推、拨、勾、挑、挥。在身法上,讲究下身沉稳,不宜轻浮大跳步,肘关节肩关节发力,常用步法有:马步、虎步、丁步、跪步、弓步、歇步。在腿法上,洋排苗族传统武术在腿法不仅要求稳定,对踢腿、铲腿、顶膝比较重视,同时讲究腿不过腰部。
3.1.1 苗族在武术套路的传承
苗族武术又叫苗族武功,技术形式丰富多样,既表现苗族的实战、战术,又表现拳法套路等特性,还能增强人们的力量和意志力。在与传承人吴大衡的交流中,他讲述到蚩尤拳,在练习过程中,蚩尤拳刚劲有力,一招一式十分讲究,架势清楚,动作的方向清楚,注重稳并且要实用。从蚩尤拳中我们可以看到蚩尤拳特点是动作有力、速度快、动作的幅度小、让人出其不意。吴荣臻在《苗族武术》中指出,“器械与武功,互为表里,熟悉苗族武功的人,才能很好的使用器械,善于使用器械的,那他的武功也然了得。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打练结合”的特点,苗族武术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同时苗族武术的艺术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也体现出来。
3.1.2 武术器械上的传承
在器械上依据日常生活用品通过自己打造的或者是根据以前祖辈留下来器械的进行模仿所制造的。如苗王刀、长棍、钉耙、长板凳、扁担、镰刀等。其中有一件武器叫九黎镋它有九个箭头,中间是指蚩尤,而其余两边的四个箭头则是代表蚩尤带领的部落。古老传说中的九黎部落就是这个武器所表达的意思。苗族人的武术器械内涵丰富,除了常用的一些棍、枪、刀以外,还有多数的用于生产劳动的工具。
3.2.1 师徒传承
以前社会比较落后,没有记载文字工具,师徒之间的传承是传承苗族武术最主要的机制,湾水苗族传承到现在据祖先的辈数推算,传授给自家子孙后代到现在已有九代。关于师徒传承的方式,在学术界上仍然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对延续古老的师徒传承方式表示赞同,周伟良认为:“苗族传统武术的最基本传承方式是师徒传承”。[3]对于师徒传承的方式也有不同的看法,如范海彪在认同师徒传承方式的同时,也对师徒传承有不同见解,由于“传统武术具有保守和神秘色彩,各武术同门之间缺乏交流,有不同的门户看法,这与师徒传承的方式有很大的原因”。[4]即使这样,师徒传承的方式仍有它的的优点,这与早些年传内不传外的旧习俗和长期缺乏书面记载以及严格的的收徒原则有密切的联系,在收徒方面有“三教三不教”;脾气好的教,脾气差的不教;清正廉洁老实本分的人教,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不教;注重礼节讲义气的人教,不守孝道的徒弟不教。[5]对此,在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苗族武术最主要的传承途径依然是师徒传承。
3.2.2 学校教育的传承
通过分析师徒传承机制,苗族传统武术的传承还是离不开通过师徒传承方式,但它有一定的缺点阻碍了苗族武术的广泛流传。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下,通过学校教育方式可以完善武术传承方式。苗族武术文化是一种创造性的存在,其生命力在于通过武术教育传播武术文化。[6]学校教育传承的加入苗族传统武术文化教育理念下进行传承与发展,使苗族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增强,与外界的交流将得到加强,失去苗族武术的危险也将大大降低,这对于优秀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保护,增强苗族人文化上的自信心。[7]在2019年5月时,湾水镇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将创新的苗族武术文化引入校园当中,湾水苗族武术的传承人吴大衡老师自愿申请到湾水镇上的中学和小学免费给学生们传授苗族武功,并亲自带领湾水镇中小学生练习我国优秀的苗族武术,从小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吴大衡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结合自身武术特点,创编了一套具有特色苗族武术操,经过实践的检验很适合中小学生的练习,现在被中小学校和湾水镇党政机关广泛学习,对苗族武术在学校教育的传承全面普及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武术文化在物质和制度层面是有形的,有规则可循,容易复制,但在思想层面的东西不能完全复制。因为我们不知道古代苗族人在创造和编制拳种套路时的思想和观念,我们只能从他们留下的拳谱、拳歌和技术图表中了解他们思想的精髓。这些武术思想是最宝贵的,需要后人认真思考,更需要我们继承苗族老拳师思想的精髓。凯里苗族传统武术文化本身与民俗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每逢苗族节日,苗族人都会跳芦笙舞,通过做各种武术动作来传达民族情感、显现民族精神。在祭祀活动中,通过祭祀活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苗族武术的文化现象。郭振华曾经说到“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剑舞等武术的葬礼仪式是尚武民俗的反射,是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的描述,也表现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迁徙历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俗也就不由自主地承担起了传承苗族武术的历史责任,直至今日,民俗仍是苗族武术传承的重要载体。
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苗族武术。20世纪的时候,在我国建立了一些民族武术的交流活动,主要在于发现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武术,挽救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遗产。不幸的是,这些来之不易的活动成果并没有被我们很好地使用,也没有发挥苗族武术应有的积极作用,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它的保护意识。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总结历史 ,专业人员应组织起来,立即成立专业的组织增大对武术的理论研究,把我国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挖掘出来。
苗族人民多数依山而居住,居住的地方相对于比较偏远交通不便或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非遗传承人长期居住在山区,这样使苗族武术无法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导致我国优秀传统武术无人愿意去学习,直接致使苗族武术后继无人的尴尬状况,因此,提高传承人的生活环境,通过经济上的援助,让传承人有更多的精力和信心来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武术。同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努力培养青少年一代人成为苗族传统武术的人才标杆。
一个以非营利性的组织:苗族传统武术发展基金会。中国武术基金启动仪式——“校园武术”公益活动在我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支持下,在全国范围积极展开,这些基金从个人或企业是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建立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苗族武术的发展和基础资源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此,黔东南州湾水苗族武术应积极设立苗族传统武术发展基金会来促进苗族的传承与发展。
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进行传承的工作不容忽视,我们稍有不留意,它可能会在我们生活中消失。每一种文化遗产都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黔东南州政府和各新闻媒体应加强对苗族武术文化遗产进行宣传推广,多组织传习基地定期培养苗族武术苗子,多引导村民与其他村寨、城镇、省甚至国外参与武术交流,增加武术的声望和影响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苗族武术需要更大的展现平台,而武术影视技术的开发利用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拓展了苗族武术的展示平台。近些年来,国内学者的关注渐渐地转向武术为主体的武术影视产业。正如有许多我们了解到的影视明星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人,通过现代大众传媒的途径不断将武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国的传统武术得到传承与发展。犹如郭玉成所说那样:“电影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它可以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泛地向社会展现苗族武术文化。”“苗人小龙”王飞鸿的成功经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王飞鸿经常在通过影视作品中加入苗族武术的元素,并通过武术影视表演积极推广贵州黔东南州湾水苗族武术。
对于苗族武术发展,民间活动的开发和利用也是一个重要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物质生活上的需要人们不再过于追求,反而对于精神层面上的生活需求占据了主要地位。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的旅游产业逐渐发展,每逢节假日我国的旅游人数不断出现上涨趋势,对民俗与旅游进行开发与利用,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