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美泽 张建伟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
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旨在使中国由“文化大国”转变为“文化强国”。“文化强国”的核心是树立文化自信,拥有我们自己民族的特色品牌文化。正如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无疑对于文化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武术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自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学生群体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也是中华民族强盛的希望。大学阶段作为学生进一步社会化、完善自我的重要阶段。[2]1917年蔡元培先生指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认为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3]被称为“国术”的武术,作为当今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具备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异于其他西方竞技体育,势必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武术起源于远古时期,起初是一种用于攻防格斗的技术。到了商周时期,以儒家为指导思想的“六艺”教育模式出现,就此也产生了武术文化教育,即六艺中所包含的“乐”“射”“御”都与武术有直接关系。秦汉时期开始出现许多关于武术的理论著作,如《汉书·艺文志》中收录了《手搏》《剑道》多篇武术文献。[4]明清时期,在武术套路和武术流派的逐步形成与发展下,伴随着内家拳的出现以及武术与气功引导术的结合,其都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哲学、宗教、军事、政治、伦理、艺术等多个方面,促使武术由最初单纯的杀伐技法逐渐“文”化,最终发展成为一种讲求“内外兼修”区别于世界其他武技的本土体育文化。可以说,文化是武术的土壤 , 武术是文化的载体。武术文化在各种文化的交流与切磋中得以定型,发展至今俨然已具有共同点文化特性,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心理行为,以东方哲学形式指导着每一个武术个体的行为与习性。
回望历史长河的发展,以“内外兼修”为核心价值的中华武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继承和融合“儒释道”多家思想文化。回到武术本身,习武群体或者个人的行为既是武术的主体,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武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了社会认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根本性的文化传统,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形态面貌。[5]《老子·四十二章》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而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其核心也是一个“生”字。[6]王振复认为:“试问天人合一于何?答曰:合于‘生’。‘一’者,生也。”“天人合一”的“一”说的就是“生”,即生命。[7]中国武术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道德意义,成为一种生命规范,即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学会关爱生命。
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形成了民族特有的恒久意识与务实精神。[4]武术在这种精神文明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恒久务实”的技法规范,“拳练千遍,身法自然”“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以及“功到自然成”都是务实精神和恒久意识的直观写照。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提倡社会与个人道德理想的实现,道德水准常常被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标准,“道德之上”的社会规范体现了武术传授过程中重要的文化特征。因此,武术的文化可以理解为由生命规范、技法规范和社会规范组成的行为规范体系,在于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对美好事物的完美追求,其本质在于修心、修形、修神、修韵,欲达到内心与外界的和谐统一。
人格是近代的一个概念,在古代称为“品格”或“人品” 。[8]人格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例如,伦理学的人格概念主要指人的道德水平;法学的人格概念主要指法律规定的人的权利和义务;心理学的人格概念主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9]因此,人格在不同学科领域具有不同的含义。根据本文所探究的内容是塑造“健全人格”,以上学科的观点可以作为阐释“健全人格”的某一方面,但尚不能作为“健全人格”提出的有力根据。换句话说,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要以实际现实发展为依据,立足当下社会坏境和生活、学习背景,而不是过于理想化或过于僵化的人格。
我国著名心理学陈仲庚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部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10]本研究所论的健全人格,综合心理学与教育学有关人格的概念,最终把“健全人格”定义为人们在个体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所持有的稳定性心理与行为特征的全部表现。它是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反映。
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塑造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体现着一个时代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是做人的理想方向与基本标准的有机统一。[11]陈秉公教授指出:“人格是现实的具体的完整的有特色的个人”,“是人的某种发展状态和水平。[12]为了满足当今时代健全人格的要求,就需要在健全人格塑造中注重现实性和实践性。
现实性是指植根于中国现实,符合中国实际发展要求,并且是大部分人通过学习就可以获得的人格;实践性是指,当代大学生所要进行的教育活动和身体实践,对塑造健全人格和心理产生实际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第二,社会竞争加剧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拥有坚强的意志品质。第三,强健体格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保障。第四,心理内部的和谐发展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表现。因此,为了实现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意志品质、强健的体格和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武德”最初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被提及,楚庄王言:“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 。[13]《中国世界武术文化》一书中对“武德”概念的定义是:“所谓武德,就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14]从儒家学派的思想出发,则认为武德主要包括“仁、义、礼、信、勇”五方面。武术在人格塑造方面,首先从武德武礼入手,把武德作为立身之本,把武礼作为行为规范。中央国术馆也曾把“爱过、修身、正义、助人”作为武德规范。[15]武德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崇德尚武,最终要发扬“自强不息”“厚重载物”的民族精神,为社会做出贡献。武德的发展是从最初维护民族利益的道德观,逐步发展到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道德意识,最后以尚武与尚德紧密结合为主体,构成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崇尚勇武为特征的民族精神。[4]岳飞、戚继光、霍元甲等英雄人物敢于直面强敌,除了具有精忠报国式的“家国情怀”外,有着高深的武艺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16]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武德教育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形成热爱祖国、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武术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全面而深刻。中国武术讲究“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 。[17]以“仁”为核心内涵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内容,“礼”作为其实现理想人格的有效手段。《乐记》里也曾讲“乐以治心”“礼以治国”,也就是说乐是治心的,礼是治身的。乐是动于内的,礼是动于外的。[18]而“礼”来自于自身对外界事物的尊重、辞让之心,是一种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武德修行,正是从习礼修武德开始的。在武术活动中,倡导约之以礼、行之以礼、重礼贵和的思想。强调了礼在人格塑造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9]在择徒拜师方面就有“为武师,须教礼”“缺德者不可与之学,丧礼者不可与之教”等说法。[4]武术课堂作为一个实践性的教育场所,师生要用武术礼仪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言行有礼。[20]礼仪以礼、礼节、仪表、仪式为具体表现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如武术中的抱拳礼、鞠躬礼等。总的来说,在大学生武术教学中贯彻并注重武礼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完善大学生的人格,真正做一个尊师重道、严于律己,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高素质人才。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得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形成了民族特有的恒久意识与务实精神。[4]传统武术的习练是一个终身修炼的过程,倡导“艺无止境”“知行合一”的态度。人们常说的“功到自然成”展现出了武术习练的恒久意识和态度。武术技法的学习强调“拳练千遍,身法自然”“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些都是务实精神的体现。随着社会物质资料的逐渐丰富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巨大的提高,但是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没有毅力与恒心、不能吃苦、容易焦躁等。[21]由于武术运动本身就是一项艰苦、易疲劳的身体活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对抗能力,克服训练中的种种困难,从而体悟战胜困难的兴趣,掌握各项武术要领。武术作为一种教育方式,高校武术课程通过专业反复性训练的过程,锤炼大学生坚韧勇敢、永不言弃的意志品质,进而为塑造大学生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武术基于“天人合一”的文化特征,体现出一种整体观与和谐统一的文化,具有“内外兼修”的健身价值。中国武术讲求修身,目的是在武术练习中着重身体实践和身心配合,增强身体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完善心理健康,从而达到克己修身、健全人格的目的。但已有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体育锻炼都能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只有在适宜的心理负荷身体练习过程中才能激发人体的心理体验,或者让学生完全处于一种心理情境时才能产生心理生理变化,促使身心得到针对性的教育和发展。[22-23]因此,在武术训练过程中,教师通过强化学生训练规范性技术行为,在灵活多变的对抗中,学生能够挖掘武术训练的乐趣,达到不良情绪的及时宣泄,从而缓解神经系统。[24]在高校武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武德、武礼教育渗透到内容体系,把健全人格的教学目标贯穿于课程始终,以便于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身体技能训练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结合。最后,武术动作的连续性、整体性需要练习者全身心投入,能够有效转移学生的负面情绪和关注点,引导学生有效调节机体情绪,缓解和消除大脑疲劳,同时有助于提升对不良情绪的有效把控,最终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发挥出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