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佟紫娟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首次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引入到教育教学中。2016年,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具体概念,提出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以及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1]。这给教育界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而高校作为最直接的人才输出基地以及与社会联结的关节点,是教育系统中的“排头兵”,承载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贯穿和融入在高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过程,是高校未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2]。
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关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或培养要求的表述,一般局限在学生能够获取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上,并没有体现出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一终极目标。而在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的设置上,以传统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为中心,最终也只是落实在学生能够获得毕业要求的学分上。
实际上,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应该贯穿在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也获得终身受益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全面的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将“培养什么人”这一问题的答案从“培养专业人才”提升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等方面重新调整,具体到每一门课程是如何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服务的,每一个学分的认定是如何衡量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做到“课课有目标,分分有收获”,在调整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标准的基础上,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同时,将核心素养与学科专业素养相结合,在培育全面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明确学科专业素养的内涵,突出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大多重视必修课而轻视选修课,认为选修课只要修够毕业要求的学分即可,但实际上选修课是体现人才培养个性化的重要环节,通过设置不同模块的专业选修课和全校选修课,可以更加明确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素养,再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引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最终制定符合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方案。
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学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两大主体,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得“核心素养”,而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来实现这一目标。从教育者角度来说,以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为核心的育人理念应注入与时俱进的内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体现出新时代特色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在价值塑造方面,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就要求高校所有课程的任课老师都应当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正确且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敢于并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除担任思政课程的教师外,其他教师也应积极响应教育部大力推动的课程思政项目,深入挖掘本门课程中能够传递给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思政内容,以润物细无声的引领观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知识传授方面,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授课的出发点不应只是“这门课程要讲哪些内容”以及“怎样完成讲授”,而是“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获得哪些知识、能力和素养”以及“学生怎样进行学习”。教师既要通过传统的课堂讲授来传递知识,又要通过新的授课方式和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每次授课过程中都有意识地引入至少一个训练点,逐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以调整学生学习习惯的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能力培养方面,要跳出培养专业技能的局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其步入社会走上岗位的基础,但社会经济环境是瞬息万变的,因此,教学活动要在社会经济现代化的框架下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要求教育理念的转变应在“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下完成,着重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能力和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能够从事某一项具体工作的专业技能,以锻炼实践能力激发创新能力的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直观和最核心的体现,学校据此开展教学活动和安排教学任务,是人才培养和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等内容合理体现了各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最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中需明确引入“核心素养”的概念,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培养内容和方式,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服务,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核心素养”基本三要素中的“文化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科笼统分为文科和理科两大类,在有鲜明文科属性的学科,如哲学、历史学、文学等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能够支撑起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作用,但通常缺失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课程;而在有鲜明理科属性的学科,如理学、工学等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课程内容不会缺少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塑造,但一般会忽略人文底蕴的培育。因此,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置,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在培养学科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补充另一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课程,兼顾文理属性。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在专业内或学院内,设置核心素养必修课,以有形的具体课程来完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吸取“课程思政”的经验,鼓励教师在所授课程中挖掘“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元素,将其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以无形的随时引导来实现培养目标。
“自主发展”这一核心素养包含“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两个方面,高校可以利用“第二课堂”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一课堂”是由任课老师主导的传统课堂教学活动,这是教师讲授知识的主阵地,而以学生为主导的“第二课堂”则可以充分用来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能力,同时激发其学会学习的能力。“第二课堂”主要包含学生社团活动、学科竞赛、文艺比赛等,但一般不会与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挂钩,只是定位在课余活动范畴,这就导致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意愿参与活动,而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也参差不齐。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第二课堂模块,包括能够引导学生健康生活的选修课程或实践类活动,这部分内容的组织、开展、考核等都可以由学生来完成,培养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的自我管理意识,专任教师进行审核监督即可,并对学分进行认定,计入毕业总学分中。同时,可以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如根据专业课程延伸出的专业能力竞赛,对获胜学生进行相关学分认定,充分激发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责任担当”能力,可以通过设置多元化的实习实践类教学环节来达到培养目标。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设置与专业课程相衔接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与企业或科研院所合作,建设高质量、高相关的实习实践基地,专业课教师和实践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共同为课程评分,让学生在校内既准备好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够在进入社会和工作后迅速适应岗位任务。同时,实习实践课程体系应以创新创业课程为理论基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实践依托,鼓励学生跨专业进行团队合作开展项目,落实项目的学分获得机制,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和责任担当的能力;另一方面,应打破传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要求,设置多元化的毕业能力测试。对于学术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撰写、发表学术论文的方式达到毕业要求,而对于实践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选择通过本专业的实践能力测试及获得高水平的专业资格证书、发明专利等来获取毕业要求的学分。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要从顶层设计上符合时代的发展,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明确引入到培养目标中;在执行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将“三位一体”育人理念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置、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实习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积极落实培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