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贯彻人社部发布的各项政策措施及基层反映的实际问题,赵郁提出四点建议:
近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多项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但基层不少制造企业仍感觉不解渴。
建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能建立起对有关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推进落实情况年度评估与考核制度,结合年度工作总结,评估政策在基层落实效果,找到政策落实的难点和障碍,并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相应的量化考核。
实践证明,培养大批的高技能人才,基础是职业教育。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发达国家培养技能人才的成功经验是加强校企合作,特别是发掘高技能人才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推动此项工作。鼓励各地区根据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校企合作试点,自主制定校企合作方案,校企联合开发课程,聘请企业的高技能人才担任授课讲师,运用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的育人平台功能,鼓励职业院校师生参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课题攻关,围绕企业重点项目、难点课题进行实战化育人,在技术攻关中传承技艺,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人才。
要淡化多年形成的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之间的界限,破除学历、论文、外语等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根据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特点,注重解决疑难问题的综合能力,强调技能突破的实质贡献。
对为国家经济发展和重大战略实施作出突出贡献,具有绝招、绝技、绝活,并长期坚守在一线岗位工作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应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担任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享受省部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正高级或副高级职称。
要从发展实体经济,全面做强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出发,尊重技能创新、技能突破的价值,完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通过技能津贴、贡献回报等激励机制提高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和经济待遇,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