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金融创新的思考

2021-11-23 03:10:11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9期
关键词:保函公共资源市场主体

周 媛 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数据时代是指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的时代,此时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基本技术。大数据分析能将公共资源交易信息有效地收集整合起来,实现部门间的数据信息共享,节约交易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为交易活动中的各方主体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决策参考,为公共资源交易金融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一、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金融创新现状

随着全国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整合共享与公共资源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已与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为在交易平台中参与招投标以及中标的企业提供多类型、全流程、广覆盖的金融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融资、企业增资、产权转让、股权托管、以及企业并购咨询等。然而,金融服务供给不充分、金融产品形式单一、忽视金融风险控制体系及管理制度创新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存在于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支持国家战略发展,建立更为完善的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体系,亟待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与创新。

目前,各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金融创新主要从金融服务平台与金融产品两个层面进行,在充分发挥自身数据中心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多元化”“标准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一)金融服务平台搭建模式

全国各省上线的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平台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搭建:一种是借助科技公司的力量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对接第三方平台并引入金融机构开展服务;另一种是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自建平台,对接金融机构开展服务。采取自建模式还是与第三方平台对接模式主要取决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否有经验、资源和相应的科技力量。但不论是采取自建还是对接第三方平台,都能为市场主体提供比以往更为便捷、多渠道的金融服务,惠及更多中小微企业。

(二)金融产品

各省市金融服务平台构建的服务体系,都倾向于建立“线上+线下”模式,市场主体在线上申请金融服务,金融机构线下线下协同办理,全流程线上化程度最高的是电子投标保函,部分省市正在探索履约保函线上化办理。

1.非融资产品。主要有担保公司保函、保证保险、银行保函。其中银行保函又分为非分离式直开保函和分离式保函,包括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农民工工资保函等;保证保险又分为投标保证保险、意外伤害险、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证保险等。

2.融资产品。主要有投标贷、中标贷、政采贷、政府采购保理、信易贷等产品。

(三)金融服务平台合作的金融机构

目前,各省市的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平台上,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是银行、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部分省市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在探索引入更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期为市场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个性化金融服务。

二、大数据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运用现状

(一)政策环境引导支持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数据”的生产要素的属性;2020年3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列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强调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分享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19〕41号)着力强调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整合共享,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监测分析。在政策引导下,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也开始从“全流程线上化”阶段向“全面数字化、智能化”迈进,各省市先后建设了电子招投标系统,积累了大量业务数据及其他关联数据。

(二)数据量及算力

公共资源交易中的招标采购过程产生的数据是真正的大数据,反映了项目和市场主体真实情况,具有维度多、交叉广的特点。据统计,我国各省招标采购交易产生的数据约为10T,其中结构化数据只有1T,占总量的10%,其余的都是非结构化数据,与其他行业相比可利用的数据量非常小[1]。分析数万家市场主体的投标行为,如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所需要的算力较大。

(三)应用现状

目前,大数据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对历史交易数据和相关信息的统计及监管。大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是在大数据自动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可视化界面和人机交互技术提高人对数据的洞察力,通过数据清洗、挖掘、分析、降维、关联关系、扁平交互等技术展示无法直接看到的东西,帮助监管机构及决策部门发现问题、研究规律,协助政府精准监管,实现优质高效的交易。但在应用数据建立科学的数据模型,通过模型导入新数据,使实时数据流得到快速处理,甚至超越当前交易情况,分析预测未来进展,有效规避风险等预测分析和数据质量管理应用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对单个市场主体的综合评价,对于金融机构应用交易数据辅助决策及金融创新的支持力度还不够。

三、大数据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金融创新的应用

金融服务平台及金融机构协调配合,通过对公共资源交易历史数据和履约等相关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和搜集,为数据分析打基础,有效地解决金融机构与客户(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真正意义上实现普惠金融的关键。实际上,市场主体中,有众多中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等缺乏可靠的征信报告、稳定的收入来源证明及有效的抵押品,难以获得传统渠道的金融服务。此类借款人往往资金需求规模小、要求急且缺乏中介与担保,而银行等金融机构收集此类借款人信息的成本高、程序繁多和批贷周期长,所以传统的金融服务供给明显不足。而大数据的蓬勃发展为发展此类金融服务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

(一)精准营销

根据市场主体在公共资源交易中产生的各种结构化交易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出统一的客户视图。充分挖掘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客户需求,能帮助金融机构获客的,便于为给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市场主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市场主体的信息是金融服务平台进行大数据应用的原始基本数据结合企业数据及其他政务数据,可以对目标客户进行合理的分类,依据不同类型的群体面向客户设计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极大增加了金融机构获客的可能性。

(二)辅助风控

过去金融机构对客户的行为进行测评,主要依赖于客户在金融机构办理业务产生的履约结果数据进行分析,有许多动态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因而,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不高。大数据技术能够促进金融机构对微小交易涵盖的风险信息进行连续性的观察,也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洞察公共资源领域历史交易履约情况,并形成公共资源交易相关融资的风险评估模型。

(三)违约预测

通过实时同步公共资源领交易大数据对企业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进行智能预警、在线监督等履约数据,加入企业数据及第三方信用风险评估数据,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准确地预测客户的违约风险。另外,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的异常情况监测提醒功能,可以作为投标贷,中标贷贷中监测的一部分,便于金融机构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四、大数据运用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服务平台运营机构的风险意识不足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金融创新缔造了新的契机,但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隐患。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运营机构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对金融服务平台发展各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认识不到位,认为风险管理主要在金融机构与自身运营的关系不大,不愿意花费较大的成本用于风险控制。或者,运营机构没有充分认识到强化风险管理对促进大数据背景下公共资源交易发展的重要意义,将主要的精力集中于市场拓展方面,没有从平台运营发展战略高度出发制定科学的风险防控机制。将很可能导致金融服务平存在在较大的风险隐患,难以平台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保密审查标准模数导致的招投标泄密

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平台中,普遍是不可开放的敏感信息和可以开放的普通信息并存的。因此,如果保密审查标准不严格,无法对数据进行开放性审查划分,对能够开放的部分进行开放,对可分割的数据进行分割,将导致招投标数据泄露的严重后果。

(三)专业化人才不足导致平台业务发展受限

在大数据背景下,人才已经成为金融服务平台发展的关键性资源,在金融服务平台运营控制过程中还缺乏大数据专业的人才团队,限制了平台的发展成效。一方面,如果平台运营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较低,对风险控制的认识不到位,没有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就难以发挥其在数据开发和技术应用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平台没有认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因此不重视专业化人才的风险控制意识培养,将难以在大数据背景下维持平台快速发展。

五、结语

未来,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充分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基于市场主体投标业绩、在住建部门建设工程项目履约情况、在税务部门的纳税情况、在司法机关遵纪守法的情况等基本信息,构建投标人信用综合评价体系,实现精准营销、辅助风控、违约预测等功能,可以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银企利益协调机制,分清银企各方权利、义务和利益述求;健全数据管理系统,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跟踪和更新体系;培养熟练掌握大数据技能、业务流程的人才队伍,为我国发展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平台提供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保函公共资源市场主体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30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48
把握银行独立保函的相对性
中国外汇(2019年17期)2019-11-16 09:31:12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中国外汇(2019年11期)2019-08-27 02:06:24
可转让保函风险规避
中国外汇(2019年7期)2019-07-13 05:45:00
保函回归本源
中国外汇(2019年6期)2019-07-13 05:44:12
可转让保函的风险规避
中国外汇(2019年22期)2019-05-21 03:15:04
云南省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