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生林 邢江波 浙江师范大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传统的学校体育模式愈发不相适应,亟须变革。2013年上海市结合我国当前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开始实施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使得专项化体育课程再次进入人们视野。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是在高中阶段,结合学生、学校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的学习活动。高中体育专项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必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等讨论也从未间断,笔者通过梳理不同时期体育专项化课程的发展变化及特点,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以期对体育专项化课程的发展有所益处。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新方向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保卫国家,提供共产主义教育。在此背景下,六十年代初,为满足学生竞技爱好,发挥才能以及增强体质,单项体育课在一些高等院校进行开设,以一种运动项目为主进行训练,要求是学生达到《劳卫制》二级标准才有资格上课[1]。这时,受到当时锦标主义的影响,单项体育课只对体育积极分子、运动基础较好的学生开设。
70年代初,中国的竞技体育发展迅速,体育的竞争性逐渐增强,一些学校把竞赛成绩作为主要目标,实施以体育训练为主的课程。在1979年我国恢复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之后,这种做法还愈发强盛,单项体育课逐渐趋向于专项竞技训练,热衷于各项比赛。
在经历一些的动荡和破坏之后,我国学校体育受到较大影响,发展基本停滞,单项体育课也是如此。虽然之后的积极改善下,各地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体育得到恢复和发展,单项体育课的情况也并未发生变化,该阶段的单项体育课将体育教育同竞技训练混同,突出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功能,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较少,有较为明显的社会本位课程的价值趋向。其主要有以下特征:
1.重视竞技
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体育课程主要是围绕着竞技体育展开的。在1978年《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编写原则中也提及:“在安排教材时,要打破以运动竞赛为中心的编排体系”。此种提法就表明当时我们的学校体育课程很明显的趋向于运动竞技。还由于当时我国竞技体育较为薄弱,所以在举国体制的势头下,学校体育明显往竞技体育偏向。以“单项运动”的体育课尤为明显,以竞技为导向,成绩为目标,教学方法等都偏离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当时令人产生了体育就是培养运动员的狭隘想法[1]。
2.指标生硬
在当时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国情下,强调由国家按计划、集中统一管理体育课程。1956年的教学大纲规定,学生结合“劳卫制”规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要求初中学生毕业前达到“劳卫制”少年级的及格标准,高中学生毕业前达到“劳卫制”一级及格标准。在“教育革命”浪潮和“大跃进”的影响下,1958年10月,国家体委和教育部提出“双红”“四红”。当时这种短期、突击性的达标,不仅对学生身心造成严重影响,也破坏了正常体育教学秩序。
3.忽视兴趣
由于当时受前苏联教育思想和模式的影响较大,未能较好的结合实际,当时我国教材内容有着过于强调计划性、统一性,与学生身心特点不相符等问题。而当时的单项体育课主要教学方式是运动训练式的教学,过于用统一的竞技标准要求学生,还要达到运动员等级。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欠缺考虑,课程容易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
前期的“单项体育课”教学重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现较多的社会本位,忽视了学生综合发展的培养,而80年代开始的“专项选修课”则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以及个性。1961年的体育教学大纲中学首次设置了选用教材,约占总授课时间的20%。后发展过程中选用教材的占比逐渐增多,因此为“专项选修课”的开设提供良好环境。期间,一些高中学校进行过实践,如1981年上海敬业中学在贯彻体育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结合学生个人爱好,在高中年级的几个班级里进行体育课选修教学试点[2]。恒丰中学开设了“指定选项”体育课。庄弼教授也在四所高中,选取了共1374人进行体育选项教学的实验,采取“全面发展身体与专项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选项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相比在身体形态、机能以及专项知识、技能都有所提高。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选项教学使学生兴趣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
1994年,孙耀鹏教授[3]从体育兴趣和需要的角度出发论述普通体育课培养学生的效果不如专项体育课,并主张从小学就开设专项体育课。后引起学术界就“专项体育存在价值”为主体的广泛讨论。在争鸣中,大部分人认为专项体育课克服传统教材过于统一的弊端,对促进学生个性、兴趣、技能方面都有积极意义。有些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如岳宝锋认为学生有专项兴趣但不一定是终身体育锻炼者,并从开设专项体育课受客观条件所限论述其观点。梁金生认为学生的体育兴趣与课的类型无关,而体育兴趣的产生来源于需要,开设专项体育课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体育需要。对此我的看法是,应先行考虑专项体育课的性质问题,对其有较为准确的定性之后再考虑可行性问题。这一时期的专项体育课产生新的变化:
1.学生自主性增强
早期的“单项运动”体育课,重视竞技,教学方法和手段偏向于运动训练,过程趋向指标化,教师自主性较强,学生听从安排,自主性较弱。关于“体育专项选修”的学生自主性逐渐增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虽早在1961的教学大纲中就将教材划分为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但是选用教材的选择权也并非在学生手中。直至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了“选项制”“模块化”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在学校确定可选范围内进行选择学习项目。“专项选修”体育课在开课以及教学过程中也更加关注学生的意愿,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都大大提高。
2.“终身体育”思想的引入
我国对终身体育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期发展过程中,终身体育与我国各项体育事业都有着密切的关联。陆续有不少学者将终身体育和专项体育课程联系在一起进行论述或实验,如许庆华、王璋在文章中阐明专项体育课在实施终身体育教育中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加上我国对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和重视,在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在法律上确定终身教育的地位,后面陆续在各种大小文件法规中都能看见终身教育的字眼,终身体育思想在我国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3.竞技性逐渐减弱
早期“单项体育课”受各种因素影响,竞技色彩浓重,在发展过程中,学界对竞技运动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讨论逐渐增多。声音各异,有赞同竞技运动进入体育教学的,也有反对的,但在八十年代后的“专项选修”体育课中,相较于之前的“单项体育课”重视竞技性、成绩等方面逐渐减少,趋向于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
为符合时代所需,培育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创新人才,在新课标发布之前,为适应“过渡时期”的要求,2001年9月1日实施的过渡性《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吸收了1997年高中教学大纲的优点,建立了必修和选修(限选与任选)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小学至高中选修的占比越来越大。经过发展,虽有所改变,但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专项体育课的发展,并未产生历史性的变化。
至2013年,专项体育课再次引人注意,上海市进行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试点工作。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的通知》精神的基础上,依据学生运动兴趣与运动技能水平,改变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模式,由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的“三自主”式授课模式,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强烈动机。以“项目为引领”“重视全面发展”“主张健康第一”“推崇终身学习”为指导思想,遵循体育学科教学和学校教学规律,结合我国及本校实际情况,以运动项目为载体,进行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的革新[4]。此次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在课程指导思想、内容、目标、方法、评价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其课型来源于课标引领下的选项制,但又有所不同。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校体育思想出现百家争鸣的情况,运动教育、快乐体育、全面发展等思想交相辉映。直至1999年教育部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学校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上海市专项化课程改革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提高学生体能、体质。但笔者认为体育并非影响健康的首要因素,体育也担不起促进健康的全部职能,“健康涉及多维影响因素,并主要受制于学校环境及社会系统”。因此专项体育课对于健康的促进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2.以掌握运动特长为核心目标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目的与任务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明显提高,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两项以上的运动技能,体育运动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4]。
3.重视体育素养的培养
通过体育专项化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习到什么,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学习效果是否能成为超越学校体育教学之外的一种持久性的存在价值,这些问题值得深思。思考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厘清学科最核心的实质,即学科核心素养。当下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以运动技能教学为主线,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建立包括专项知识、技能、体能、情意等方面综合性评价学生体育素养的指标体系,意在通过体育专项化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的体育素养得到极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