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时代高校会计类专业实践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2021-11-23 02:50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1期
关键词:智化双创基地

龙 立

(湖南工商大学 会计学院,长沙 410205)

0 引言

数智化时代的本质是以数字信息技术驱动的一轮经济社会变革,人类逐步迈向平台经济与智能算法社会。所有经济主体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会计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在此次变革中受到了极大冲击,在“大智移云物”技术逐渐成熟并迅速推广的影响下,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将逐步由财务机器人完成。此时,会计人员如果不能及时完成角色和职能的转变,会计职业将可能真如传言般“消亡”。

高校会计类专业(通常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肩负着培养会计行业合格人才的使命,理应紧跟时代步伐,将业界最新发展趋势反映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过程中,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当前高校会计类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理念落后、无法适应行业变革与发展需求的问题,特别是其中的实践训练环节,大多高校都沿用传统模式强调对学生会计核算能力的训练,忽视分析、决策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人才整体素质,特别是动手能力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学科,设计一个理念先进、科学高效的专业实践平台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本文结合数智化时代会计行业发展趋势,提出了会计类专业实践共享平台的建设构想,从建设目标、建设意义以及建设内容等方面做出了相应阐述。

1 会计类专业实践共享平台建设目标和意义

1.1 建设目标

以满足数智化时代对会计人才素质的客观要求为导向,充分运用“大智移云物”技术,通过改造实验室软硬件条件,整合高校会计类专业实践课程、实践教师、实践资料、实践基地四类资源,创新实践模式,构建一个综合性、开放性、前沿性的实践共享平台,实现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1.2 建设意义

1.2.1 适应数智化时代会计人才培养需求

数智化时代要求会计人才从核算型向分析型、从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会计人员除了应该系统全面地掌握会计学科知识,还需要熟练运用大数据信息收集分析技术,了解人机交互、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实践共享平台的建设,力求通过新理念的引导、新技术的运用、新模式的构建,满足数智化时代背景下会计类人才培养的需求。

1.2.2 有助于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

会计类专业的传统实践基地通常分为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类实践基地之间通常相互独立,校内实践基地无法获取校外实践单位的实时数据资料,校外实践基地也无法充分利用校内众多资源。实践共享平台力求通过大智移云物技术的运用,整合校内外实践课程、实践师资、实践资料、实践基地四大类资源,集线上教学、线上实习、线上创业、线上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打破校内外时空的限制,实现资源的全方位共享。

1.2.3 有利于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目前的校企合作方式一般是将企业设置为校外实践基地,或者聘请企业高管来校内讲学、兼任导师等,但是由于会计职业特点以及行业变革下会计岗位需求的减少,企业作为校外实践基地,其容量越来越有限,由于企业高管事务繁忙,来校讲学的时间也较少,合作无法有效深入。实践共享平台建设构想中,力求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企业岗前培训、内部审计或者财务部门的部分核算、分析职能转移至校园内,以业务外包或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既为企业后备人才的培养和选聘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或者创业创造条件。

1.2.4 有助于专业实践体系与“双创”体系有机融合

专业实践体系与学生“双创”体系的建设有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践共享平台建设力求改革现有的实践模式,将校内模拟实践逐步向创业实战转化,引导和鼓励学生以实践共享平台为依托开展“双创”活动,以实现实践教学与“双创”体系的有机融合。

2 会计类专业实践共享平台建设内容

2.1 实验室软硬件改造

实践共享平台以校内实验室为依托,需要具备基本的软、硬件条件,因此,对现有实验室进行软、硬件改造是平台建设的第一步。具体而言,改造又包括实验室基础条件的改造和数智化实践环境的构建两个方面。

近年来,高校会计类专业招生规模普遍较大,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从而导致实践教学软、硬件资源严重不足。这一突出矛盾将造成实践课程时间安排冲突、实验室超负荷运行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日常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高校应该扩充会计类专业的实验场地,确保生均实验室面积达标,同时对实验室的软、硬件设备进行全方位升级。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软硬件升级应该强化“线上”和“移动”功能,服务器和其他网络硬件设备要能够满足大规模线上应用的需求,各类实验软件平台也应该满足移动互联应用的发展趋势,使实践教与学都不受时间、场地和设备的限制。

在上述改造的基础上,为了反映经济技术的最新变革和行业的发展趋势,应该充分运用“数智”环境下各种技术手段,引入业界财务工作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构建一个全新的实践平台环境。例如,建设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场景化教学平台、财务机器人和财务共享中心软硬件应用平台等。这些业界前沿理念和技术的引入,能够开阔学生眼界,使其了解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减少学生毕业后的再学习成本。

2.2 实践资源库建设

开放、共享的实践资源库是实践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平台功能的前提。资源库中应该整合实践课程、实践师资、实践资料和实践基地四大类资源。实践课程可以由校内教师自主开发或者通过校外引进,确保能够涵盖会计类专业的所有核心实践课程,全部采用MOOC、SPOC 等在线教学方式,以便实现课程资源的开放共享。实践师资应该保证类型的多样性,涵盖校内外实践教师、创业导师以及企业一线财务工作人员等,这些教师可以在平台开设实践课程,也可以设立业务指导专栏,或者带领学生团队从事创业项目。实践资料应该包括丰富的财经案例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真实经济业务资料。案例库用于案例分析类实践课程,企事业单位的业务资料用于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以及学生双创项目,所有资料尽量实时更新,确保时效性。实践基地资源应该不断积累和完善,确保类型丰富,尽可能涵盖各类企事业单位,同时也应该培育一些深度合作的单位,为收集最新的经济业务资料创造条件。这些实践基地资源既可以为学生日后就业拓宽渠道,也能为学生双创项目培育潜在的业务对象。总体而言,资源库的建设应该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确保各类资源能够在线即时获取,以实现资源的全方位共享。

2.3 实践模式再造

会计类专业传统的校内外实践模式都存在一系列问题。校内模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等一般都缺少最新的业务资料,同时也无法实现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校外实习则因为实习单位容量有限,一般都以分散自主的方式进行,无法保证实习效果。我们尝试将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融入实践共享平台建设中,一方面,能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校内模拟实践模式向业务实战模式转变,进而实现实践共享平台线上创业和线上服务等功能。

3 结语

会计类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因为专业特点,学生对于公司股权设置以及治理结构等方面的了解较为深入,对于各项财经法规和税务流程也非常熟悉,这些恰恰是创业初期必需的知识储备。然而,会计类专业学生的劣势也非常明显,最为突出的是创业积极性不高,而且市场开拓能力普遍不强。通过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在创业导师或者实践教师的指导下,依托实践共享平台的软、硬件资源进行双创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会计类专业学生创业特质方面的不足。平台中的各类师资可以为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指导,平台中的校外实践基地资源也可以成为学生创业项目的潜在业务对象,平台的数智化软、硬件环境还可以为学生线上获取业务订单、完成各类业务提供便利。在实践共享平台各类资源的支持下,学生可以成立法人企业,面向社会经济主体承接代理记账、管理咨询、内部审计、岗前培训等业务,然后在校内成立业务小组来完成相应工作,当业务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为专业实践创造更多岗位和机会,在校内实现学生的批量实习。

猜你喜欢
智化双创基地
叉车数智化安全管理模式初探
电子证照重构山西道路数智化体系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沙冒智化的诗
沙冒智化的诗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我的基地我的连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