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2021-11-23 02:50韩国光韩国龙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1期
关键词:杠杆影子经营

韩国光,韩国龙

(1.武夷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 阜新 123000)

1 影子银行概述

1.1 影子银行的定义

“影子银行”最早是由美国保罗·麦卡利在2007 年美联储年度会议上提出的。他对影子银行的定义是指游离在监管体系之外,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相关问题的金融信用中介体系。影子银行具有银行的相关特征,可以从事一定与银行相关的业务,但其又与传统的商业银行存在本质区别,主要是因为其是不受监管体系的监管的金融机构[1]。影子银行按业务属性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银行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如银行理财产品、资产证券化、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等;第二类为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如信托的投资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第三类为民间金融,如小额贷款、互联网金融机构等。

1.2 影子银行的特征

1.2.1 高杠杆率

高杠杆率是影子银行最突出的特征之一。高杠杆率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影子银行不受传统商业银行资本金的限制,其可以通过财务杠杆举债经营使得资本杠杆率较高;二是其大量利用衍生产品交易,借助高杠杆性获取高收益,最终为影子银行的稳健经营带来隐患[2]。

1.2.2 信息透明度低

相对于传统的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交易产品的构造更为复杂,且产品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备,投资者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并不清楚产品的设计与特点,大部分影子银行的交易方式都采用场外交易,透明度较低。

1.2.3 资金来源单一

中国传统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有两个:一种来源于商业银行自有资金;另一种来源于外来资金,如存款、中央银行的借款、同业拆借等。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不同于传统商业银行,影子银行无法吸收公众存款,其资金多源于货币市场基金,且市场本身风险很大,影子银行无法得到中央银行及政府的保障与支持,资金来源并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市场的冲击。

1.2.4 监管措施缺失

影子银行所从事的金融业务多为高风险偏好,很少受到中国人民银行及银保监会的监管,无须考虑资本充足率、存款保险制度及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约束,致使影子银行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

1.2.5 系统性风险高

影子银行特殊的资产负债结构,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更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由影子银行主要资金来源渠道可以发现,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一定会引发影子银行内部系统风险的产生。影子银行所积累的资产多为敏感性资产,加之市场经营的不透明化,加剧了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产生。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相依相存,一个金融机构产生风险最终会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

2 影子银行风险种类

2.1 流动性风险

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一样,在经营过程中也面临着流动性风险。所谓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无法及时或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足够的资金来偿付到期的债务或资产增长的风险。影子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产生多是由期限错配所导致[3]。基于影子银行特殊的资产结构模式,其负债主要源于货币市场,多为短期资本,为了获得高收益,其往往投资一些期限较长的房地产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即所谓的“借短贷长”。在该种经营模式之下,一旦市场中出现挤兑现象,影子银行很难在短时间内筹集到足够的所需资金,加之没有央行为其做支撑,极易导致资金链断裂,进而引发流动性风险。

2.2 高杠杆风险

传统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扩张时往往会受到巴塞尔协议、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监管当局的限制,杠杆率一般会保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然而影子银行由于较少会受到相关监管制度的约束,所以其为了通过低成本来获取高收益,通常会采用高杠杆的方式来实现。杠杆率越高,影子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大。影子银行一般通过活跃的市场来建立杠杆,例如回购协议、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等。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高杠杆交易会给影子银行带来其所期望的高收益,一旦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信心,整体经济处于下行发展时,高杠杆经营将会导致影子银行的损失成倍增加,由于自身融资困难,最终可能会使其走向破产。由于影子银行间的关联度较高,极易造成整个金融市场系统危机。近年来,中国在逐步控制影子银行的总体规模,但其经营杠杆率仍处于上升的趋势。

2.3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也被称为违约风险。基本内涵是借款人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财务状况恶化、还款能力下降,无法履行或不履行合同中的约定,最终给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影子银行游离在金融监管之外,信息透明度较低,信用风险在其业务经营过程中很难被发现。影子银行信用风险传染性很强,具有多米诺效应。一旦金融市场上有债务人出现违约,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之下,其他债务人会视其为信用风险,产生错误的示范效应,进而导致大量违约事件的出现。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还未对影子银行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转移机制。与此同时,影子银行大力支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项目的建设,期限长、效益低,存在潜在的信用风险,一旦房价出现大幅下跌,信用违约事件将会大量增加,很有可能引发严重的金融风险。

2.4 监管套利风险

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为分业监管,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等均由银保监会及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监管。保险类相关业务由银保监会进行监督管理。影子银行的经营范围广、涉及的机构多,经营业务类型主要有证券、信托、保险等,不同的业务经营需经过各自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审批,遵守不同的监管规则,很有可能导致监管缺失或监管重叠现象的产生[4]。影子银行的经营目标为利润最大化,加之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通过规避监管开展业务,获取更多利益,加大了监管套利风险的产生。这无疑之中给监管体系的完整性、有效性带来了挑战。

2.5 关联性风险

随着金融体系的创新与发展,金融行业逐步由原本的分业经营转变为混业经营的模式,打破了金融行业之间的界限。影子银行作为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的产物,自身具有跨市场、跨业务综合化发展的特点,在业务经营无界发展的同时也使得风险跨境传递。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高度关联,产品设计和资金链复杂。一旦金融市场出现波动,关联性会进一步提高杠杆率,使市场风险波动不断扩大,最终由产品的设计链条在金融机构间传递,严重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影子银行体系提高了金融全球关联度。影子银行推进了金融全球一体化的进程,随之全球关联度也在逐步提升。如若外部环境变化对某一国家影子银行的发展产生冲击,全球的资本流动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具有全球关联性的影子银行,使金融风险跨境传递更加容易,加快风险扩散的速度,加大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冲击全球经济。

3 影子银行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3.1 扩大影子银行监管范围,健全监管制度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由于影子银行监管范围不够明确,监管制度设立工作存在滞后性,不利于影子银行的良性发展。首先要扩大监管范围。影子银行的业务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要将影子银行及其产品全部纳入监管体系范围内,尤其是那些游离在监管范围之外的机构,如担保公司。根据影子银行表现形式的不同,要实行差异化的审慎监管,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与此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我国可以学习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尽快出台符合我国影子银行混业经营及多样化发展特点的针对性法律法规,降低影子银行的监管套利风险,规范影子银行的经营行为。

3.2 强化并完善影子银行信息披露机制

金融市场信息的充分披露,不仅有利于金融市场运作效率的提高,还可以降低金融市场风险的产生。强化并完善影子银行信息披露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银行监管部门监管透明度,设立影子银行主要风险指标,定期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等级的评定。二是建立影子银行风险与规模的信息统计披露机制,及时发现并消除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提高重大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时效性[5]。三是加大对财务信息的披露与监管,尤其是针对创新型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与会计方法的研究。四是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进行培训与考核,提高其市场变动敏感性与风险预警的能力。

3.3 政府应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

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促进我国影子银行阳光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有利于确定合理的利率水平,反映市场真实的供求关系,降低利率风险的产生。同时也有助于营造活跃的交易环境,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体系公平竞争。实现利率市场化,可以改变我国目前的金融结构,实现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公平竞争,进而推动金融体系健康稳定的发展。

3.4 完善影子银行自我监管

影子银行在接受外部监管的同时也要加强并完善自身内部控制机制,这是实现有效监管的前提。一是对影子银行的内控制度进行完善。完善影子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可以预防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为外部监管的有效性建立依托机制。健全影子银行自身风险监控机制,规范自身经营,建立合理有效的监控方案。二是完善金融机构制度的建设。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我国可以借助于金融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的力量,对金融市场的交易起到约束的作用。同时,对影子银行衍生产品也要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有效保护彼此利益,共同维护市场交易“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猜你喜欢
杠杆影子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过去谁加的杠杆?现在谁在去杠杆?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What a Nice Friend
和影子玩耍
不可思议的影子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找到撬动改革的杠杆
谁不在谁不在
Does a Junk Food Diet Make You La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