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市龙腾小学办学集团校 陈文静
从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来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存在低效情况,这不仅会影响基础教育任务,还不利于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为了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实现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做好对其教学现状及解决路径的分析至关重要。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生主体地位缺失。课堂教学模式、节奏完全由教师掌控,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有问题无法提,跟不上教师的学习节奏;其二,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这会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无法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学习主动性相对偏低;其三,课堂练习及作业模式死板。目前,小学语文课堂练习及作业模式仍以抄、写、背为主,这种方式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同时也不利于对他们认知水平的启发,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想要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先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以确保在满足学生认知兴趣的前提下,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好铺垫。
例如,在进行《曹冲称象》的课堂导入时,我在充分掌握学生兴趣需求的基础上,选择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同名的Flash视频资料,让学生可以通过他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在播放动画片的过程中,我会观察学生的表现,并由此分析出他们的兴趣激发和思维启发状态。当动画片播放到曹冲准备称象时我会暂停画面,然后将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想一想、说一说“曹冲会用什么样的办法去称出大象的重量”。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即使他们进行了讨论,也没有人能想出“称象”的办法。借此机会,我引出课文内容,让学生与我一起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去看一看曹冲到底用什么方式来完成了“给大象称体重”的任务。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究学习过程中来,做好对学生的学科素质培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进一步做好对学生的认知启发,让他们能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语文知识的探究,由此来实现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
例如,在进行《麻雀》一课的学习时,为了实现对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我就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针对麻雀进行了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我先提问有哪些学生认识麻雀,近距离观察过麻雀。因为麻雀是比较常见的鸟类,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见过,这在我的意料之中。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说一说麻雀有什么特点,实现与他们之前的良好互动,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之后,我将话题由麻雀转移到母爱,并结合课文内容与学生进行了深入讨论,让他们能实现思维的迁移,并从麻雀妈妈保护小麻雀的事情中想到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照顾和保护,实现对学生的情感调动,让他们能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最后,我鼓励他们在回家后拥抱妈妈,并对妈妈说一声“您辛苦了”,由此来实现对他们的有效引导,让他们能将从课文中学习到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他们的语文素养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生活实践课后训练是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识到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并能进一步实现对学生的认知启发,让他们能有机会去感受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完成《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教学之后,我就为学生布置了回家观察自己的妈妈,并以“我的妈妈”为题进行作文练习。在该作业模式中,学生需要观察妈妈在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包括语言、神态、举止等多个方面,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主动了解妈妈的机会。在此基础上,以写作文的形式进行表达,能锻炼学生的描写能力,还可以实现对他们课堂学习效果的考查。另外,学生还可以借此机会表达出自己对妈妈的感情,这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现状由此得以改变。
总而言之,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实施是保证素质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加强与他们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有权利去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究,由此来实现对他们的有效教育,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