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21-11-23 01:56:07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喻敏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古诗词环节传统

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喻敏

从知识教育角度来看,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语文知识的精华,其是集千百年文化发展历史而得以传承的文化瑰宝。我们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语文知识,同时还能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正确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观念尤为重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改正学生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有很大帮助,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相关素养内涵,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目标。

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并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尤为重要,同时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小学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而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有很大的帮助。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能从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1.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做好课前引导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前引导是教师进行知识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环节。考虑到小学生有限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运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课前引导,由此来保证课堂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完成对学生学习动力的调动。例如,在进行《曹冲称象》一课的教学导入之前,因为课文本身就是一个经典的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于是我选择运用信息技术对其予以呈现,让学生能以他们最喜欢的方式去了解课文内容,由此实现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开展课堂导入。在播放动画Flash之前,我会先向学生介绍曹冲,让他们对人物有一个基础的了解,这样有助于他们的思想及情感带入,提升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体验。在完成Flash观看之后,我会与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观后感,并想一想如果是自己,能不能想出这个办法,由此,让学生感受到曹冲的聪明与智慧,并进一步调动起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和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诵读古诗词,培养优秀传统文化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重视教材中的古诗词内容。因为古诗词中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对培养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思维有很大的帮助。朗读是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通过深层次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内容和内涵,在大量的阅读中可以使学生学习更丰富的古诗内容,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并可以在写作中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这样便真正做到了吸收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题西林壁》时,为了在本节内容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笔者先组织学生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庐山之美,之后组织学生开展个性化朗读,在朗读中通过声音展现出庐山的美,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朗读中体会诗词的情感和韵味。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能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并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3.依托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课堂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内容的精粹,想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就必须将之真正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因为此环节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主要环节,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在本环节的有效应用,既可以给学生的知识学习带来帮助,同时还能让学生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由此进入一个事半功倍的状态之中。例如,在进行《北京的春节》一课的教学时,我就在完成基础课堂知识教学之后,与学生针对春节时的传统习俗进行了讨论,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家在春节时都会做哪些事,其中哪些是属于传统习俗的。因为六年级的学生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所以他们能找出贴春联、点灯笼、放鞭炮、吃饺子等传统习俗。之后,我又提出了“这些传统习俗有什么意义,有什么故事?”的问题,学生左顾右盼,没人能答得出。于是,我给他们讲了关于“年兽”“交子”等传统故事,让学生通过听故事的方式去了解这些传统习俗的由来,并进一步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由此做到在有效完成课堂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可以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为学生的知识积累助力。

4.应用优秀传统文化,设计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是教师针对学生课堂学习表现专门为他们设计的考核环节,此环节考核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同时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训练中,教师必须做好对学生兴趣需求的掌握,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课堂训练设计,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课堂训练工作由此得以展开。例如,我在课堂训练环节中就经常会组织学生进行“对对联”“仿写古诗”等活动。在对对联过程中,我会先说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些春联主题的对联,如“幸福安康人欢乐”“家庭和睦年年好”等,让学生去进行回对。之后,我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一家饭店办活动,说只要对出大门上的对联,就可以免费吃饭,很多人来尝试都没有成功,请你们去尝试对出对联。对联的上联为“多吃点少吃点多少吃点”。因为对联本身较为特殊,再加上情境的引导,让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课堂训练氛围因此进入高效状态,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思维的锻炼和有效的知识积累。

5.妙用优秀传统文化,做好课后拓展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课后拓展是考查学生学习效果,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方法,教师要在此环节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妙用,在激发学生完成课后拓展动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类型、形式的课后拓展。例如,在进行《传统节日》的学习之后,我就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抽签,选出他们需要了解的传统节日,在课后通过翻阅书籍、询问父母、上网查询等方式来找到传统节日的相关信息并做好整理,以确保在下节课上能给同学们讲出该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内容。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是推动课堂教学进步与发展的创新方法,其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与他们进行思维、语言上的互动,让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欣赏其文化美,并对语文知识产生良好的学习欲望,从而更好地完成语文知识探究,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助力。

猜你喜欢
古诗词环节传统
踏青古诗词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8 07:01:14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2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公民与法治(2016年3期)2016-05-17 0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