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绿色制作培养创美之德的实践

2021-11-23 01:56江苏省海安市大公镇中心小学储美玲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1期
关键词:竹节花草树木美的

江苏省海安市大公镇中心小学 储美玲

新课改教育理念指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素养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而田园、四季拥有自然的风光,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绿色制作,尤其是田园中各种美丽的花草树木、庄稼,在尊重学生意愿和顺应学生发展天性的基础上,为学生创建拥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环境,以便学生进行感性及理性的自主体验,并在愉悦的心情下完成对知识的建构,逐步增强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

一、利用现实环境,引导学生观察

生活中的美、自然中的美,是随处可见的,然而,如果不对生活和自然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很难发现其中美的元素,也就无法透过自然环境,实现对美的感知。所以,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从教学内容出发,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环境进行观察,使学生逐步培养出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懂得从自然环境中分辨出美的事物,从而在细细体会中,真切地感知到文字之下对景色描写的精彩之处,发展审美素养。

以《秋天的雨》这一课来说,在本文中,作者以秋雨为媒介,对秋天的缤纷色彩、丰收景象等进行了描写,以便将秋天中的多个景物串联起来,突出秋天的特点。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离教室,让学生走出室内亲近大自然,以便学生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过程中完成对大自然美的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田园风光。同时,学生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田园之中秋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在形成感性和理性认识之余,更好地对本文的语言进行理解,真正地体会作者笔下描绘的秋之美景。

基于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将学生带入田园之中,能让学生拥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使学生在亲自观察和体验大自然风光的过程中,体会大自然的美,学会欣赏美好。

二、展开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实践

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时,教师应当认识到,单纯地培养学生欣赏美、追求美的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为学生创建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上的主题,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花草树木,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漂亮的艺术品,以便每一件花草树木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促使学生在动手中积极展现人的生命活力与创造性,让学生在美感愉悦和精神自由中实现成长。

例如,在《桂花雨》一课的教学中,在给学生分析了本文中描写桂花的语言,并让学生体会了其中的思乡之情后,教师为学生提出“花开花落是自然界的规律,我们能不能利用掉落的树枝和花草,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价值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利用花草树枝进行艺术创作的想法。随后,根据学生提出的想法,教师为学生布置“绿色创意变废为宝”的任务,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利用花草树枝,制作落叶拼贴房子、储物瓶、笔筒、积木等,以便每一棵花草树木都可以延续它的价值。

显而易见,教师为学生创建实践操作活动,并以花草树木作为学生展开操作的材料,能让学生拥有创造美的平台,使学生在自主创造中进一步提升审美素养。

三、完成文字记述,记录绿色制作

在“绿色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创美之德,为了让学生更加用心地进行感受,教师也要让学生记录下绿色制作的过程,以便学生可以在记录的同时进行反思,深化自己的审美感受。此外,在复习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翻看文字材料的方式,详细地回忆起绿色制作的经过,以便在调取自己记忆的同时,重复体会创造美的过程,更好地把握美的规律。同时,在学生对绿色制作的过程进行记述时,学生也可以更好地以自己的能力去表述美。

例如,在《竹节人》这一课中,在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本文的内容前,教师先为学生提出“你知道什么是竹节人吗?你玩过竹节人吗?”等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地走进本节课。随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你们想不想在课堂教学中玩竹节人呢?那么,让我们先自己来制作一个竹节人吧!”随后,带领学生去校园中寻找合适的材料,并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竹节人的制作。在学生制作了竹节人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记录自己制作的过程,写下自己在创作美时的感受,以便学生完整记录下自己创造美的经历。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亲身感受后进行文字记录,能将探索、发现、想象和创造的过程记录下来,方便学生日后对美进行回忆和感知,以便学生更好地通过绿色制作发展创美之德。

总而言之,在绿色制作中培养创美之德,是新时代下大语文观教学的要求,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遵循美的规律与法则来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学校课程教学文化,从而创造出教育自身的美,逐步提升语文课程的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竹节花草树木美的
去露营吧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爱护自然,让环境更美好
“竹节人”中说“趣味”
打破平衡
花草树木怎样过冬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