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职业学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

2021-11-23 01:13林惠君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产学研体育产业协同

林惠君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2019 年8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要以人为本、协同联动,完善体育全产业链条,打造现代体育产业体系。体育职业学院作为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关键主力,应充分发挥体育设施、赛事资源和教育培训等多元优势,通过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为支持,开展体育社会教育,开发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为相关机构及企业发展提供体育智库服务,全面提升大众对体育公共服务的认同感与满意度。

1 体育职业学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体育职业学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是一种相互协作、一体协同的立体关系。在该机制中,体育产业的发展需求是基础,体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是支撑,体育科研是重要导向,服务社会体育需求是落脚点,通过深化“产学研用”,实现体育职业学院、社会大众与校内师生、体育行业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发展。

1.1 建立机制

面对当前体育产业的广阔发展机遇,体育职业学院要坚持以有效协同为基础,通过寻找合适的协作伙伴,建设产业结构合理、服务业态丰富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从体育项目供给到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社会体育服务等发展全链条。第一,制订科学、明确的协同创新规划。体育职业学院要立足实际,通过对协同目的、协同过程和协同对象进行合理筛选,确定切合实际的协同创新规划。第二,制定完善、多元的评价体系,判断协同创新的可行性。体育职业院校要以协同创新规划为指引,从协同预期、协同模式和协同领域等多个角度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进行合理评价。第三,制订详细、具体的权责方案,建设教育群与产业链、科研链一体协同的创新联盟。体育职业学院要以“产学研用”的多元需求为基础,通过确定权责分配和风险防范体系,最终形成协同创新联盟。

1.2 机制运行

在明确各方权责,筛选协同方后,为充分发挥协同创新机制优势,需要进一步细化运行流程,把控机制运行的具体过程,全面提升机制运行效能。首先,全方位集聚机制运行的动力优势。通过积极申请政府支持、对接市场需求、引入智慧技术和完善竞争体系,聚集驱动机制运行的充足动力。在机制内部,通过战略协同、内部激励和科研创新等,实现体育“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最大效能。其次,全方位集聚机制教学及科研优势。体育职业学院在体育教学、人才培养与科研等多领域优势,是促进该机制协同创新的原始动力。要依托体育职业学院的体育教学科研成果、体育师资力量和行业资源,开展以满足大众体育健身需求为目标的体育社会化服务,以体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核心的市场开拓业务,以孵化校内体育产业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服务。最后,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一体协同发展。通过将该机制优势引向社会市场,支持体育用品及体育服务的研发设计、生产与营销,在全方位服务社会进程中,实现学院助力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

1.3 机制运行保障

识别风险、及时化解风险是确保协同创新机制实现最大效能的关键步骤。通过对该机制运行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合理挖掘、科学识别和智慧分析,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各步骤的风险进行合理化解,采取针对性解决策略,合理规避、消解各类风险。一方面,要完善多元支持机制,细化风险识别、风险诊断步骤,从源头上化解体育职业学院参与协同创新的风险,保护机制内各方主体的积极性。要做好立法、税收、科技等各方支持工作,通过详细规定各方权益,确保机制整体规范、有序运行。以体育职业学院师生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为例,要完善知识产权、成果利益分配机制等细节,推动科研链与产业链实现一体衔接。另一方面,要细化体育职业学院、企业和科研机构等主体职责,合理把控机制运行风险。通过以体育职业学院与企业精准、有效协作为基准,以体育职业院校细化协作流程、强化协同创新力为保障,以企业深化协同关系、建立高度信任为支持,充分整合协同创新机制的各方主体优势资源,凝聚机制协同创新的最大合力。

2 体育职业学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

面对新时代“全民健身”对体育教育、体育产业提出的新要求,体育职业学院应以协同育人理念为基础,通过发挥体育职业学院在智慧体育、学科专业和社会体育服务等领域优势,积极构建市场需求主导、多方联动的产学研用协同机制,营造体育产业领域“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生态。

2.1 以“产”为先导,确定发展新目标

体育职业学院要充分把握“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诉求,突出“产”的实际导向作用。第一,围绕体育产业需求,优化体育教学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基于体育产业的教学体系。通过对大众体育消费诉求、体育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研究,实时调整校内专业设置,增强体育人才培养的供给能力。第二,围绕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时代需求,深化体育学术及科研工作,提高体育职业学院的科研服务能力。围绕当前大众对体育穿戴设备、体医结合的现实需求,通过开展跨学科、跨产业研究,以产业协同优势,提升体育职业学院的科研创新能力。第三,对接体育产业的现实需要。通过加强与体育局、政府与相关体育企业的协同力度,联合成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为社会提供包含赛事运动、体育产业园和体育教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体育产业综合服务包,提升体育职业学院的服务效能。

2.2 以“学”为重点,构建育人新格局

体育职业学院要重视拓宽“体育教育”的价值空间,提升“学”的重点服务能力。首先,要以“体育+教育”为重点,全面拓展育人空间。学院要充分利用校内体育场地设施、专业人才等优势资源积极开展体育教育培训、体育社会锻炼指导等多种服务,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的体育学习诉求。其次,围绕“体育产业链”,尝试推进“学校+企业”的全新模式。通过协同开发体育教材,建设体育专业学科群,联办体育教学专业,为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提供教育培训课程,提升体育产业服务效能。最后,推动体育产业与教学融合、衔接,构建实用为主、技能驱动的体育课程。围绕“产学研用”机制的多元诉求,提炼教学因子,重组教学方案。综合工匠精神、专业技能、研究精神和开拓意识等多样内容,重构体育教学体系,通过强化学生体育领域的职业认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3 以“研”为突破,获取发展新动能

体育职业学院要充分发挥人才体系、科研力量优势,持续引领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走向。一方面,要深化体育产业及相关领域研究,通过建设体育智库,对体育学科及体育产业进行学理性、课题性研究,强化体育职业学院在体育领域的科研能力,为社会体育产业发展及服务模式构建提供智慧支持。另一方面,体育职业学院要与体育企业联合共建研究院,通过构建“学院+产业”的研究框架,积极研发符合实际需要的体育产品及服务项目,形成校内研究与社会需要一体联动发展的全新格局。通过建设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基地、体育产业研究基地、实验室和发展智库等“多元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体育职业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

2.4 以“用”为目标,实现发展新效能

体育职业学院要以校内专业教学优势为支点,以社会体育产业的多元诉求为方向,通过聚焦社会需求,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体育职业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第一,以“体育+旅游”为方向,加大政策、产业发展规划研究,为体育小镇、体育公园建设提供专业支持。体育职业学院要依托校内完善的专业设置、人才体系和科学机制,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明确建议。第二,以“体育+服务”为重点,积极参与体育公园、绿色体育场馆建设,加快校内体育设施资源的社会化开放进程,为大众提供智慧体育场馆运营、体育健身指导等多元化服务,切实推动全民健身。第三,充分发挥资源、资金及人才优势,支持学生及校友参与创新创业,助力体育企业孵化,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体院方案”。

3 结 语

面对国家政策引导、体育产业发展和大众多元化健身诉求等发展机遇,体育职业学院要以校内体育教学、科研和发展资源为基础,积极对接市场需求,打通科研教学资源与体育产业的融合通路,形成以“体育+”为基础形态,包含体育教育、体育文化等多业态的全体育产业链,深化体育教学与产业协作机制,打通产业需求与教学、研究与应用等各环节壁垒,充分满足大众多元化的体育消费诉求。

猜你喜欢
产学研体育产业协同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用“国家使命”导引航向——大学之大,重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