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洁洁,宋玉芳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快速增长的经济、正在日益增强的国家综合实力都对人才的培养和塑造提出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思考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基于此,我国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在这个育人过程中承担着独特的任务,即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这既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在我国,学校是发展体育的一个主要阵地。可以说,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低影响着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发展。
我国学者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较为集中,并没有太大分歧。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于素梅(2017)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分为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3 个维度,并细化为体育情感、体育品格、运动能力、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6 个要素;赵富学(2018)等指出要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视为学生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形成的,且贯穿于整个学段的必备道德品质和关键运动素质与能力。因此,笔者通过搜集到的资料,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体育课实践学习而获得的运动技能和精神价值。它把重心放在“学生”及“课程建设”上,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来引导学生于外强身健体、于内增强品德,进而促使学生成长为身心全面发展的人。
随着近些年青少年体质逐渐下降的问题愈发尖锐突出,学校体育外在强身健体功能被无限放大,同时学生应具有的健全人格与品德等内在价值被严重忽视,出现学校体育文化遗失的现象。虽然体育放在了学校教育体系大框架之下,但和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不太相同的是,学校体育学科带有教学领域的独有特色,它包含的体育教学、游戏、锻炼、竞赛等内容使其兼具教育功能与实践功能。除去显而易见的身体形态塑造和身体素质的巩固,体育还能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升华,如参与体育比赛可以带领学生体验公平、竞争、团结、合作、拼搏等精神,在使学生获得运动技能的同时获得健康及健全的人格。因此,作为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培育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应对学校体育文化遗失问题的重要举措。
学生体育素养的获得可以来源于多个方面,如体育社团、校外俱乐部、社区体育活动、家庭体育等都是学生体育素养来源的方式。但与之相对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几乎依赖于学校体育,体育课程是大部分学生参与所有运动的主阵地,学生的体育素养并不能很好地得到发展。出现这种问题,一是因为普通大众对于体育可以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认识还不全面,忽视了体育学科的重要性,校外体育难以进行;二是即便在学校里,因为主课业的侵占和体育学科的实践性限制,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会并掌握可以终身使用的相关运动技能,更不用说从体育运动中获取心灵和精神的价值提升。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有选择教学内容的自主权。随着新兴的轮滑、攀岩、花样跳绳等项目进校园,教学内容多样化应是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一大趋势。然而,由于不同地方的设施条件、政府政策、体育制度、运动项目普及程度等的不同,学校更多的还是根据“体育中考考什么,学校体育教什么”的原则来传授学生学习内容。学生除了体育中考内容之外没有更多的可选择项目,“一刀切”的做法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即使我们制定了足够的政策,希望达到“小学体育兴趣化、中学体育多样化、大学体育专业化”的目标,但各大中小学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仍然缺乏连贯性。学校的各个年级段都有课程设置的标准和规定要达到的要求,但各自为战,结果出现教学内容的低级重复。以篮球为例,从小学起就开始学习定点的单手肩上投篮,到了高中、大学,这一项技术动作仍然在学,并且学生的技术动作水平参差不齐,大学体育教师依然需要去纠正大部分学生的技术动作,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学进度的前行。而且除了投篮动作,很多学生对于篮球的传接球、战术规则乃至真正去打一场比赛还非常含混模糊,各年级之间缺乏系统性的纵向衔接。
学校、家庭、社会是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大根据地”,应以学校体育为主导,家庭体育与社会体育为辅导,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融合才能真正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习得环境。然而,就目前的状况来说,家庭体育并没有起到一个拓展学生体育学习范围、促进学生体育素养获得提升的作用,社会也没有将体育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仅仅依靠学校体育来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是远远不够的。市场上各种教育机构林立,而除了专项运动俱乐部,人们极少考虑将体育纳入其中,也认为花费心思与资金去学习体育简直是“没事找事”和“交智商税”。这就造成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大环境的分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和方向。在此目标的导向下,必须从多方途径齐头并进,为培育学生的体育素养保驾护航。首先,我们需要通过深度教学的方式有效提升课堂质量,保障能“开齐开足体育课”,在体育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往“重教轻学”的现象,使学生乐在其中,进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其次,确保切实发挥好课外体育的重要辅助作用,引导学生进行阳光体育,同时,家长和学校应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的体育锻炼及体育竞赛等活动,育人于实践,从体育竞赛的参与中获得进取精神和合作意识等优良品质。课内课外双管齐下,共同为完成培育目标、培养学生体育素养添砖加瓦。
要根据国家、地方和学校3 个层级的要求,因地制宜且因人而异,提高学校体育学科内容的生命力。对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选择这些内容后如何组织实施有明确的思考和解答。在此基础之上,增大运动项目的覆盖力,重视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的融合,多设置包括球类、体育游戏、花样跳绳等在内的各种内容类别的体育项目供学生进行选择。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兴趣点,才更容易实现有机课堂,让学生获得主动进行体育运动的意识和思维,为其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和体育素养的获得打下坚定基础。
培育过程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获得的关键之处,它就像连接轴承的齿轮,稍不契合便会使整个行进过程艰涩卡顿。同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依据学生的状况,在恰当时机给“齿轮”上点润滑油,优化培育过程就是对齿轮进行润滑的过程,把课程改革真正落在实处,让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更加顺利。面对学校在培育学生的“各自为战”和“低级重复”方面,体育课程需要构建一体化课程,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逻辑体系服务于学生发展,通过巩固小中大学3 个纵向阶段的系统化连接,促进学生掌握一到两项终身体育锻炼的技能。
培育学生体育素养不单单是学校需要完成的任务,体育教师、家长,社会中的各体育培训机构、国家政策方针、媒体等都是需要参与的要素。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在一个体育氛围浓厚的环境下进行。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大背景下,学校体育课程正在逐渐得到重视,可以通过学校运动会、亲子运动会、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等形式提高学生和家长的体育参与度。同时,还需要社会积极配合,发挥好宣传作用,引导家长转变“体育无用论”的观念,鼓励学生参加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课外培训或进行此类课外锻炼。另外,我们还可以积极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慕课、短视频等实现互联网与体育的融合,各方齐心协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确保为学生体育素养的培育提供保障力。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所以在学生获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难免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由上至下,纵横联合:政府层面出策略,学校方面为主场,各方力量共协调,共同为学生的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搭建一个良好的参与平台,达到使学生外在健体、内在健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