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课教师协同育人的路径思考

2021-11-22 20:31黎青滕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辅导员

摘要:协同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与辅导员相互作用是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与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故此,本文基于新時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从两个维度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员工作育人的实际意义,浅议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最后将其中存在的教育问题提出有效解决策略,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经验。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师;辅导员;协同育人

前言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中明确的指出,辅导员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引导的人物,是大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为重要中间力量。而高职思想政治教师所需要承担的不仅是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也需要配合辅导员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领路人。因此,辅导员与思想政治课教师之间要相互的配合,深入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和习惯爱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师与辅导员协作的实际意义

(一)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要求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要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综合性的发展,让其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合格的接班人,坚持将立德为教育的中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整个大学教育体制中,实现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并行。由此可知,培养学生素质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的首要教学目标。思想政治教师与班级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他们的根本职责,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或学生生活中,思想政治教师要与班级辅导员通力配合,强强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社会、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优质人才,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符合合格接班人标准。

(二)推进高校三全育人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且漫长的工程,各部门教师必须要发挥本部门的教学优势,从而实现教学与育人同步。当下,部分高职院校的班级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师还没有形成高效合力,无法做到将思想政治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三全育人氛围和政治意识十分薄弱。针对这种情况,高校班级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加强自我学习建设,认识到合作协同教育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实际意义。而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深入发掘专业课中的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加强思想政治思维能力,提升高职学生的政治兴趣。同时,构建政治教师与班级辅导员协同奇教育机制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完成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构建时间,还需要各个科目教师之间相互的合作与努力。最后在整个过程中,再由班级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思想教育的重要骨干力量,两者积极探索协同思政教育的的路径,进而有效的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现状

(一)队伍性质有别

在部分高职院校教育队伍里思想政治教师和班级辅导员属于两个不同的教学队伍,大部分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学习管理和德育教育工作的传达,是高职院校一线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骨干人员,辅导员工作涉及的有院系党总支书记、学生管理干事等相关人员。因此,具有教师与管理人员的多重身份。而思想政治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流砥柱,这两个“工作相通”行为不同的队伍分别由两个部门领导进行管理:大部分思想政治教师都是由教学教师管理部门监管,大学生辅导员则由学生工作管理部进行监管,导致思想政治教师与班级辅导员平常交流沟通的机会少,因而在工作中缺乏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没有能达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的互补。

(二)工作交集甚少

依据上文描述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师与班级辅导员在教育目标上是相通的,都想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但在日常工作中过程中还是会存在较大的差异。班级辅导员的工作原则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坚持高职院校校训办学方向,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到实处,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德育工作,并在日常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指导学生的成长。而思想政治教师则是传授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政治思维模式培养的实施者,思想政治教师的关注点在于理论知识传授,主要承担教学科研任务,辅导员主要承担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两者交集甚少,缺乏相互支持,未能形成合力的育人机制。

(三)相互认同欠缺

高职院校的人培养目标是技术技能型,部分教职工认为公共课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大都没有市场,他们仅仅将其作为一门让学生获取学分的课程,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甚至一些教师错误的认为思想政治教学是没有必要的。它不能解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而很多人对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保姆”或“勤杂兵”,是学校里面最底层的人,其中也同样不乏个别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其他人员。少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只承认自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是班级思想政治专业的“权威”,对班级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认同感比较低,对班级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也并不看好,更有甚者排斥班级辅导员,就这导致了班级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师欠缺一定的认同感,使学生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知识碎片化,教学管理出现很大的缺陷,让学生政治思想处于崩坏的边缘,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路径

(一)改变管理模式,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

求同存异,打破辅导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这两条没有交集线的队伍建设,是他们可以落实协同育人的前提。在高等院校里,应该对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管理,把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纳入同一个系统机制里面,成立统一的领导机制,统筹规划好两者的人员调配、明确好两者的分工,完善激励和保障制度,确保两个队伍的协同育人得到真正的实现。

(二)创立交流平台,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交流互动

其实担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和负责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在教育目标上应该是一致的,为了能做到真正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之间协同互补的工作优势,就要加强他们的交流互动渠道。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在各自的岗位上通过不同的路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正是二者合力的基础和交流的前提。只有搭建稳定的交流平台,加强沟通和互动,尤其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和辅导员之间的定期交流与座谈,实现经验与热情的融合,理论与实际的碰撞,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具体形式可包括各种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手段搭建平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平台以及学术科研的资源共享平台等。借助平台,思想政治教师、学生和辅导员可以实现及时性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联动性。

(三)搭建桥梁,促进两支队伍的认同和互助

思想政治课教师多来自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一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老教师,他们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论知识基础较强,但有时候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注重了教书,而忽略了育人这一方面,加之很多大学的思想政治课都是大班讲课,往往都是上课时间到岗,下课时间离室,导致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接触比较少,学生的疑问也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另一方面,跟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各大高校都在进行扩大招生,高校管理工作增大,辅导员的需求量也随着变得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吸收到更多的管理工作者,学校在招聘时有时候会放低门槛,进而对辅导员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背景和相关理论水平变得有限。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相互之间进行岗位上的相互补充和转换,让新入职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来兼职辅导员,这样既可以加深对理论的运用,也能很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让辅导员兼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走进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走进学生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又可以把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让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四、小结

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我们要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联动性得到增强,只有紧跟时代变化,与时俱进,在工作中引领新的理念,學会方法优化和创新方式等,跟上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和思想动态。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探索属于高校自己的工作特色和方法,才能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宝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09-29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 民日报,2016-12-9.

[3]李秀芬,王鑫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育人协 同机制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6-4.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16 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5:308-309.

[5]李江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11.

作者简介:黎青滕(生于  1991.4  ),女,民族:壮族,籍贯:广西百色,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职称:助教,研究方向:负责高职院校学生思政工作。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与对策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现代建筑技术协同育人基地的构建研究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