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霞
摘要: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行业也应该及时调整目标,将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引导。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而老师在给学生灌输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德育化人,将德育教育贯穿到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正确三观,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数学作为一门讲究逻辑严谨的学科,它与生活息息相关,老师在上数学课的过程中,也应当适当地融入德育知识,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成长,收获进步。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数学;德育;课堂渗透
一、立足于数学课堂渗透德育教学
数学虽然相对于语文英语学科而言,较为抽象,学生大多在和一些数字和公式打交道,但这并不意味数学老师不能将德育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并且伴随着新课标的改革,现在的教学课本不仅包含了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其中还穿插了很多趣味小知识,这些小知识大多都内含核心价值观,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的培养。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教学内容为根本,并且细致的整理书中包含的德育内容,从而在对学生进行数学讲解的时候,能够得心应手的渗透德育知识。但部分数学老师依旧停留在老思想,认为数学就是数学,讲一些别的东西,有一点不伦不类。但事实上,将德育教育和数学教育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让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愿意接受这种无形的德育教育。
在实践过程中,数学老师可以将一些题目布置得更加贴合实际,比如在学习数乘运算,老师可以举例一些题目,既可以让学生学到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思考如何感恩。比如,过年了,妈妈购买了大量的年货,可发现找的钱不对,这时小明就想帮妈妈理清账本,在一番努力下,小明终于记上了正确的金额,成功帮妈妈解决难题。这道数学题,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尽快掌握数字运算,而且也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实践欲望,借助自己的知识帮助爸爸妈妈解决生活的数学难题。
二、立足自身,以德育人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心智,而老师则是仅次于父母的人,这也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依赖自己所崇拜的老师,很多学生甚至会把老师视为自己的偶像,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希望自己也能和老师一样厉害。作为一名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仅要有客观严谨的教学态度,并且为人处事还应谦虚低调,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难免也会因为一时粗心而放一些低级的错误,而在这时,倘若有学生指正,老师应该坦然的接受自己的错误,并对这名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明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理,既要勇于认错,还要勇于改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绝对的老师。
除此之外,由于数学是一门讲究逻辑的学科,这也使得它比其他学科要更为的枯燥,小学生天性浪漫,注意力不集中,在上课的过程中往往会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而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更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随意地乱发脾气,因为这样子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抵触心理,不利于日后的课堂管理。老师可以调侃一下那些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既委婉地告诉他们上课要认真听讲,又给他台阶下,保住他们的面子,让他们意识到老师在认真上课,而自己却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的行为是十分的不礼貌的。
三、借助课外实践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来源于生活,为此,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应该把课堂仅仅局限于学校,应该尝试对学科教育进行一些综合性质的实践课堂教学,借助一些有趣的数学课外活动,让数学活起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数学实践能力,并且老师也可以借助机会进行德育渗透。
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令老师头疼的往往就是平面几何这个板块。由于平面几何中涉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太过于抽象,这也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后,依旧停留在似懂非懂的层面。而数学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收集家里的废纸,然后借助数学工具,将其裁剪为教学所需要的几何图案,這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各种各样的平面几何图形,从而提高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平常那些没有用的废纸屑也可以发挥这么大的功效,让他们养成环保节能的好习惯,把数学基础知识和德育知识完美得融合在一起。
四、结语
所有的学科教育都能蕴含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工作是所有的教学工作中都需要彻底实施贯穿教学的一项内容,也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承担的一项义务。传统的德育教学过于形式化,老师大多数都是采取讲话座谈会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灌输,而学生天性烂漫,不喜欢这种灌水的形式,这也使得这种德育教学方式的效果往往事倍功半,而将德育教学和基础教育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潜移默化地给孩子的心上种上德育的种子。
参考文献:
[1]吴文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2019(9) :160-162.
[2]肖明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 15)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