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的机械基础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2021-11-22 02:56董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8期
关键词:学业机械基础

董菲

[摘           要]  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专业学生学习的敲门砖,蕴含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对学生的要求较为严格。另外,机械基础又是中职学业水平考试的必考科目,想要获得较高的通过率,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有效教学。因此,对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的机械基础有效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探究。

[关    键   词]  中职学业水平考试;机械基础;有效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212-02

中职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中职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和升学的重要标志,具有公平、公正、权威性等特征。机械基础课在中职机械专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课程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机器的基本概念,掌握机器的组成;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及应用,熟悉各零件的工作特点及常用机构、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基本能力等。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学习兴趣不高,他们学习机械基础课程内容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再加上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性。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中职学校要做好教学改革工作,重视新理念、新方法、新知识的运用,确保课堂教学高效运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化复杂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提升。

一、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落后

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中职教育的改革进程,但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依然原地踏步。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使用传统思维讲授知识,学生完全按照教师制订的计划进行学习,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机械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存的课程,学生既要掌握基本原理,又要将所学知识用到实处,如果教师只是施行自己的教学计划,对学生缺少关注,长此以往,课堂教学质量不仅无法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大打折扣,影响成绩的提升。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中职生与普通高中生相比最大的弱点是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完善;学习兴趣较低,缺少求知欲望,课堂中容易走神;缺少与教师的沟通交流,缺乏自信心,无法实现高效学习。机械基础是机械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石,只有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相关操作技术,才能为后续学习保驾护航,但由于学生的个人能力参差不齐,增加了教学难度。

(三)教材内容与时代发展脱轨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中职机械基础教材中的内容也要做到改革创新,引进新鲜血液,尤其是在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更要渗透新知。但是,现阶段大部分中职学校使用的教材都大同小异,没有做到内容上的优化、创新,这样必定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二、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的机械基础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对策

(一)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的机械基础有效课堂教学的实现,首先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使其认识到教学改革对学生成绩提升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视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同时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比如说,教授《轮系》时,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法进行授课,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成绩按A、B、C三个层次进行划分。各层次划分完毕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互帮互助小组,由A层学生帮助B层学生,B层学生帮助C层学生,确保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都有所提升。《轮系》中的教学重难点为:分析定轴轮系传动路线和判定定轴轮系各轮回转方向,由于这两个知识点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后,还有一些学生无法理解,特别是B层的部分学生和C层学生,这时教师要重点帮助C层学生,重复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常识进行解决,在循序渐进中使其掌握学习技巧。尤其在学习判定定轴轮系回转方向时,可以采用3D技术打印的轮系模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各个齿轮的传动方向,让他们有直观的视觉冲击,难点迎刃而解。教师改变教学理念以及创新教学方法,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使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能进步,面对中职学业水平考试时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关联

机械基础教学既涵盖了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课堂上形成“学中做,做中学”的良好氛围,确保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使其得到有效验证,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实践能力和对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进行《铰链四杆机构》的教学时,要想使学生更好地认识铰链四杆机构,教师在课前准备好3D技术打印的组装铰链四杆机构所用的教具,在课上发给各小组,让学生自主组装铰链四杆机构,同时做好记录,写出实验报告。再如,教授《支撑零部件》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Flash动画,演示减速器的零件及其组成,当学生熟知轴、轴承等零件名称和相关作用后,带领他们到实训基地动手拆装减速器,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零件知识。这种理论联合实践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还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三)加强机械基础的直观教学

机械基础课程涉及许多常用结构零件的内部组成机构、运动过程等内容,如果教师直接讲解,不仅晦涩难懂,还会降低学生的兴趣,部分教师虽然使用简单的教具和图片,依然无法起到实质性作用。因此,教师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呈现各个零件的内部构造、运动过程等,或是使用实物加强学生的理解。

首先,使用实物、挂图等加强直观教学。学生学习机械基础时,常常与零件和机构打交道,如果没有熟知各个零件的原理,十分容易混淆,出现张冠李戴等情况,并且学习兴趣不高。在《齿轮传动》这堂课的导入环节,笔者为学生准备了用乐高积木应用齿轮传动搭建的小汽车,要求学生分小组将小汽车拆开,观察小汽车在运行过程中用到了什么样的机械传动,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齿轮传动》,通过实物的拆装教学环节的创设,引导学生直观感受齿轮传动的原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加深学习印象,锻炼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全员有效参与了课堂活动,课堂气氛得到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自信心得到增强,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教学。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手段——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直观、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教学上的帮助,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机械基础教材中含有许多复杂图形和抽象的概念,如果使用多媒体动画、视频进行呈现,可以化繁为简,让学生充满兴趣地进行学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比如,学生学习《机械零件》时,容易混淆轴、键、齿轮的功能和作用,如果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动画,并且在动画中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则能使学生轻松分辨,深刻记忆。

最后,在实训室或企业工厂进行直观教学。机械基础课堂上,教师要详细讲解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带领学生到实训室内进行实物练习,看一看各个零件的真实样貌,尝试进行操作,将相关零件进行连接,甚至运行。此外,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校企合作机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切实开展顶岗实习工作,采用分年段、带任务让学生到企业参观,提前了解工作环境和相关岗位工作内容,并且在车间师傅的讲解和帮助下对重要零件有清晰的认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个零件的实际用途。

(四)实时引进信息化手段并优化教学内容

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推动了机械行业的发展进程,再加上先进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渗透,使机械行业再创新高。中职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地,要时刻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重视教学改革的同时创新教学内容。在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教师除了传统教学理念要改变,加强直观教学,还要注重新知识的引进和教学内容的拓展,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学中可以运用学习通平台实现课前预习、课中学生参与互动、课后复习,尤其是在课中检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时,可以通过设置小游戏或抢答環节,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的兴趣,进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不仅能够使机械基础学习内容愈发饱满、立体,还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有效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绍银.中职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的《机械基础》有效课堂教学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8):99.

[2]王玮.中职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的“机械基础”有效课堂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8(4):101-102.

[3]王晓玉.中职学业水平考试下的《机械基础》有效课堂教学思考[J].南方农机,2018,49(20):207.

[4]王丽芬.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评价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20,6(20):168-169.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学业机械基础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调试机械臂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简单机械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