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琳
【摘要】德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教师要将游戏精神渗透到幼儿德育的实践中去,在创造性游戏、自主性游戏、生活教育、节日教育、家园共育中探索进行游戏化的德育,让幼儿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发展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德育;实践
对幼儿进行德育,能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适应时代对人才发展的要求意义重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可见,对幼儿的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渗透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之中,日积月累,让幼儿逐渐养成和发展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皆“课程”,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在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指导下,幼儿的德育教育要以游戏化的形式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之中。
一、爱国爱党“演”出来——创造性游戏中的爱国教育
爱国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要让每一个孩子从小了解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国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如何将“爱国”“爱党”这样抽象的情感培养,落实到幼儿喜欢的,并能让幼儿亲身参与和体验的具体活动中去呢?
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化无为有,将抽象的情感教育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活动形式。例如在创造性游戏活动中,幼儿很喜欢到班级表演区的“快乐大舞台”上尽情展示自我,自编自演各种各样精彩的节目。于是教师抓住建党100周年和国庆节等契机,为幼儿提供了许多表演素材,例如爱国爱党儿歌、爱国小故事和表演服装等道具,让幼儿在自发的表演中主动地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在愉悦的表演氛围中,《童心向党》、《二十四字歌》、《国旗国旗红红的哩》等一首首好听的爱国歌曲深入幼儿的心灵,深受幼儿喜爱,同时幼儿也在游戏中发展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美好情怀。
二、学会合作“玩”出来——自主性游戏中的合作教育
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幼儿发展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的重要素质。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学习和发展新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在游戏中发展人际交往和友好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尤为重要。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和同伴、自主开展、自主交流的游戏活动,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在开展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主动与同伴进行合作游戏,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例如在开展大班户外自主建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会在游戏前提问:“今天你想搭什么?想和谁一起合作?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作品?”引导幼儿主动思考,让幼儿在游戏前具备合作意识,寻找合作伙伴,在游戏中发展合作能力。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当幼儿在合作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分歧或矛盾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幼儿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同伴友好沟通,一起协商想办法解决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幼儿的合作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三、勤劳能干“动”起来——生活中的劳动教育
勞动教育是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能让幼儿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等良好品质。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生活中处处是教育,生活是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最好场所。
如何提高幼儿主动参与劳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劳动能力呢?教师可以在生活中尝试运用个别劳动和集体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劳动内容。个别劳动即每天个别幼儿参与的劳动,如每天的值日生工作。当天轮到的值日生可以自主选择劳动内容,由于每次自主选择的劳动内容不同,幼儿的劳动积极性很高,会负责任地把自己选择的劳动内容完成好,在劳动中责任心也获得了培养。集体劳动即全体幼儿共同参与的劳动。在集体劳动时间,所有幼儿都要参与到为集体服务的“大扫除”劳动中来。在集体劳动之前,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劳动内容,如擦桌椅、整理书包柜、整理卧室、整理图书玩具等,小组长可以给组员分配劳动内容,还要检查和监督组员的劳动成果。在集体劳动中,大家像合作游戏一样分工合作,在同伴作用的影响下,幼儿劳动的热情高涨,还会互相关注劳动成果,互相交流与学习。幼儿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四、感恩的心“表达”出来——节日里的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种美德,如何让幼儿学会感恩他人,并学会将感恩之心表达出来呢?幼儿的每一种良好品质的养成都有赖于周围的人和环境的影响。幼儿的感恩教育,要让幼儿从了解身边的人开始。
幼儿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根据幼儿的这一学习方式和特点,教师可以结合节日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幼儿学会感恩他人。例如在母亲节开展“护蛋行动”,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体验当一天孕妈妈的艰辛,在活动结束后根据亲身体验谈谈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心。在劳动节时请幼儿体验幼儿园生活老师、厨师等人的工作,让幼儿了解身边人为自己成长所做的付出,进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如不浪费粮食等。在每次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恩之情,如说一句甜甜话,制作一张贺卡,写(画)一封感谢信等等,化无形为有形,用一个个具体的行动让幼儿学会把内心生长出的感恩的美好情感表达出来。
五、爸爸妈妈一起来——家园共育中的德育熏陶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熏陶。在幼儿、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共生发展”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教师要始终不忘携手家长教育资源,发挥家园共育在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应注重将在园开展的劳动教育、感恩教育等德育教育活动,进一步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去,倡导家长共同参与到幼儿的德育教育中来,例如让幼儿每周末完成一件劳动小任务:清洗枕套、整理书包、做一件家务等等。让幼儿将在园学到劳动技能带回家,在家长的帮助下进一步巩固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另外,教师还可以抓住幼儿热衷于当“小老师”这一兴趣点,让幼儿回家当家长的“小老师”。如在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后,请幼儿回家当爸爸妈妈的小老师,把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同时当“垃圾管理员”,在家庭中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在家园一致的合力教育和熏陶中,幼儿才能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总之,在当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幼儿的德育教育,要以灵活多样的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教师要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以幼儿为主体,运用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乐于参与的游戏化的活动形式让幼儿主动地、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积极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亚娟.基于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探析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131-132.
[2]孙刚成,翟昕昕.基于主观能动性与多维环境良性互动的儿童品德发展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05):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