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娜 王文华△ 贾英萍 姬响华 韩晓梅 王园园
【提 要】 目的 分析儿科医护人员对围手术期患儿疼痛管理知信行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郑州市中心医院3所三级甲等医院儿科医护人员489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知信行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489名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得分(30.21±5.12)分,得分范围25~3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职业、职称、人事编制、是否有照顾疼痛患儿经验、是否接受过儿童疼痛知识相关专题培训的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职称、是否有照顾疼痛患儿经验、是否接受过儿童疼痛知识相关专题培训是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受到职业、职称、是否有照顾疼痛患儿经验、是否接受过儿童疼痛知识相关专题培训的影响。医院管理者应制定相应管理政策以提升儿科医护人员对儿童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知信行水平,保证儿童疼痛管理的质量。
疼痛是指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或感受,同时伴随着现存或者潜在的组织损伤,是围术期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1]。大量研究表明,疼痛对于儿童的影响远大于成人,包括焦虑、行为异常、生长发育缓慢、痛觉过敏等,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2-3]。医护人员是儿童疼痛管理的责任主体,其对疼痛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疼痛的管理质量。知信行是指知识、信念、行为3个方面的简称,是行为干预理论的基础,它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成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和形成行为3个阶段,目前主要用于评估人们对某领域知识掌握程度和行为正确与否[4]。相关研究表明[5-6],医护人员如果在疼痛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培训与实践经验,很难在护理过程中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调查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水平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指导。
1.研究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于2020年04-05月选取郑州3所三甲医院医护人员489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工作1年以上,且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住院部护士;自愿配合进行研究。排除标准:来我院实习或进修的护士;有既往精神病史者。本研究完全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1)一般资料调查表:采用自制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护龄、婚姻状况、职称、是否轮岗护理过胸外科围术期患儿、是否接受过儿童疼痛知识相关专题培训、学历、人事编制;(2)疼痛知信行调查问卷:该问卷由潘曦晖[7]等人编制而成,用于护理人员小儿疼痛知信行水平的评估,量表的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71,内容效度指数为0.67,信效度良好。问卷总分在0~42分,得分越高表明护士对儿童疼痛知信行水平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4。
3.资料收集方法
成立调查小组,组内人员经研究者专业培训,详细解释研究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注意事项,调查小组在征得同意后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匿名填写后经专业人士剔除无效问卷,如漏填、规律填写、错填等。
4.统计学方法
1.儿科医护人员一般临床资料及疼痛管理知信行得分情况
489名儿科医护人员中,医生197名,护士292名;男性221名,女性268名;年龄(31.78±5.97)岁,年龄范围22~51岁;工作年限(5.37±2.68)年(见表1)。489名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得分(30.21±5.12)分,得分范围25~38分。
2.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年龄、护龄、婚姻状况、学历的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职称、人事编制、是否有照顾疼痛患儿经验、是否接受过儿童疼痛知识相关专题培训的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单因素分析分)
3.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职业、职称、人事编制、是否有照顾疼痛患儿经验、是否接受过儿童疼痛知识相关专题培训作为自变量,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职称、是否有照顾疼痛患儿经验、是否接受过儿童疼痛知识相关专题培训是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见表2。
表2 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本研究中,489名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得分(30.21±5.12)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明显高于国内其他相关研究[9-10],这可能与本次调查的医护人员中约有45.4%有照顾疼痛患儿的经验、36.2%接受过儿童疼痛知识相关的专题培训有关。但本次研究结果与国外研究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11],这可能与国内相关培训仅停留在理论阶段,未进行相关的实践培训,因此相较于国外医护人员疼痛管理处于较低水平,这也从侧面说明我国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水平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职业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医生疼痛管理知信行水平要高于护士,这与郑儒君等[12]人的研究一致。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疼痛管理经验,并且能够将疼痛管理的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在临床实践中又不断进行修正,进行提高了疼痛管理的知信行水平。不同职称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称越高,其疼痛管理知信行水平越高。我国特殊的医疗制度导致医护人员职称的申请必须根据研究成果和相关工作经验进行评级,因此高职称医护人员一般具有高学历、工作年限长、相关工作经验足的特点,这可能是职称越高的儿科医护人员其疼痛管理知信行水平越高的主要原因[13]。同时,有照顾疼痛患儿经验的医护人员,其疼痛管理知信行水平较高。有照顾疼痛患儿经验的医护人员,其相关知识与经验相较于无经验者有着明显优势,不仅有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且有真实的临床实践,因此其疼痛管理知信行水平相对较高[14]。接受过儿童疼痛知识相关专题培训的医护人员,其儿童疼痛管理知信行水平较高。我国医护资源相对匮乏,针对医护人员的相关培训安排的不足,多数医院针对医护人员采用的均是带教制[15-16],这也就导致很多医护人员虽然知道应该这么做,但对于为何这么做的目的及意义并不清楚,因此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存在有照葫芦画瓢的做法。接受过儿童疼痛知识相关专题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易通过理论结合实践,进而在疼痛管理知信行方面做得更为出色。另外,正式在编儿科医护人员的疼痛管理知信行水平要明显高于聘用制人员,这可能与正式在编人员职业归属感更强[17],工作过程中更加用心有关。对以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职业、职称、是否有照顾疼痛患儿经验、是否接受过儿童疼痛知识相关专题培训是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得分的重要影响因素。
鉴于以上研究结果,建议医院管理者应正视目前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信行水平的现状,制订本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合理的轮岗和儿童疼痛知识相关专题培训制度,以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形式提升儿科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的知信行水平,保证儿童疼痛管理的质量。另外管理者可以组织高职称、有照顾疼痛患儿经验且接受过儿童疼痛知识相关专题培训的医护人员为其他员工进行带教培训,以提升医院整体疼痛管理知信行水平,减轻各种因素为患儿带来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