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思婉 邹志聪
宫腔镜手术是临床妇科手术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多应用于临床微创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在应用宫腔镜展开刮宫、扩宫的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舒适性,患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疼痛感,这是由于机体宫颈部位具有丰富的感觉神经,而手术过程中会刺激迷走神经,同时还会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胃肠反应,例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1]。在宫腔镜电切手术过程中,丙泊酚是较为常用的一种麻醉药物,但单纯应用丙泊酚麻醉的镇痛效果一般,易导致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加重。与丙泊酚的麻醉效果相比,地佐辛的麻醉效果更佳,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丙泊酚镇痛效果的不足[2-3]。本研究将围绕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方式展开分析,探究其在宫腔镜电切术麻醉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将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择期行宫腔镜电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例数均为60例。所有患者均与宫腔镜手术指征相符,排除存在神经系统疾病、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本研究目的以及方案均已获得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且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审核通过本研究。研究组年龄25~50岁,平均(36.71±6.01)岁;体质量47~67 kg,平均(59.47±3.94)kg;其中子宫肌瘤25例、子宫内膜下息肉20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下息肉15例。对照组年龄22~53岁,平均(36.29±6.73)岁;体质量为44~66 kg,平均(59.21±3.86)kg;其中子宫肌瘤23例、子宫内膜下息肉21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下息肉16例。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指导患者术前禁食、禁水,进入手术室后立即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创建静脉通路,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治疗,麻醉药物应用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15,规格:20 mL∶0.2 g),静脉注射,按照患者体质量进行麻醉剂量的选择,2 mg/kg;手术过程中持续泵注丙泊酚,剂量为5 mg/(kg·h),以此保证麻醉深度;一旦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例如心率下降、血压降低等,立即采取相关措施,若患者发生体动反应,则按照0.5 mg/kg剂量追加丙泊酚用量。
1.2.2 研究组 术前各项准备工作与对照组相同,麻醉诱导应用丙泊酚复合地佐辛(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29,规格:1 mL∶5 mg),丙泊酚采用静脉注射,剂量为2 mg/kg;地佐辛:静脉注射采用剂量为0.1 mg/kg;手术过程中应用丙泊酚泵注的方式维持麻醉深度,剂量为5 mg/(kg·h);一旦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心率下降、血压降低等异常情况,同样立即采取相关措施。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情况、麻醉效果、疼痛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效果的评定参考指标包括丙泊酚用量、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疼痛情况的评定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越高证明患者疼痛情况越严重。
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接受麻醉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麻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情况对比(mmHg,)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情况对比(mmHg,)
研究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睁眼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
表2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
对比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清醒时、清醒后0.5 h及1 h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疼痛情况对比(分,)
表3 两组疼痛情况对比(分,)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女性盆腔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宫腔镜在临床妇科检查、治疗中应用较多,在宫腔镜手术过程中单纯应用丙泊酚的麻醉效果一般,镇痛强度较差,发生术后疼痛的风险较大[4]。宫腔镜手术对麻醉药物具有较高的要求,既要保证麻醉效果良好,也要求麻醉药物起效快,患者苏醒快[5]。当前,临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疾病的主要方式为宫腔镜下电切术,通过这种手术方式将机体病灶切除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程度的创伤,极易导致严重疼痛发生,因此手术过程中的有效麻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行宫腔镜下电切术过程中的麻醉药物多选用丙泊酚,关于联合药物麻醉的研究较少。宫腔镜电切术是一种疼痛程度较高的治疗手段,因此手术治疗过程中通常会选用全身麻醉的方式。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单独应用丙泊酚药物,其镇痛效果一般,要实现良好的麻醉效果则需进一步增加麻醉药物应用剂量,会一定程度上加大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同时对手术质量也存在不良影响。丙泊酚属于短效、快速麻醉药物,多于宫腔镜手术过程中使用。起效快、苏醒快、功能恢复完善、时效短等均为丙泊酚的优势,此外丙泊酚还具备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但其镇痛作用效果一般,手术治疗后患者疼痛情况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也会对呼吸产生明显抑制作用[6-7]。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单纯应用丙泊酚时,即便是增加药物剂量也难以实现理想的麻醉效果。
地佐辛属于阿片类镇痛药物,强效、舒适镇痛以及持续时间长均为地佐辛的优势,同时该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较少[8]。针对κ受体来说,地佐辛能够起到完全激动作用,从而发挥脊髓镇静作用,同时不会对呼吸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地佐辛还具备起效快的特点,能够使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得到有效缓解。此外地佐辛能够对µ受体产生部分激动作用,使机体胃肠道平滑肌松弛,降低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的发生风险[9]。有大量研究结果证实,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方式具有诱导起效迅速的优势,能够有效减少宫腔镜电切术中丙泊酚的用量,且术后镇痛时效更长,可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改善患者呼吸抑制情况[10-12]。地佐辛具有成瘾性低的特点,能够被人体快速吸收,半衰期长,能够在机体内起到维持麻醉的作用。同其他阿片类受体激动药物相比,地佐辛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诸多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与单纯应用丙泊酚镇痛治疗的效果相比,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更为理想,可一定程度上减少丙泊酚的使用量,使机体呼吸抑制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有助于患者意识的快速恢复,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升患者的整体舒适感,使宫腔镜电切术中的需求得到良好满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丙泊酚用量更低、术后睁眼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更短、术后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丙泊酚及地佐辛具有协同作用,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使得丙泊酚麻醉带来的不良反应情况减少,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所用时间、缓解疼痛情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本研究也显示,接受麻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地佐辛与丙泊酚联合麻醉有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减少手术低血压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方式在宫腔镜电切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对患者疼痛程度的缓解、术后恢复用时的缩短、丙泊酚用量的减少、生命体征稳定性的维持均具有重要作用,且复合麻醉方式的安全性较高,其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