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专业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融合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1-11-22 09:18肖凯成姚文驰
建材与装饰 2021年33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肖凯成,姚文驰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

1 背景及问题引出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企业需求以及促进学生发展,当前职业教育存在课程教学目标与企业实践需求脱离、职业技能考核没有统一标准等问题[1-2]。这些问题阻碍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终生教育、人人教育”职业教育理念相背离。

随着1+X 证书制度不断推进,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的有效衔接成为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成效的有效措施,也体现了职业教育“以生为本”的本质特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新基建的重要人才输出专业[3],也需要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满足社会对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实现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即就业,毕业即上岗”的社会培养需求。然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进入企业仍需开展一定时间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不能完全实现“毕业即上岗”。

为解决上述困扰高职教育建筑行业人才培养的难题,本文结合住建部发布的《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 250—2011)[4],以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通过组织学校和企业双方参与专业建设研讨会,充分分析建筑岗位知识、能力和职业标准,形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且以《建筑施工组织》课程为具体实例,探索将职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相融合的课程改革实践。

2 建筑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2.1 职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联系

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评价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明确说明,职业标准的制定者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统计局等协同其他相关行业部门等。它以具体的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而课程标准的制定主体是高校教务等教学独立部门,以学生的培训学习为对象,主要体现课程的衔接性与专业性。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需要指明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组织方式、教学管理形式、规定教学资源,同时要体现如何评估教学质量[5]。

在近年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院校、专业、课程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脱离了职业标准,使其与课程越来越分离。但二者不能孤立起来,而应该通过职业教育这一过程进行有效的对接[6]。课程标准的制定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在毕业后的社会认可度,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课程与技能已经成为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的主要依据。因此,为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以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为准绳[7],以岗位和职业的需求变化来指导教学改革,这也是国家“职教20 条”政策制定的时代背景。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细分方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也呈现新的特点:①职业种类出现细分,如在国家职业大典里新增建筑信息员等新兴职业;②职业交叉性加强,如测量员与BIM 技术员的融合。只有在教学标准中及时体现职业与岗位的变化,才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跟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匹配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

通过诊断评价,搭建发现问题、提高效能、促进自主发展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1)加快校企融合,共建质量红线。通过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发挥职业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专业教师、企业师资力量建设,切实解决无专业教师、无实训条件、无投入保证等问题。确保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够有肥沃的发展土壤,保证学生的成长成才。

(2)明确价值取向,坚守职业道德。通过深入研究、反思、探索、实践,构建体现新时代中国职教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各类评价指标、诊断要素体系,充分利用“柯氏评价”“学业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认知和精神运动的内容,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2 课程体系的建设

推进多元协同育人模式,发展现代学徒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育人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促进第三方评价机构与高职院校阶段性评价体系的对接。进而转变原有的评价模式,提高专业课程对这会服务的贡献率。

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院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教研室进行专业调研,专任教师通过与相关建筑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解构为6 大核心技能,分别对应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相关课程。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BIM 技术与应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课程,以适应建筑行业新基建的要求,如图1 所示。

图1 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

3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改革与实践

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建筑施工组织》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制,而教学大纲的修改往往跟不上社会发展进度,因此教学内容也几乎一成不变。由此教材的内容大多数也仅限于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图等几个章节。但是企业和社会对建筑工程毕业生的要求是能够编写一份集技术、经济、管理、合同于一体的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划性文件,同时还需具备技术上的可行性,加入新工艺、新方法等。由此可以看出,在教学内容上,传统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社会需求。

3.1 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岗位包括施工员、测量员、材料员、质量员、标准员、安全员、资料员、机械员、信息员等。根据各岗位职业标准要求,《建筑施工组织》课程内容设置需要体现以下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①了解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知识;②熟悉施工平面图;③制定施工方案;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进度计划;⑤制定分项工程施工措施。

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标准的技能要求,确定了《建筑施工组织》课程目标(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将职业过程转化为对应的教学内容。同时将“工匠精神”“敬业精神”和“安全生产意识”职业素养融入项目教学案例,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将活动与学生学习目标相关联,以达到教育成才目标。依托线上线下教学平台,对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进行过程监测,及时预警改进,确保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教育成才目标的贯通与达成。

3.2 学习目标与职业标准脱钩问题的解决

在具体授课任务实施过程中,结合自主与协作的学习方式,开发适应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利用线上学习资源进行自学,协作学习,包括分组合作、师生协作等形式。依据课前学情分析与学生前导课程掌握情况调研结果,将学生按水平能力的区别分为不同的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学生推送不同难度等级的任务,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重难点解决方案。针对能力水平未达到课堂目标的学生,进入反馈与诊改阶段,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完成与掌握课堂教学目标,混合以建构主义为主,兼具认知主义与人本主义等不同的学习理论。

4 结语

通过职业标准与《建筑施工组织》课程内容的对接,构建与职业标准相对应的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岗位职业标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专业及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有利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坚持以职业标准为依据,开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三教改革等内容建设,将有效全面提升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新时代新基建的高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