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将绿色定价作为调节金融资源流动配置标尺的科学含义

2021-11-22 06:49莫开伟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保险业金融服务定价

莫开伟

10月20日,在刚刚开幕的2021金融街论坛上,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表示银行保险业未来将绿色定价作为调节金融资源流动配置的标尺。

肖副主席的讲话实际上为银行保险业未来发展指明了行动方向,同时也表明了银行保险业在未来信贷经营以及保险服务中一定按照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要求力争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目标不懈奋进的坚定信心,也更表达了金融业不断提高适应我国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能力的强烈愿望:因为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前景广阔,根据国内外主流机构测算,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的资金投入规模介于150万亿元至300万亿元之间,相当于年均投资3.75至7.5万亿元。而据央行发布的2021年1季度数据显示,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3万亿元,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超过1.2万亿元,与绿色经济发展所需要提供的绿色金融服务还有巨大的资金需求。

同时,肖副主席提出将绿色定价作为调节金融资源流动配置的标尺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紧迫感和使命感。因为早在2016年,央行、财政部、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2021年人民银行提出构建包括绿色金融标准、环境信息披露、政策激励机制、产品创新体系、国际合作在内的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尤其,2020年9月中国提出了“努力争取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应对气候变化新目标,更是形势逼人。这一系列政策要求、具体措施和目标,都强烈要求银行保险业在未来金融服务中应把服务着力点放在绿色金融发展上,把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作为金融服务的行动指针,突出绿色金融服务方向,制订出绿色金融服务的方式和产品,体现出绿色金融服务的诚意,做出绿色金融服务的成效。最为重要的是,推动碳排放尽早达峰是我国履行国家自主贡献承诺、赢得全球气候治理主动权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和内在要求。

那么,将绿色定价作为调节金融资源流动配置标尺,作为银行保险业到底该如何准确把其科学含义?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看,实现绿色发展虽然急切,但却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能试图一蹴而就,必须明确绿色金融发展的具体任务和行动纲领,制订出分阶段逐年实施计划或实现路径,才能少走弯路,顺利推进,减少损失,最终达到目标。显然,作为银行保险业必须牢牢把握绿色经济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制订切合实际的绿色金融战略奋斗目标和实施策略,避免无视客观经济规律而推出过高、过快的目标,抑制不切实际的金融扶持行动,使银行保险业始终沿着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方向不断进步,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焕发出巨大的动能,取得丰硕的金融成果,使金融业本身更加健康和更具可持续性。

具体说,主要把握三方面科学含义:

首先,制订绿色金融定价机制,体现绿色金融发展特色。银行保险机构实施绿色金融战略离不开绿色金融定价,绿色金融定价是绿色金融的行动指针,只有确定好了绿色金融定价,才能使银行保险机构在推行绿色金融发展战略中懂得“可为可不为”“能行不能行”,也即知道哪些产业该支持,哪些产业该限制,哪些产业实施优惠信贷利率和保险费率,哪些产业实施“惩罚性”的高利率和高费用,使“扶优限劣”和“有所区别”的灵活金融服务原则得到较好的实现,也使银行保险机构在绿色金融服务中的潜能得到更好地释放。

而实施绿色金融定价必须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机制,也即绿色金融定价体系应体现各个不同产业领域的支持与服务权重,充分体现绿色金融发展的要义,发挥好价格体系的市场职能作用。对此,按照肖副主席的观点,可从提高外部定价和内部定价的“绿成色”两方面同时推进。外部定价的“绿成色”,就是要提高金融资产价格的绿色敏感度;提高内部定价的“绿成色”,就是要在金融机构内部建立符合绿色金融方向的内部资金核算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在内部定价上体现绿色激励,促进绿色金融向绿色行业相关产品汇聚,并逐步降低资金在高碳行业中的集中度,从而减少金融机构自身的绿色业务成本,推动金融市场价格向绿色倾斜。此外,也应在公司治理、战略规划、资本分配等各环节明确绿色因子在内部定价中的地位,在风险偏好中包含绿色相关风险,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中大幅提高绿色权重,并在对业务条线的考核激励中,增加绿色指标,形成有利于绿色金融长期稳定发展的内部定价体系。

其次,合理界定绿色产业内涵,体现绿色金融发展方向。银行保险机构推行绿色金融战略,必须明显产业内容,尤其是在对不同产业实施不同的金融服务定价上更要体现“有保有压”“有控有扶”的服务原则,更需要一个客观、科学的绿色金融定价体系,使绿色金融定价符合国家宏观产业发展要求,成为增强金融服务的真正动力以及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手。而且,只有这样才能使银行保险机构的绿色金融定价更具较强的产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平稳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做到在实施绿色金融战略中不偏不倚,始终保持绿色金融发展的足够定力和正确的发展方向。

对此,制订好绿色金融定价机制,必须制定分阶段逐年的计划或实现路径,循序渐进,对传统高耗能行业,金融业不应简单地将其排除在服务范围之外,而应开发针对性的产品满足低碳转型过程中更新技术、设备、人才等要素的资金需求,助力实现有序转型。对煤电行业该支持的还是要支持,避免“一刀切”全部压缩服务或实施同等的服务。同时,也应在风险可控自主协商的基础上适度优化金融合作安排,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基本稳定,尽可能减少经济转型中可能出现的波动,修复其中市场的价格失灵和价格扭曲,防止各种一哄而散的现象发生。 此外,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合理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促进更多资金投向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发展领域。

最后,充满绿色金融发展信心,体现绿色金融发展魄力。实施绿色金融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金融革命。我国绿色金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对于绝大部分银行保险业来说,目前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确实不少。除了缺乏较好的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缺乏内外部激励和监督、发展战略安排和政策配套欠缺、金融战略准备工作进展相对缓慢等因素之外,思想理念上还存在对绿色金融发展重要性认识不够、紧迫感使命感不强,甚至存在各种畏难情绪等,这些因素对实施和推动绿色金融都形成了较大的制约。

由此,推行绿色金融以及实施金融绿色定价,需要银行保险业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根本转变,消除一切制约绿色金融变革的思想意识,树立绿色金融定价服务意识,坚定发展绿色金融信念,消除各种畏难情绪,为绿色金融发展营造有利的思想氛围。同时,绿色金融又是一场金融创新,需要在体制机制等方面大胆进行探索和尝试,不断推出适合绿色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方式、金融服务产品,使银行保险业绿色金融服务不断融入社会经济各领域,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同时,也使银行保险业能始终踩着时代发展的节拍,体现与自然环境的友好和谐。此外,还要有明确而具体的奋斗目标,加大绿色金融推行力度,按照中央相关政策要求,提出分阶段实现的任务,稳扎稳打,为达到预期目标夯实基础。

同时,银行保险行业要树立高瞻远瞩意识,要时刻关注国际国内有关绿色金融发展信息,时刻掌握绿色金融发展动态,对发展绿色金融抱以最大的热情与希望,相信深耕绿色金融大有作为。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披露,为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全球每年需投资1.6至3.8万亿美元,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业务都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碳交易市场构建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也将给予新能源新的拓展空间。同时,气候风险的保险覆盖率比较低,过去十年全球气候灾难引起的损失中,只有30%被保险覆盖,剩下缺口大约有1.7万亿美元,未来实际需求会更大。这一切都将给银行保险机构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需要银行保险机构强化引导激励措施,按照央行绿色金融评价方案要求制订有效的考核措施,激发出银行保险机构实施绿色金融战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根据不同产业实施绿色定价,充分显示推行绿色金融的魄力,创造出绿色金融的伟大奇迹。

猜你喜欢
保险业金融服务定价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重要更正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欢迎选购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利用Fabozzi定价模型对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定价的实证分析
让保险业回归纯粹